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一段经历

笔者上个东家是一个创业公司,从零开始的那种,在创业公司能学到很多东西,对笔者来说这一段经历是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比如在以前笔者从来都是只要需求来了就做,不会从产品的角度去思考需求的价值及目的,从用户的角度去体验这个产品的好不好用等等。下面笔者就简单介绍一下创业公司的架构跟技术

公司成立的背景

C集团是某一传统行业的垄断巨头,近几年互联网不断渗透到各个传统行业,C集团的老板很担心会有一天出现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把他们的业务都抢走,所以集团拿出N千万成立了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

1、公司人员组织架构

创业公司刚开始起步,人员都是从精简开始,人员的要求也比较全面,做的事比较广、杂,会让你学到各方面在大公司学不到的东西,当然也会提高你的心里承受能力
如下图是公司的人员组织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CEO是SZ市国企总经理停薪留职过来创业的,人脉广;总经理是集团下业务能力最为出众的;技术:大厂出身的占了70%

在创业公司,因为公司人少,基本你会和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人打交道,包括CEO,即使你是个开发,因为出了问题有可能不止产品过来找,可能会是老板直接过来~
公司的产品也基本所有人员都需要去体验,不断完善、丰富产品内容

2、技术栈

后端技术栈:spring+mybatis、dubbo、memcached、redis(哨兵)、zookeeper(哨兵)、rocketmq
前端技术栈:angularjs、vue、H5

3、服务器选择

云服务阿里云、腾讯云、AWS
这些云服务厂商都撸过一遍,最开始用的是阿里云;后来公司跟腾讯合作,价格有优惠;再后来是AWS给20W的机器免费用一年。迁移到AWS,除了有MySQL的某些功能不兼容外,还有AWS当时在华南地区没有服务器,最直接影响的是网络带宽延时比较严重,用户在使用APP的时候也没加载等等都比切换前慢好多,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而且云服务器想扩容直接掏钱就可以,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如果融资的钱不够,哪里便宜就用哪里。当然,前提得保证服务质量跟不影响用户体验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部署环境之类的都要懂,因为生产遇到坑了,有些只有开发懂环境才能解决,不要期望运维能帮你解决问题

4、项目中的第三方服务SDK

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人力资源是很紧张的,不可能所有东西都自己去开发、维护,所以很多服务都是用第三方的SDK

短信推送:容联云+麦讯通
业务使用场景:用户注册、登录;还有系统异常监控等等
短信服务第三方SDK比较多,如容联云、阿里云、极光等等,看需选择,短信费用都是按发送数量计算价格

存储服务:七牛云存储
业务使用场景:图片、文件数量上了一定量的时候,如果用自己实现存储,需要考虑图片在APP的加载,本地存储的压缩,用户体验等;自己开发一套来维护成本比较大,所以直接用第三方的服务
存储服务比较多,有阿里云云存储,腾讯云存储,我们选择的七牛云,当时七牛云在SZ市的创业公司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按磁盘空间跟加载速度两个维度收费,可以选择不同的产品

APP端消息推送:极光推送、信鸽
业务使用场景:APP端的消息推送
当时选型的是极光推送,后来实践发现极光还是体验没那么好的,信鸽比极光好,第三方服务选型一定要充分调研后再选,否则后期需要改就耗人力、财力

支付类:银联、支付宝、微信、财付通
公司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盈利,所以支付接口必不可少
看业务需要接入哪些,银联(对公、对私)、支付宝、微信、财付通等支付接口我们都对接过,都是业务驱动产品,比如银联的,是给地推人员进行进行结算等

数据分析类:友盟
App/Web数据查询、智能监测与分析平台,第三方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不需要自己额外去实现,除非公司做大了,有自己能力去实现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5、开发相关账号

安卓市场比较多,需要在各个市场发布版本包,所以需要在各个市场注册账号,发布产品,如豌豆荚、应用宝等等。
IOS只需要注册苹果开发者账号发包等苹果审核过了就可以

6、微信系列产品

基本所有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都会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公众号的笔者也做过好几遍了,代码都可以直接拿以前的复用)
基于每个用户的手机APP应用都不会太多,把自己的APP部分功能放到小程序上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是微信的用户量群体跟活跃用户大,二是推广也很方便,用户只需要扫码就可以体验产品,无需再次下载APP

7、踩过的坑

在公司运营方式没看到盈利模式时,广告投放是一个无底洞,当时投放了一个渠(WEI)道(博),一个广告费是80多万,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是一笔很大的经费,浏览点击量有几千万,转化率不到10~(后面几年也看到N多公司一样的待遇,笔者就能理解了)

8、业务驱动产品,结果导向…

在创业公司,上午运营要求下午要搞一个活动功能,开发没得选择必须立马做好上线,除非你能说服运营这个活动不靠谱,或者逻辑问题,这些都是会鞭策开发去理解产品后背的价值跟想象营销的效果等等。这些都是习以为常的,为了拉新、为了用户,运营会不停的尝试任何可能的方案,也是为了公司的生存之本

后记

公司尝试了无数种运营方案,投了无数广告,包括地铁广告,但是一直没找到用户增长的突破口。公司还争取到政府补贴的前海湾办公场地(即使转租出去一个月也能赚一笔),还没等到搬到新场地就被集团解散了(集团老板也想不明白为什么CEO+总经理都是那么好一个组合都没把业务做起来,后来过了那么多年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家互联网的公司能渗透到该集团的业务!),我们技术因为被总经理力推,回到集团总部去帮集团做业务了~~当然,发生在笔者身边周围的还有很多故事,就不一一八卦了

发布了8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2 · 访问量 10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vipshop_fin_dev/article/details/10342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