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将获得以下知识:
- 基本概念
- 生命周期
- 与Thread区别
- IntentService
- 与Activity区别
- 使用
一、Service 是什么
1.1 什么是 Service
-
Service
(服务) 是一种可以在后台长时间执行操作而没有用户界面的应用组件。 -
服务可由其他应用组件启动(如
Activity
),服务一旦被启动将在后台一直运行,即使启动服务的组件(Activity
)已销毁也不受影响(start方式)。 -
组件可以绑定到服务,以与之进行交互,甚至是执行进程间通信 (
IPC
)。
1.2 Service 通常总是称为 “后台服务”
- 其中 “后台” 一词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具体是指:其本身的运行并不依赖于用户可视的
UI
界面 - 因此,从实际业务需求上来理解,
Service
的适用场景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 并不依赖于用户可视的
UI
界面(当然,这一条其实也不是绝对的,如前台Service
就是与Notification
界面结合使用的) - 具有较长时间的运行、运行在主线程当中的特性
1.3 服务进程
- 服务进程是通过
startService()
方法启动的进程,但不属于前台进程和可见进程。例如,在后台播放音乐或者在后台下载就是服务进程。 - 系统保持它们运行,除非没有足够内存来保证所有的前台进程和可视进程。
二篇、生命周期
2.1 Service 的生命周期
- 我们先来看看
Service
的生命周期 的基本流程
2.2 开启 Service 的两种方式
2.2.1 startService()
-
定义一个类继承
Service
-
在
Manifest.xml
文件中配置该Service
-
使用
Context
的startService(intent)
方法开启服务。 -
使用
Context
的stopService(intent)
方法关闭服务。 -
该启动方式,
app
杀死、Activity
销毁没有任何影响,服务不会停止销毁。
2.2.2 bindService()
- 创建
BindService
服务端,继承Service
并在类中,创建一个实现IBinder
接口的实例对象,并提供公共方法给客户端(Activity
)调用。 - 从
onBinder()
回调方法返回该Binder
实例。 - 在客户端(
Activity
)中, 从onServiceConnection()
回调方法参数中接收Binder
,通过Binder
对象即可访问Service
内部的数据。 - 在
manifests
中注册BindService
, 在客户端中调用bindService()
方法开启绑定Service
, 调用unbindService()
方法注销解绑Service
。 - 该启动方式依赖于客户端生命周期,当客户端
Activity
销毁时, 没有调用unbindService()
方法 ,Service
也会停止销毁。
2.3 Service 有哪些启动方法,有什么区别,怎样停用 Service
-
在
Service
的生命周期中,被回调的方法比Activity
少一些,只有onCreate
,onStart
,onDestroy
,onBind
和onUnbind
。 -
通常有两种方式启动一个
Service
, 他们对Service
生命周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2.3.1 通过 startService
Service
会经历onCreate
到onStart
,然后处于运行状态,stopService
的时候调用onDestroy
方法。
2.3.2 通过 bindService
Service
会运行 onCreate
,然后是调用 onBind
, 这个时候调用者和 Service
绑定在一起。调用者退出了,Srevice
就会调用 onUnbind
-> onDestroyed
方法。
2.3.3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几个方法交织在一起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
一个原则是
Service
的onCreate
的方法只会被调用一次,就是你无论多少次的startService
又bindService
,Service
只被创建一次。 -
如果先是
bind
了,那么start
的时候就直接运行Service
的onStart
方法,如果先是start
,那么bind
的时候就直接运行onBind
方法。 -
如果
service
运行期间调用了bindService
,这时候再调用stopService
的话,service
是不会调用onDestroy
方法的,service
就stop
不掉了,只能调用UnbindService
,service
就会被销毁 -
如果一个
service
通过startService
被start
之后,多次调用startService
的话,service
会多次调 用onStart
方法。多次调用stopService
的话,service
只会调用一次onDestroyed
方法。 -
如果一个
service
通过bindService
被start
之后,多次调用bindService
的话,service
只会调用一次onBind
方法。多次调用unbindService
的话会抛出异常。
第三篇:Service 与 Thread
3.1 Service 和 Thread 的区别
-
thread
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元,他是分配cpu
的基本单位安卓系统中,我们常说的主线程,UI
线程,也是线程的一种。当然,线程里面还可以执行一些耗时的异步操作。 -
而
service
大家记住,它是安卓中的一种特殊机制,service
是运行在主线程当中的,所以说它不能做耗时操作,它是由系统进程托管,其实service
也是一种轻量级的IPC
通信,因为activity
可以和service
绑定,可以和service
进行数据通信。 -
而且有一种情况,
activity
和service
是处于不同的进程当中,所以说它们之间的数据通信,要通过IPC
进程间通信的机制来进行操作。
3.1.2 第二点是在实际开发的过程当中
-
在安卓系统当中,线程一般指的是工作线程,就是后台线程,做一些耗时操作的线程,而主线程是一种特殊的线程,它只是负责处理一些
UI
线程的绘制,UI
线程里面绝对不能做耗时操作,这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这是Thread
在实际开发过程当中的应用) -
而
service
是安卓当中,四大组件之一,一般情况下也是运行在主线程当中,因此service
也是不可以做耗时操作的,否则系统会报 ANR 异常(ANR
全称: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
),就是程序无法做出响应。 -
如果一定要在
