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自考)

名词解释

1、信息系统:

是指在经济或社会的组织中,以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为目标、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 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既包括设备和技术,又包括人员与机构在内的综合系统。

2、 CASE

就是一类专门用来帮助人们建设信息系统的软件,是一类专用的特别为信息系建设人员服 务的软件。

3、BSP

方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是进行组织的信息系统规划的一套规范方法。 

4、 CSF

方法:即关键成功因素法,是进行信息系统规划的另一种类型的方法。

5、 白盒测试:

也称为结构测试。将软件看成透明的白盒。根据程序的内部结构和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 对程序的路径和过程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满足设计的需要。 

6、 黑盒测试:

也称为功能测试,将软件看成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软件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性。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设计测试用例,通过输入和输出的特性检测是否满足指定的功能。 

7、 软件复用(Reuse)

就是将已有的软件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系统。

8、 软件构件(component)

是可复用的软件组成成份,可被用来构造其它软件。

9、 继承

是对象类间的一种相关关系,指对象继承它所在类的结构、操作和约束,也指一个类继承另外一 个类的结构、操作和约束。继承体现了一种共享机制。 

10、封装(encapsulation)即信息隐藏。它保证软件部件具有较好的模块性,可以说封装是所有主流信息系统方法学中的共同特征,它对于提高软件清晰度和可维护性,以及软件的分工有重要的意义。 

二、简答题 

1、使用生命周期法的条件

1.用户需求定义可以明确;2.系统运行程序确定、结构化程度高;3.系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环境变化不大;4.开发过程有严格的控制;5.研制人员对系统任务了解且熟练程度较高;6.系统文档要求详而全;开发成果重复使用。

2、可行性分析的概念及如何进行可行性分析?

1.可行性分析是根据系统的环境、资源等条件,判断所提出的信息系统项目是否有必要、有可能开始进行,如果要进行,那么采用什么建设方案 

2.所谓可行性应该包括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

没有必要性的项目是不应该进行的。一些单位的信息系统应用项目开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人员没有紧迫感,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组织竞争力的支持。 

3、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内容:

1.系统规划阶段:其任务是对组织的环境、战略、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2.系统分析阶段:其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

3.系统设计阶段:其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4.系统实施阶段:其任务是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的转换等。5)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然后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4、可行性研究主要从哪些方面考察?

  建设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技术可行性研究是指根据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的各项约束条件,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达到所提出的要求;所需要的物理资源是否具备,能否得到。经济可行性研究:要估计项目的成本和效益,分析项目经济上是否合理。要解决两个问题:资金可得性和经济合理性。社会可行性研究:是指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否在该企业实现,在当前操作环境下能否很好地运行,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 

5、系统设计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统一的信息代码、统一的数据组织方法、统一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2.经济性原则

3.可靠性原则: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系统恢复能力等。4.简单性原则;5.灵活性原则:系统容易修改和维护 。

6、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原型法是确定需求策略,是对用户需求进行抽取、描述和求精。它快速的一迭代的方式建立最终系统工作模型,对问题的定义采用启发的方式,由用户作出响应。

7、原型法的工作步骤,在每一步开发者和用户的责任,分别遵循的原则:

1.快速分析,弄清用户的基本信息需求:用户的责任是根据系统的输出清晰地描述自己的基本需要,设计者和用户共同负责规定系统的范围、确定数据的可用性。设计者的基本责任是确定实现的用户期望,估价开发原形的成本。

2.构造原型,开发初始原型系统:这一步骤用户没有责任,应由设计者去负责建立一个初始原型,其中包括与用户的需求及能力相适应的对话,还包括收集用户对初始原型的反映的设施。

3.用户和开发人员使用并评价原型:用户要在开发者的指导下试用原型,在试用的过程中考核评价原型的特性,分析其运行结果是否满足规格说明的要求。本步骤中的原则是:对实际系统的亲身经验能产生对系统的真实理解;用户总会找到系统第一个版本的问题;让用户确定什么时候更改是必需的,并控制总开发时间;如果用户在一定时间里(比如说一个月)没有和开发者联系,那么用户可能是对系统表示满意,也可能是遇到某些麻烦,设计者应该与用户联系。

