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40: IT中年男修身修性修心之王阳明

再读王阳明哲学后,心里一直有个疑问,王学在当下这么火,这么多人推崇备至,在日本也是信众多且名人较多,而且王学的思想也很有实用价值,为何在国内会中断?

是国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还是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种思想能成为主流且传播开来,肯定是它能解决社会问题,才能收获大部分知识分子的心,这些社会贤达觉得这个思想有价值,就会自发学习宣传。渐渐的,宣传开来,信众增长,扩充完善,又助推了该思想的繁荣,成为主流,得到官方认可。

翻看心学的发展历程,渐渐就明白了这种逻辑。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变迁,就能部分看清心学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心学的影响。心学后期的发展命运,就伴随这样的社会环境,浮浮沉沉。一代代心学传人的种种表现,就在这历程中,演绎心学的思想变迁。

人的思想看起来复杂,是基于人心人性复杂来说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诉求,人们的欲望也会随社会发展不断演变。一种思想能发扬,肯定是击中了大部分人心中的思想困惑。先贤的思想之所以发扬光大,就是因为,为我们这些个体复杂的人心,提供了统一的解决办法。

心学也是解决了当时的社会问题,俘获了广大阶层的认可,才在明朝中后期璀璨夺目,流传海外,让异族人士也受用。

心学产生背景
阳明先生活动于明朝中期,阳明三十岁时,明朝已经成立137年。官方钦定的科举考试内容四书五经,已经严重束缚了士人的思想,八股文限制了学者思想自由。

在这种大背景下,心学这种呼唤个体自由的声音一经发出,就逐渐延展开来,后来成为社会主流思想,让儒学深入底层,获得有史以来最大受教群体。

人心既有渴望自由的本能,也有需要规则保护的现实需求。理学的出现,也是针对宋朝思想涣散,释道思想泛滥而产生的。对收拾人心,重振儒家思想地位,起到了巨大作用,逐渐发展为官学,成为天下士人读书学习的首选。

四书为代表的思想,本来是儒家在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但是一旦被官方钦定为科举考试科目必考内容后,就逐渐僵化。大部分士人一味死读死记,就出现较多腐儒、道貌岸然之徒。

当占主流地位的思想被社会贤达鄙弃后,就需要新的思想来解决士人求其放心的心理诉求。阳明在困厄中自己领悟突破后,自己接续前人的心学思想又发扬补充,不断传播,渐渐的,就得到了更多人的接受,慕名学习者就不断增多。

心学,我们现在看起来依然很伟大,依然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振聋发聩,对500多年后的我们依然受用。所以现在热度重燃,向往者不断增多。

在当时也是类似,一场思想大解放的大幕徐徐拉开。信众不断增多,王学各派不断发扬光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心学主要思想阐述
我们在说说心学的主要思想,及其功用,以便更好理解心学,学习心学,让500年前的心学能继续解决我们的困惑。

首先就是心即理。这个不是阳明首创,应该是宋代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提出的,所以心学又称陆王心学,就是阳明接续了陆九渊的思想。心即理,就是阳明发展了陆象山的思想,也是接续了孟子的心学思想。
原文:“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简单理解就是所有道理都在我们心里,不存在心外的道理。这里就不特别在解释心、理,这些玄词了,不然扩展起来更多。

心即理,用我们受教育的唯物主义来看,是要受批判的。我们从小学到大的都是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下的教育,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唯心主义是错误的。所以我们不能理解心即理,之前会批判这种错误思想。

那心即理到底有用没,在什么情况下有用呢,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我们先不讨论唯物唯心的对错,跳出来看。我举个例子,我们看下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都很焦虑,表现就是心乱心烦。

如果用唯物主义来处理,就是我们要提升自己,多学习,用更好更强的自己来应对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发现这些方法有时也会失效,反而进入新的焦虑。现在流行的知识焦虑就是例证,我们反而被一些机构收了智商税,被无尽的欲望撕扯。

