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梯度下降法(线性回归中的使用)

一、推导目标函数

 1)基础概念

  • 线性回归的损失函数:
  • 参数theta:θ = (θ0, θ1, θ3, ..., θn)
  • 梯度:,对每一个 θi 求一次偏导数;
  • 梯度代表方向:对应 J 增大最快的方向;
  • 偏导数:函数 J 中含有 n 个未知数,每次知道其中的一个未知数求导,其它数看作常量,求得的数是函数 J 的偏导数;
  • 学习率:η
  • theta每次变化量: | 学习率 X 梯度 | == -η *  ▽J ;(带负号 “ - ” ,因为损失函数与参数负相关,其导数值为负,变化量要为正数)

 2)梯度下降原理

  1. 此图为有两个参数的梯度下降法的可视化:z = x2 + 2y2
  2. 一圈圈的红线为等高线,也就是每次参数x、y的变化后目标函数 z 的取值;
  3. 越外圈的 z 的取值越大,中心位置表示 z 的最小值;
  4. z 的取值可以延不同的方向逐层下降,箭头表示梯度下降的方向,也是 z 的取值变化最快的方向;
  5. 圈与圈之间的间距为目标函数 z 的变化量;
  6. 最外圈的间距较大,也就是 z 的变化量较大;

 3)推导目标函数

  • 线性回归算法中的目标函数的第一次变形
  • 分析目标函数
  1. ▽J(θ) 中,θ 是未知数,X 是样本中的已知数;
  2. 公式变形思路:▽J(θ) 中的每一项都是 m 项的求和,因此梯度的大小跟样本数量有关,样本数量越大,梯度中的每一个元素值也就越大,因此所求得的梯度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值,受到了 m 的影响,而在优化的过程中,梯度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值最好和 m 无关;
  • 确定最终的目标函数
  1. 目标函数变形——确定使用梯度法所要优化的最终的目标函数:J(θ) = MSE (y, ý)
  2. 添加一个 1/m 是为了减小梯度的元素值;

 4)思考总结

  • 当使用梯度下降法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时,需要特殊设计目标函数,不见得所有的目标函数都非常合适此方法,虽然理论上即使梯度中的元素值很大,依然可以通过调整 η 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这样可能会影响效率;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volcao/p/9116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