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

一、互联网的组成

从工作方式看可划分为两块

  1.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于通信和资源共享
  2.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1.1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互联网的边缘部分即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主机,又称端系统
端系统在功能上可能有很大的区别
端系统之间通信的含义:"主机A和主机B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A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B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即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简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

1、客户—服务器方式

  • 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设计的两个应用进程
  • 客户—服务器方式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 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

客户软件的特点

  1. 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再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2.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

  1. 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2. 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不必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3. 一般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客户与服务器的通信关系建立后,通信可以是双向的,客户和服务器都可以发送数据

2、对等连接方式

  • 对等连接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他们就能对等连接通信
  •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

特点:本质上看仍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是服务器,例如主机C请求主机D的服务时,C是客户,D是服务器;若C同时向主机F提供服务,则C也起着服务器的作用

对等连接方式可支持大量对等用户同时工作

1.2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是互联网中最复杂的部分
核心部分中的路由器之间一般都用高速链路连接,边缘部分的主机通常以相对较低速率的链路连接
1、路由器
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
用于转发分组,即进行分组交换
处理分组的过程:

  1. 把收到的分组先收入缓存(暂时存储)
  2. 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
  3. 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2、主机与路由器
主机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并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络接收分组
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最后把分组交付目的主机

二、性能指标

2.1速率

比特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
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指数据的传送速率,也称数据率或比特率
单位:bit/s,kbit/s,Mbit/s,Gbit/s。4* 10^10bit/s记为40Gbit/s
速率往往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不是实际运行速率

2.2带宽

定义:网络中某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网络中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bit/s)
在时间轴上,信号的宽度随带宽的增大而变窄

2.3吞吐量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2.4时延

定义: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时间,也称延迟或迟延
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2.4.1发送时延

也称传输时延
定义:发送数据时,数据帧从结点进入传输媒体所需时间,即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 = 数据帧长度(bit)/ 发送速率(bit/s)

2.4.2传播时延

定义: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花费的时间
与传播时延有本质的不同
信号的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的传播速率完全不同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m)/ 信号在信道的传播速率(m/s)

2.4.3处理时延

定义: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处理分组(例如分析首部,提取数据,差错检验)花费的时间

2.4.4排队时延

定义:分组在路由器输入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所经历的时延
往往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
附:四种时延产生的地方
mihAKS.png
容易产生的错误概念

  •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仅能提高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的传送速率
  • 提高链路带宽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不能说 "在高速链路(或高宽带链路)上比特会传送的更快"

2.5时延带宽积

也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2.6往返时间RTT

定义: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在互联网中,往返时间还包括各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以及转发数据时的发送时延

2.7利用率

分为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
网络利用率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迅速增加

D0:网络空闲时的时延   D :网络当前时延   U:网络利用率
则:D = D0 / (1 - U)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xxwang1018/p/1154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