用心即理来解决呢。我们最大的烦恼是,我们很多时候是不清楚我们想要啥的。所以我们会受环境的干扰影响,看到外界的一些所谓成功标准,我们就没考虑清楚自身能力状况,就盲目追求,求而不得,导致焦虑。
奋斗是提倡且赞扬的,有斗志也是好的。年轻的时候是该好好奋斗,这时试错成本小,就该往前冲。但是当下环境,不是奋斗不努力的问题。大多数人都是懒得动脑思考,确认为什么什么是自己该有的,被物质欲望反噬,就陷入无尽的纠结中。

那么不奋斗,脱离环境肯定也不行,也不是儒家提倡的,也是儒家反对的,是儒家批判且区别去释道的。心即理,就是让我们停下来,看看自己内心,看下自己要的是什么,哪些道理是自己坚信的,哪些道理是对自己无用的。

分析自身能力后,跟自己无关的,就放下,不去纠结。符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被外界的成功标准把自己框住。简单说,就是做自己。

其实这个例子也不够恰当,但是也能描述心即理的部分作用。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心,找到自己的理,做好自己,这样就能放心安心。那么心乱心烦也就从源头能止住了,不然无尽的外求,只会更乱。尤其中年以后,在盲目外求,不内看内省内求,就更无解。

关于这个思想点,阳明举得例子是说孝。孝的道理只在自己心里,你心里有孝,自然会对父母好,而且各种好很自然,不会很做作。你用心体会父母的冷暖舒适,自然会照顾好父母。

如果不用心,那么学再多孝的方法也没用,也不会好好实践。这也是理在心中的体现,不须外求,就算父母不在了,孝这个理还在你心里,不会在父母身上,也不在外界,也就是心即理。

还有就是阳明的山中花寂的例子。山里面的花开花落,如果你不去看,那么它就是沉寂的,跟你没关系,也算是某种不存在。只有当你亲自看见了,那么花的颜色就展现出来了,那么这个存在才和你有关系。从这一点上也能解释通,当然唯物论者也会狠狠批判这种主观唯心观点。关键就看你怎么看,怎么用了,解决心的问题有时还得用用唯心的理论,不然也解决不了。

只有把这些心即理概念解释差不多了,才能进入心学的世界,才能接着理解心学领域的其他知识。心学的心字,本身就是个哲学思想层面的概念,要解释清楚也不容易,而且也很难让多数人接受,因为主观唯心主义很容易被国人批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主观唯心理论为后续王学的各种流派发展,埋下了隐患。后面部分在展开。
在说说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这个批判的少,大部分都认可。但是真正实践的寥寥。知行合一太难了,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也听过很多道理,但是没去实践,不能自我落地,那么就是不知道,或者少知道。

所以,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本身就不存在。过不好,只能说知道的道理少,你不信这些道理,你就不会去实践,那么过不好和这些道理没啥关系。道理不走心,就不是你的道理。

知行合一就是这么直接干脆,一针见血,问题自然解开。这种观念也是基于心即理的。我们的行为都是受观念支配的,不会无缘无故的干一件事的。那么我们的观念怎么改变呢,当然要走心。

一种好的道理、观念、理念,只有走进你的内心,在你内心深处生根发芽,那么你的行为自然而然就是这种观念带出来的,也才会形成我们所谓的常识和潜意识。

这里面深奥一些的就是文化,表象就是价值观。文化看似虚无缥缈,确实实在在地在影响着每个人。既有我们民族的文化,也有我们所处的城市、公司、组织的文化,都会影响人的观念,进而影响人的行为。

知行合一,就是要让这些优秀文化走进人们的心里,进而落地到行动上。那么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各种纠纷就从萌芽止住了。

还有一个就是致良知。为什么要致良知,从教育角度来说吧,其他角度会说不清楚。如何致良知,路径是什么,阳明大师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步骤,需要大家自己去领悟实践,或者按儒家的教育方式去知行合一。

致良知就发展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提出良知良能,扩充仁义礼智四端。阳明就在这些思想上提炼出致良知。保持我们内心善的本能,把恶的意念止住,那么我们的行为就是善的。听起来挺对的,也挺简单的。但是如何做,怎样做了算致良知,你知道么。

我相信大多数也只是听过致良知,明白致良知挺好的,也能给他人讲讲致良知这个概念。但是怎样做,估计都说不清,那么自己也很难做的到。

我们学西方心理学,里面会给我们很多实践指导。西方的研究,也是基于这些行为影响假设,不断试验取证得到的。比如关于幸福的,某个学派通过大量试验,证明这些行为会提升幸福,那么就会有相关理论出来,让大家按照这些方法做,我们就能幸福。

