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力被云业务、游戏光环掩盖,是何体验?

作者 | 中国软件网 陈杨

校对 | 中国软件网 王锦宝

众所周知的是,腾讯是以To C业务起家。时至今日,游戏增值、广告仍是其主要营收来源。腾讯2020年Q3财报显示:总计收入1254亿元,其中增值服务收入698亿元,占比56%;网络广告收入213.5亿元,占比17%。

同时,近几年腾讯也在凭借着腾讯云、产业互联网等向To B转型。2020年5月26日,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宣布腾讯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这更表明了腾讯To B的决心。

从整个时代的发展来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驱动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这意味着,未来AI在我们的工作、生产生活中会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换个角度而言,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落幕、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谁掌握了AI,并掌握了未来。

提到AI,我们便会想到商汤、云从、旷视、依图“CV四小龙”,也会想到寒武纪、地平线、比特大陆以及燧原科技等AI芯片厂商。殊不知,《2020腾讯人工智能白皮书》的发布让我们看到:高调布局云、产业互联网的腾讯,也在低调布局着人工智能……

01

走向泛在智能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2160932 查看本文章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经几起几落。终于,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AI带来了海量数据;芯片的性能提升及云计算的成熟给AI提供了足够的算力;算法、模型的迭代使得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精准度进一步提升。

由此,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架马车”——数据、算力、算法均以具备,人工智能也真正从技术走向应用,落于实地。

腾讯研究院认为,自2015年移动互联网走向千家万户,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走过四个阶段。

一是2015-2016年,这一阶段主要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积累与夯实,以及AI相关的标准制定。如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AI纳入发展的重点任务。此后《“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进一步提升了AI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二是2017-2018年,人工智能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并被规划重点发展方向。包括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国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是2019年,“智能+”的提出,即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为此,科技部也指出,到2023年时,全国要建设20个左右的试验区,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

四则是2020年及之后,人工智能走向泛在化。在新基建政策以及疫情的影响下,未来人工智能会被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各种场景中。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2020腾讯人工智能白皮书》发布时说了这样一番话:

“未来,智能技术会渗入到生活,无所不在,万物都会依赖于它;也可以说智能技术不起眼,因为智能技术化为无形,融于万物其中了。”

图片来自腾讯研究院

这便是泛在智能。其一方面体现于智能技术将成为基础设施建设。如同被划分到新基建七大领域中一样,智能技术将会如水电、网络一样,为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基础。

另一方面体现在更广泛的受众和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将不在是金融、互联网等高大上、前沿行业的专利,其会与更多传统行业结合。由此带给人们无处不在的智能应用。

02

AI in all,腾讯的全景人工智能

如同提出产业互联网,大力To B、To G一样,提出泛在智能的腾讯早在2017年也发布了AI战略——AI in all。的确,看到这很容易想起百度的All in AI。不同于后者把业务全部押注于人工智能,腾讯的目标是实现AI与各行各业各种场景的结合,这也是泛在智能的另一种阐述。

在AI in all的战略下,如今的腾讯已完成了其AI全景布局,覆盖从技术、到平台、再到场景三层结构。分别来看,首先是技术层面:这是泛在智能的基础。谈到人工智能技术,无外乎计算机视觉CV、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NLP以及机器学习。

这恰是腾讯AI实验室的工作。目前,腾讯已经打造了四大AI实验室,组建了一个包含100余位科学家、300多名应用工程师的AI团队。如腾讯广为人知的优图实验室,便聚焦机器学习领域。

其次是平台层面:腾讯依托腾讯云,形成了“一云三平台”的架构。一云即借助腾讯云的计算、存储、网络及安全能力,为腾讯AI提供底层资源。

三平台则为算法平台、服务平台以及开放平台。其中,算法平台不断完善算法核心框架、深度学习工具以及AI中台能力,旨在打造数据到算法模型的全流程闭环,实现AI的落地;

AI服务平台则将腾讯内部多年积累的语音、图像、视频、NLP等AI技术能力以云服务形式输出给行业用户,降低AI应用门槛;

