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经济学》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苏东坡

这是一本由浅入深的趣味经济学书籍,值得一看。

《小岛经济学》讲述的是一个小岛上生存的3个渔民,每人每天徒手只能抓获一只鱼维持生命,每天都是睡觉、捕鱼、吃鱼、睡觉,没有时间休息,没有存款、借贷、投资,有一天其中一位渔民想摆脱这种生活方式,于是觉得忍饥挨饿一天创作捕鱼工具,结果可想而知,用一天的挨饿换来一天可以捕2条鱼的结果。于是小岛的其他居民通过借他的鱼来生产捕鱼工具,这样就产生了信用贷、消费贷、应急贷。因为每天的消费量一定,有了存款后,就有更多的精力来扩大生产,提高生产力,进而发展了其他产业。但是消费只是用来衡量生产的尺度,储蓄创造了资本,而资本使生产扩大成为可能。

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小岛可以养活更多的人,更多的人又促进了更加多样化的经济,多元化的经济又催生了更多的职业和就业。物质基础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上层建筑,故而需要提高生活水平,服务业应运而生。而技术创新、分工又能增加产量,高产量又可以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来扩大顾客群让普罗大众都能得以消费进而又能提高生活水平。

因每家每户的储蓄越来越多,产生了银行,银行利用存款放贷,一部分作为储户的利息和其他成本,剩余作为利润。在贷款方面,银行对还款能力强的借款人收取低利息,对风险高的借款人收较高利息作为高风险的补偿。因存款年限越长,造成银行储蓄短缺的风险越低,故长期存款的利息越高。如果储蓄过多,银行会主动降息,因为此时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强。一旦储蓄回落,就会提高利率,鼓励储蓄;储蓄不足时,就会提高借款利率抵抗风险。即高利率会抑制借贷,延缓经济增长,同时高利率也能刺激储蓄。较低的存款利率会促进消费。这种周期性的利率机制有利于市场稳定。

但是物物交换效率较低,鉴于小岛的所有人都吃鱼,故鱼被指定为货币。随着岛上经济的发展,周边各岛为了跟这个发达的小岛做岛际贸易,用这个发达小岛的货币作为唯一通用货币。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贸易逆差:进口大于出口。贸易顺差会导致在国际上形成对其货币的需求。如果你想要该国的产品,就需要该国的货币,所以强势的贸易地位会使一国货币坚挺。廉价货币也会提供进口成本,因为出口是对进口的补偿。

在存款充裕的情况下,又衍生了投资。银行想寻求稳定、低风险的投资就看上了房产,与其借给前途未卜的商业贷款,不如贷给有抵押物的房产,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银行又要求借款人付首付。当然不上每个人都能付的起首付,这样就产生了小贷公司,担保公司,评估公司,(还有过桥公司)。继而催生了房贷、学贷。

书的最后也介绍了房地产的泡沫破碎和股市崩盘以及经济援助计划,比如量化宽松:实际就是印钞票的委婉说法。

政府干预有时是好事,如提供就业机会,稳定社会;有时又是坏事,某种程度上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会以为价格下降会导致经济下跌,并不能顺应市场的发展。

这本书由浅入深地从对当下很多经济现象做了深刻的剖析,并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发布了199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342 · 访问量 17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umuyang_/article/details/102935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