4.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修改原型以便纠正那些由用户指出的不需要的或错误的, 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若原型运行的结果未能满足规格说明中的需求,反映出对规格说明存在着不一致的理解或实现方案不够合理。 

8、面向数据流的方法与步骤

设计方法:变换分析。

设计步骤

1. 复查基本系统模型

2. 复查并精化数据流图

3. 确定数据流图具有变换特性还是事务特性

4. 确定输入流和输出流的边界,从而孤立出变换中心

5. 完成“第一级分解”,把数据流图映射成系统模块结构,即设计系统的上层模块结构

6. 完成“第二级分解”,基于数据流图逐步分解高层模块结构,设计出下层模块

7.使用设计度量和启发式规则对第一次分割得到的软件结构进一步精化 

9、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成功要素:

除了先进的技术环境与设备之外,一个成功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目标;2.突破口的正确选择;3.有效的项目管理和控制机制;4.及时的信息交流渠道和科学的评价机制;5.强有力的组织及资源保证。 

10、原型法与生命周期法的比较

1.开发路径:原型法的开发路径是循环、迭代的,要经过用户的多次检验。而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路径是严格按顺序进行,是一次性的,开发具有阶段性。

2.用户参与程度:原型法的开发过程中,用户的参与程度较高,它的设计糅合了用户的意见和思想。在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中用户的参与程度较低,用户只在需求分析的步骤中参与了系统的开发。

3.早期可测试性:这是由于原型法的简便、快速的特性所决定的。生命周期法的早期可性较差,几乎不能测试其整体的效果。

4.对开发环境和工具的要求:原型法对开发环境和根据要求较高,它必须有快速生成工具的支持,才能快速生成原型。而生命周期法对开发环境和工具要求则较低。

5.开发周期和自动化程度:原型法有着支撑软件和高级的开发工具,开发迅速,周期短,自动化程度较高。而生命周期法的开发周期长,开发的自动化程度也

较低。

6.开发技术管理:原型法的开发具有循环、迭代性,开发的工具也很多样化,因开发技术管理较困难。生命周期法在开发技术管理中具有优势,它对需求分析有着严格的定义,开发按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对开发的技术管理也较容易。7)系统质量:原型法因为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好和用户的参与,因此利用原型法设计的系统整体质量更好。生命周期法的有着严格的阶段性,文档资料全面,设计的整体性较好;但是它不能随着变化了的环境变化,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用户的参与程度也较低,因此系统质量不是很高。

11、在社会和经济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本手段的、活跃在各种社会经济组织中的信息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信息系统作用: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为目标。 

12、 保证信息系统建设切实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答: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否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既有技术因素,又有经济社会环境的因素;既有项目组织本身的管理技能等主管因素,又有无法控制的许多外界因素。 

从宏观的角度看,技术、管理、人员是保证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三个主要支撑条件。除了先进的技术环境与设备之外,一个成功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必须具备五个条件: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目标;突破口的正确选择;有效的项目管理和控制机制;及时的信息交流渠道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强有力的组织及资源保证。 

13、生命周期法的特点:a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根据用户需求来设计系统。b自顶向下来规划或设计信息 系统。c严格按阶段进行。d工作文档标准化和规范化。e运用系统的分解和综合技术,使复杂的系统结构化、模块化。f强调阶段成果的审定和检验。

 14、生命周期法的优点:a系统易于实现;b有利于系统总体结构的优化;c实现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可维 护性。 

 15、生命周期法的成功要素有哪些?