AI开放平台进一步升级,通过连接腾讯AI能力以及联合1万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相互协同、优势互补的新型AI生态体。

腾讯AI开放平台提供的能力

最后是场景层面:一方面通过输出AI能力、降低AI门槛以及联合生态伙伴实现AI技术的场景落地;另一方面借助腾讯AI开放平台,面向实际业务场景,直接提供多种AI解决方案,如人脸识别门禁考勤、AI创意营销、智能客服机器人等。

03

落于实地的腾讯AI

正如腾讯所希望的一样,在技术-平台-场景的AI全景布局下,其AI业务已在多个场景落地。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7月时,腾讯云AI已实现日处理图片超30亿张、语音250万小时、自然语言超千亿句,为超过200万客户提供服务。

在消费互联网领域,腾讯AI不仅应用于自身的游戏、内容、社交等100多个产品,也对外服务了10亿级用户。

在产业互联网中,腾讯AI已经覆盖了教育、出行、文旅、零售、工业、政务、金融、医疗等多个行业。如疫情期间腾讯AI在各领域的表现。先是在医疗行业,腾讯觅影AI以及基于腾讯云的AI CT设备被部署在湖北多家医院,帮助医护人员进行诊疗,使得诊断效率提升数倍。

其次在城市治理与社区服务上。腾讯优图联合腾讯旗下智慧社区开放平台腾讯海纳上线了社区防疫平台,提供包括健康申报、AI门禁、车辆出入管理和行为预警、人群聚集告警等功能,该平台已在全国多个小区落地应用。

再看下x讯AI在制造行业的应用。TI-Insight是腾讯基于智能钛核心功能打造的一站式工业AI 平台方案,同时提供训练和推理能力。疫情期间,华星光电ADC项目与腾讯基于TI-Insight合作,实现了华星光电的降本增效,推理平台扩容提升了30%的吞吐量。

另一方面,腾讯透露,目前其拥有AI全球专利超过6500项,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的佼佼者,并在ICML、CVPR、NeurIPS、ACL等多个顶级学术会议或期刊中累计入选超过285篇论文。

04

不光自研也投资AI公司

如果说“AI in all”战略体现了腾讯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布局,那么疯狂投资AI公司则证明了腾讯坚信AI是未来。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以来,短短六七年时间里,腾讯便投资了三四十余家AI公司。如多次投资业界知名的行业知识图谱公司明略科技;投资自动驾驶领域的特斯拉、蔚来汽车、威马汽车;投资大数据平台商星环科技;投资BI分析商永洪科技;投资AI云端芯片厂商燧原科技;投资中电数据、Diffbot、iCarbonX、CloudMedx、Skymind等。

总体而言,腾讯投资的AI公司主要集中于自动驾驶、数据分析、医疗健康几个大领域。

中国软件网认为,腾讯选择AI公司进行投资时,之所以关注这几个领域,一方面是因为这几个领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腾讯将会获得很好的回报。如自动驾驶,在5G、边缘计算、云计算加持下,自动驾驶以及车联网将会真正落地。

另一方面则是可与腾讯业务结合,投资后可更好地完成适配。如这么多投资中唯一的一家芯片公司燧原科技,主打云端芯片和加速卡,腾讯可将其与自身硬件设施、算法、软件等集成优化,推出更具竞争力的AI解决方案。

几天前的1月5日,燧原科技也宣布完成C轮融资18亿元人民币,腾讯选择继续跟投。

腾讯投资董事总经理姚磊文的发言也证实了中国软件网的猜想:“腾讯自2018年领投Pre-A轮以来,已连续多次支持燧原科技。在燧原成功流片后,目前已与腾讯基于业务真实场景开展了深入合作,证明了其执行力和落地能力,以及与腾讯的强协同效应。”

参考资料:《2020腾讯人工智能白皮书:泛在智能》

海比研究院 开年大礼

1月19日 14:00-17:00 北京香格里拉酒店

名额有限,扫码提前预约

找商机 找产品 找厂商 找顾问 就来宇象云平台

扫描二维码立即入驻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1Y492Vn3ZYD9et3B06/article/details/11259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