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至于你能不能幸福,跟这些理论关系大么。你真这么做了,肯定会改善很多,幸福能量会提升很多,幸福指数会感受到明显提升。但过段时间后,你还记得这些方法么,这些方法会部分进入你的潜意识,会直接影响你的行为。

当然我们靠一本书就幸福了,好像难度也很大。但是也减少了我们一些摸索,会给我们很多建议,至于你能运用多少,就看有多少走进你内心了。

那么致良知呢。这个得靠个人去悟。先贤的道理很简单,关键就看你信不信,以及如何做。近代以前的教育都是基于四书的,是基于人性善来教育的。孔孟给了很多实操方法,大家按照这些去对照实践即可。阳明把致良知精炼以后,就是把教育往善的关注点上引导,突出了为善去恶是学习实践的基本。

阳明在乡间推行的乡约,就是一种集体道德规范,整个乡里族人,大家共同按照一种集体约定的道德规范去生活劳作,那么乡里的氛围就会友善很多,共同践行耕读传家,互助互爱,这也是乡间治理的新的创举,也很有实际价值。

这也是致良知的扩大。把个人良知扩大到乡里社会,共同营造和谐乡里环境。也算是社会治理角度来实证心学的功用,而不单单是教育角度。当然站在今天来看,心学最主要的还是在教育层面,应该继续发扬他的作用。社会治理的任务就交给现代法律政治了,现在的更完善些。

最后就是四句教。这也是争议最大的,也是把王学引入分歧的点。四句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里面就有我们的哲学思想的元问题,性善性恶的问题。阳明首句点出,心是无善无恶的,就引起后续学人的各种发挥演绎,以及对应的争议和分歧,而且本身的发展也证明了这点。

这四句,是阳明晚年提出的,而且阳明也认为自己所有的学问就是这四句,可见这四句在阳明心中的分量。
我就不展开了,这里不讨论哲学思想概念,大家自己体会,能体会多少算多少,自己受用受益就好。我是从实用角度来说的,好多人根本不会对他不走心的学问,去劳心劳力的。所以不展开了。

心学的发展演变
心学后期发展,按黄宗羲《明儒学案》记录分为七派,这里就不列举了,不是学术论文,就不去细究了。我站在今天传播的角度,大体分为左右两派,方便我们借鉴取用其中的精华,为己安心所用。

右派,好理解,保守一点的。就是前面说的这些实用修身理论的实践与传播。继续坚守致良知、知行合一,为善去恶,格物修身,诚意正心。也是儒家一以贯之的这套道德理论,没有那么虚无缥缈,是实打实地劝人向善,去人欲,刻苦努力上进的。其他的就不展开了,不搞学术讨论,很难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左派,激进一点,也是受批判最多的。前面有提到主观唯心埋下隐患,就是在这一派体现的淋漓尽致。阳明心学,开启了明朝中期的思想大解放。各种人物粉墨登场,再传、三传弟子,出现了很多很有特点的个例。
本来心即理,吾心自足,如果对一些死读死记的人来说,是一剂良药。让大家不要被书本束缚住,不要死读书,要把道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要被一些夸大过度的封建礼教束缚住,追求个性自由,心灵自由,活出自己。不要深陷在功名利禄、人情关系等中,要遵从自己的本心。

但是如果对一些本来很自由激进的人一发挥,就更加无法无天了,反对一切束缚,反对一切权威,道理都在自己心里,每个人都是圣人,也就成了所谓的王学末流,左派狂禅。

典型的如李贽。这位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就很有个性,也饱受争议。他把阳明的心即理发扬到极致,既然吾心自足,良知在自己心里,那么一切的规则、纲常伦理都是束缚,进而对一切古事、圣人、道统都质疑。

在封建专制集权最严的明朝,李贽猛烈批判程朱理学,提出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反对政府干预人们生活,高举言论自由旗帜。他不仅这么说,而且也是这么做的,也很难被当时接受。到处讲学,到处被驱赶。

