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巨人IBM

  第一次接触IBM 算是在2010年的 蓝色之路,我惊叹的是中国大学生对这个实习机会的狂热追求,仅北京参加笔试的人数就多达几万,笔者没能足够幸运,放而足够悲剧的在第一轮就结束了这缘分。
   看完吴军对蓝色巨人的描述,我大致明白了这个IT也的巨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变得强大无比的,于此我想以IBM主要业务的变更为线索,去记录它在这一百年间所经历的行业百态。

    一:赶上机械革命的最后一次浪潮
    机械革命从三百年前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般认为其高峰是十九世纪末期。当时很多人认为机械可以代替一切,就如同今天不少人认为计算机可以代替一切一样。IBM 就是在那个背景下成立的。而一开始IBM的主要业务就是生产一些用于管理的机械诸如打孔机,制表机等等。基于此,他们的主要客户就是政府部门和大的企业。
    
     随着第一代总裁华生以卓越的管理才能带领IBM度过1929——1933的经济大萧条,IBM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甚至做起了军工业务,买枪,并参与过注明的曼哈段原子弹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的分水岭,也在当时引发了企业内部的发展路先的讨论。最终小华生以卓越的见识赢得了这次论战,自此IBM发展路变一步一步成为电子技术革命的开拓者和领航者

   二:领导电子革命浪潮
   
       有一位先哲说过,社会的需求对科技进步的作用要超过十所大学。计算机在美国军方的刺激下飞速发展,小华生看到了计算机在今后社会中将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决定投资发展计算机,并请来冯· 诺伊曼做顾问,并成功的将计算机成政府和军方推广到明间。最为当时个人 电脑的领导者,时至今日无疑宝座已经被微软和intel 霸占,这主要的原因有三个:IBM 的基因,反垄断的后遗症以及微软的崛起。
     基因:IBM 的客户群基本上是政府部门、军方、银行、大企业和科研院校,它从来没有过经营终端消费型产品 (consumer products)的经验。
     反垄断结果:1982 年,IBM 和美国司法部在反垄断官司中达成和解。和解的一个条件是,IBM 得允许竞争对手的发展。考虑到pc机不像大型机那样门槛那么高这直接导致了pc的易仿制行。一方面,自己不愿意下功夫做 PC,另一方面无法阻止别人做 PC,IBM 只好看着康柏 (Compaq),戴尔(Dell)等公司作大了。
     微软的出现:依靠dos 版权起家的微软在开发出图形化操作系统windows后几乎垄断了微机软件,随着微机性能的提高,在很多领域代替了大型机的作用,IBM出现严重亏损,并出现了大规模裁员。
     危乱时刻,路易斯·郭士纳(Louis Gerstner)。受命危难,出任 IBM 的首席执行官。他的救世之策包括:对 IBM 进行大规模改组,裁掉了一些冗余的部门和一些毫无前途的项目,他对公司的一些机构和制度进行改革,在研究方面,郭士纳将研发经费从营业额的 9% 降到 6%,并领导IBM成为一个服务型的公司,并将自己的用户群定位在企业级,而放弃了自己不在行的终端消费者市场,出售pc电脑给联想可以明确的看到IBM的业务理念。
     
      IBM 在百年来历次技术革命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自有其生存之道。它在技术上不断在开拓和发展,以领导和跟随技术潮流;在经营上,死死守住自己核心的政府、军队企事业部门的市场,对进入新的市场非常谨慎。迄今为止,它成功地完成了两次重大的转型,从机械制造到计算机制造,再从计算机制造到服务。它错过了以微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浪潮,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基因所决定的。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人数最多、营业额和利润最高的技术公司。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会随着科技发展的浪潮顺顺当当地发展,直到下一次大的技术革命。
      IBM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公司(consulting company),第二大软件公司,第二大数据库公司,依旧如巨人一般在IT行业诠释辉煌。   

猜你喜欢

转载自sunlujing.iteye.com/blog/91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