答:1 注意文档管理、变更管理和聘请监理;2 树立面向用户的观点,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系统;

       3 自顶向下来规划或设计信息系统;   4  严格按阶段进行;  5  建立有效的工作文档;

      6  运用系统的分解和综合技术,使 复杂的系统结构化、模块化;  7  强调阶段成果的审定和检验。

16、系统调查的原则有:a自上而下全面展开;b全面展开与重点调查相结合;c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17、常用的调查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召开调查会、业务实践、专家访谈电子问卷、参加业务实践。 

18、 数据字典的主要作用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建立数据字典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全局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共同构成对系统逻辑模型的准确完整描述。 

19、 U/C矩阵主要用来对系统功能划分进行分析和优化。U表示该功能为数据的使用者,即某个功能使用某类数据,C表示该功能为数据的产生者或创建者。

20、逻辑设计的目标在于根据对上述现有业务处理模式局限性的分析,按照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抛弃手工处理模式下的组织方式和业务分工,建立合理的新系统逻辑设计方案,确定新系统的处理模式和管理模型,明确新系统开发中努力的方向。 

21 、辑设计的原则:a 管理信息化和现代管理思想的相结合;b 分解和协调相结合;

                                c 模型化结构设计; d  全局一致性原则;e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22、 业务流程是指为完成一定的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时间上承继的业务活动序列,是企业或组织运行的方式。 

23、 根据流程范围和重组特征,可将BPR分为以下三类:a功能内的BPR;   b功能间的BPR;   c组织间的BPR 

24、 系统分析报告的审议,对以下问题做出评价:a一致性;   b完整性   c现实性    d有效性

25、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

     a总体设计:模块结构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总体数据库设计

     b详细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安全保密设计  

26、  模块聚合是用来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间整体统一性指标,它具体描述一个模块功能专一性的程度。简单地说,理想聚合的模块只完成一件事情。根据模块内部的构成的情况,模块聚合可以划分为七个等级,这七个等级的模块聚合程度具有由强到弱变化的特点。

27、  模块的耦合:是衡量一个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指标。 

28、 模块的主要耦合形式:a数据耦合b控制耦合c公共耦合d内容耦合. 

29、 如何理解系统结构设计中模块的高聚合、低耦合原则? 

答:模块耦合度越低,说明模块间的联系越少相互间的影响也就越小,产生的连锁反应的概率就越低,在对一个模块进行修改和维护时,对其他模块的影响程度就越小,系统可修改性就越高。在系统中聚合度越大,则模块间的耦合度越小,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耦合度小使得模块间尽可能相对独立,从而各模块可以单独开发和维护。聚合度大使得模块的可理解性和维护性大大增强。因此在模块的分解中应尽量减少模块的耦合度,力求增加模块的聚合度。

30、 何为模块化?如何画出系统模块结构图?

答:模块化,是指把一个系统自顶向下逐步分解为若干个彼此独立而又有一定联系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也称为模块。 

结构图中,模块用矩形方框表示,写有模块 的名称,反映这个模块的功能;

模块间的调用关系用箭头表示,键尾表示调用模块,箭头表示被调用模块;

调用箭头线旁边带圆圈的小箭头线,表示从一个模块传送到另一个模块的数据;调用箭头线旁边带圆点的小箭头,表示从一个模块传递给另一个模块的控制信息。模块加上数据流、控制流以及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就组成了系统模块结构图。

31、 新旧系统之间的转换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和分段转换。

32、 系统详细设计阶段包含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模块的功能与性能设计、人机界面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 

33、 系统测试按硬件系统、网络系统和软件系统分别进行测试,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总的综合测试。

34、 硬件测试的主要工作是?

答: 1.配置检测    2.硬件设备的外观检查    3.硬件测试

35、 网络测试的主要工作是?

答:1.网络设备的外观检查      2.硬件测试        3.网络连通测试。

36、 软件测试的主要 工作: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37、 软件测试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含义? 

答:单元测试,对源程序中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验证每个模块是否满足系统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组装测试,是将已测试过的模块组合成子系统,重点测试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联系。

        确认测试是对整个软件进行验收,根据系统说明书来考察软件是否满足要求。

        系统测试是将软件,硬件,网络等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对整个系统进行总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38、 原型法是指在获取一组基本的需求定义后,利用高级软件工具可视化的开发环境,快速地建立一个目标系统的最初版本,并把它交给用户试用、补充和修改,再进行新的版本开发。反复进行这个过程,直到得出系统的“精确解”,即用户满意为止。经过这样一个反复补充和修改过程,应用系统 “最初版本”就逐步演变为系统 “最终版本”。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1304099880/article/details/10547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