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研发人员......

最近在天涯上看了一篇文章,大意就是楼主30岁了,一直是一个研发工程师,感觉到迷茫....。在国内一直有一个说法,30岁以后就不适合做技术,精力比不上年轻人了,应该往其他方向上转,比如说管理啊等等;更有甚者,看见30多岁还在做研发的,就会感觉到这个人肯定没前途。对此我是嗤之以鼻的。
  我就不拿国外说事,毕竟美国离我们很遥远。首先我先谈论下国内的软件现状,我曾经和一个中国第一代玩手机互联网开发的工程师聊过,他说过在中国你和老板聊什么设计,什么模式没有用,他们关心的就是快点上线,快点赚钱。中国的软件界充满了浮躁,这其实不仅仅是软件界,整个中国社会现在都充满了浮躁,每个人都渴望一步登天,一夜之间暴富。聊的有些远了,本人从事了6年的J2EE开发,也算是做过几个大项目,有幸也做过技术决策人,我经常会发现,有些人在做软件开发的时候,目的很单纯就是完成功能,其他的什么都不关,什么扩展性,维护性等等。一个软件什么最重要,我们做一个软件的目的不是把他做出来,能够满足某项功能就ok(如果这样的话,我还不如找几个大学生呢),一个软件重要的是要保证他后续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软件界有句名言,不变时暂时的,变化才是永恒的。我们的软件要应付后续的无穷无尽的需求变更,这才是一个软件好坏真正的价值体现。这也就是架构思想的体现。
  有很多开发人员每天值得炫耀的是我会用spring框架,我会什么什么工具软件,这些真的值得炫耀嘛?这些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好的IT工人。所谓的spring,struts2,这些几个国外的软件大师凑到一起,脑袋一拍一个就出来了,人家做出来这些框架就是让你用的,所以你会用没什么可奇怪的。这就和汽车厂生产出来一辆车,让你开一个道理。我们如果只满足于会开车,那你顶多就是一个司机,最多你就是驾照多点而已。
  软件发展了几十年,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从设计原则到23种设计模式,所谓spring,struts2的真正的灵魂是思想,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思想,要学会造车。所谓开源框架,oracle等等都是工具,国内很多人是学习工具然后再找机会去使用。我们应该是通过设计思想进行软件架构,然后再寻找合适的工具,这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道”,没有工具我们可以开发工具。国内很多程序员是使用google,baidu的高手,是解决问题的高手,是使用工具的高手,但是不是软件架构的高手,从事java的人员很多,但是架构师还是奇缺。
  聊得远了,回到这个帖子上来,一个研发工程师30岁正是成熟的时候,无论你的技术能力,还是性格方面,你的经验会比年轻人丰富了很多,这些就是你的价值体现。我经常和我的项目组人说,我花了5年时间做了两件事情:1.什么是java?2.什么样的代码是好代码?程序员要想继续成长就要像设计,架构方向继续努力,如果你仅仅满足于完成coding那确实是30岁应该转行了(因为你工钱高了,不如招几个大学生,毕竟他们还充满了激情,好忽悠),以上是鄙人的一些拙见。

猜你喜欢

转载自zhujianguo1981.iteye.com/blog/168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