这一派虽然有个性解放进步的一面,但到底对一切反对后,怎么维护社会秩序呢,毕竟社会还是需要秩序的。而且当时学社书院讲学风大兴,各种聚众讲学,空谈心性等弊端也逐渐显露,再加上明末社会危机重重,不能救世,加剧党争,更加显现了这种儒家清谈空谈的苍白无力。

所以明末及明亡后,大量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开始批判这种左派狂禅,开始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逐渐显露。这就是阳明心学在我们国度,逐渐没落的原因。不是人们思想发生了什么大的变化,而是社会环境的变化,让读书人自己选择的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心人性还是没变,千百年来都没啥大的变化,人类的基本欲望是一致的永恒的。而一种思想能否和社会进步相结合,如果对当前社会有益,促进民富国强,那么自然而然会被大力推广采用。如果导致人心混乱,让士人对国家问题无益帮助,给不出有效解决,那么自然会被鄙弃。

在明末清初,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动中,心学逐渐被实学所替代,就是士人对明亡的痛切反思,对封建专制的痛彻反思,也是历史潮流和趋势。

心学的现世运用
我们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无法脱离的。我们的问题也只能在我们文化的环境下解决。所以作为社会思潮风向标的社会贤达会去思考这些问题,挖掘这些问题解决办法。而后大众看到这些解决办法,就会有所促动,进而对自身问题有了新的想法。

自由和秩序,都是大家必须的。
这是基于我们基本需求体现的。安全的需求,我们需要秩序保障。个性洒脱的需求,我们需要自由。两者会在我们内心不断反复,跟随环境变化,不断摇摆。

历来贤哲就是给出这些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儒释道、经学玄学理学心学实学,都是各个阶段的整治人心的思想解决方案。

这里既然分析的是王学,是阳明心学,就主要用心学的精华去描述,在当下我们的心灵归属。
目前国运昌盛,社会安定,物质经济极大繁荣,基本达到了海晏河清,政治清明。大家如果安安心心工作生活,在物质层面应该会过的比历朝历代的百姓幸福。

麻烦就麻烦在人心人性,我们的精神诉求,始终是左右漂移,无法定于一。
我们一方面享受着欲望驱动下的激励,生产力水平突飞猛进。

一方面又受困于欲望的捉摸不定,被欲望反噬的案例太多太多。
要解决心灵危机的源头,还得回归到个体心灵上。

认识你自己,这句古希腊神庙石板上的箴言,显示着在心灵认知上东西方殊途同归。
孔夫子在讲孝讲仁讲礼时,都是因人而异。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所以各种理论都得根据自己的特征去运用实践。

然而最难的还是,认识自己。
我们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很难清除明白自己想要啥。所以就是被各种成功标准,被各种焦虑,被各种欲望撕扯一生。

如果有一位神,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做,应该严格这样做,而且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下生长,那么就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过自己的一生。

鉴于我们文化里面的实用理性非常强大,我们都是自力拯救型文化。所以心学,以及禅学都是有吾心自悟、吾心自足的基础。

心学作为儒学的发展,当然不会像禅学的追求个人解脱超脱,心学是要在社会中去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是要回到社会中的,完成儒家的修身治国理念的。

所以心学的当代意义也是助力人们从外求上,适当转些关注到内求上。关照自己内心,审视自己内心,这样才能针对当下的心灵危机病灶,对症医治。

如果焦虑于财富,焦虑于职场,焦虑于家庭,焦虑于成长,等等。我们有各种各样愿望,就面临各种各样的焦虑。心向往之,求而不得,辗转反侧,夫子编撰诗经第一篇,就是描述这种状态。

这时只能从外求,转向内求。当年前力壮时,是要大力外求,去奋斗,去追踪。但是在奋斗的路上,有些人资质差一些,就要结合自己,去审视审视自己的目标,不要把目标设置的过高,这样你的焦虑才会迎刃而解,不然就是无解。

所以,我认为心学一时热起,也是我们在以前高速物质追踪后,现在面临经济减速,我们从传统文化里面,来寻找解决当下各种焦虑问题的良方。

各种文化,各种思想都有适用个体与适用场景,你一定要辨识,不要人云亦云。批判也好,力捧也好,都要看对你是否有益,不能盲从。

发布了1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0 · 访问量 449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6128898/article/details/10450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