service
里面进行耗时操作,一定要记得开启单独的线程去做。
3.1.3 第三点是应用场景上
-
当你需要执行耗时的网络,或者这种文件数据的查询,以及其它阻塞
UI
线程的时候,都应该使用工作线程,也就是开启一个子线程的方式。 -
这样才能保证
UI
线程不被占用,而影响用户体验。 -
而
service
来说,我们经常需要长时间在后台运行,而且不需要进行交互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到服务,比如说,我们在后台播放音乐,开启天气预报的统计,还有一些数据的统计等等。
3.2 为什么要用 Service 而不是 Thread
-
Thread
的运行是独立于Activity
的,也就是当一个Activity
被finish
之后,如果没有主动停止Thread
或者Thread
中的run
没有执行完毕时那么这个线程会一直执行下去。 -
因此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当
Activity
被finish
之后,你不再持有该Thread
的引用。 -
另一方面,你没有办法在不同的
Activity
中对同一Thread
进行控制。
3.3 Service 里面是否能执行耗时的操作
- service 里面不能执行耗时的操作(网络请求,拷贝数据库,大文件 )
Service
不是独立的进程,也不是独立的线程,它是依赖于应用程序的主线程的,也就是说,在更多时候不建议在Service
中编写耗时的逻辑和操作(比如:网络请求,拷贝数据库,大文件),否则会引起ANR
。- 如果想在服务中执行耗时的任务。有以下解决方案:
-
在
service
中开启一个子线程 -
可以使用
IntentService
异步管理服务
3.4 Service 是否在 main thread 中执行
-
默认情况, 如果没有显示的指
service
所运行的进程,Service
和activity
是运 行在当前app
所在进程的main thread
(UI
主线程)里面。 -
Service
和Activity
在同一个线程,对于同一app
来说默认情况下是在同一个线程中的main Thread
(UI Thread
) -
特殊情况 ,可以在清单文件配置
service
执行所在的进程 ,让service
在另 外的进程中执行Service
不死之身
3.4.1 在 onStartCommand
方法中将 flag
设置为 START_STICKY
;
3.4.2 在 xml 中设置了 android:priority
<!--设置服务的优先级为MAX_VALUE-->
<service android:name=".MyService"
android:priority="2147483647"
>
</service>
复制代码
3.4.3 在 onStartCommand
方法中设置为前台进程
public int onStartCommand(Intent intent, int flags, int startId) {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 new Notification(R.mipmap.ic_launcher, "服务正在运行",System.currentTimeMillis());
Intent notificationIntent = new Intent(this, MainActivity.class);
PendingIntent pendingIntent = PendingIntent.getActivity(this, 0,notificationIntent,0);
RemoteViews remoteView = new RemoteViews(this.getPackageName(),R.layout.notification);
remoteView.setImageViewResource(R.id.image, R.mipmap.ic_launcher);
remoteView.setTextViewText(R.id.text , "Hello,this message is in a custom expanded view");
notification.contentView = remoteView;
notification.contentIntent = pendingIntent;
startForeground(1, notification);
return Service.START_STICKY;
}
复制代码
第四篇:IntentService
4.1 什么是 IntentService
IntentService
是Service
的子类,比普通的Service
增加了额外的功能。- 我们常用的
Service
存在两个问题:
Service
不会专门启动一条单独的进程,Service
与它所在应用位于同一个进程中Service
也不是专门一条新线程,因此不应该在Service
中直接处理耗时的任务
4.2 IntentService 的特征
-
会创建独立的
worker
线程来处理所有的Intent
请求 -
会创建独立的
worker
线程来处理onHandleIntent()
方法实现的代码,无需处理多线程问题 -
所有请求处理完成后,
IntentService
会自动停止,无需调用stopSelf()
方法停止Service
-
为
Service
的onBind()
提供默认实现,返回null
-
为
Service
的onStartCommand
提供默认实现,将请求Intent
添加到队列中
4.3 Service 和 IntentService 区别
4.3.1 Service
是用于后台服务的
-
当应用程序被挂到后台的时候,为了保证应用某些组件仍然可以工作而引入了
Service
这个概念 -
那么这里面要强调的是:
Service
不是独立的进程,也不是独立的线程,它是依赖于应用程序的主线程的,也就是说,在更多时候不建议在Service
中编写耗时的逻辑和操作,否则会引起ANR
。
4.3.2 当我们编写的耗时逻辑,不得不被 service
来管理的时候,就需要引入 IntentService
。
-
IntentService
是继承Service
的,那么它包含了Service
的全部特性,当然也包含service
的生命周期。 -
那么与
service
不同的是,IntentService
在执行onCreate
操作的时候,内部开了一个线程,去你执行你的耗时操作。
4.3.3 使用:
重写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onHandleIntent(Intent intent)
4.3.4 IntentService
可以处理异步请求的 Service
-
使用时你只需要继承
IntentService
和重写其中的onHandleIntent(Intent)
方法接收一个Intent
对象 , 在适当的时候会停止自己 ( 一般在工作完成的时候 ) 。 -
所有的请求的处理都在一个工作线程中完成 , 它们会交替执行 ( 但不会阻塞主线程的执行 ) ,一次只能执行一个请求。
4.3.5 是一个基于消息的服务
-
每次启动该服务并不是马上处理你的工作,而是首先会创建对应的
Looper
,Handler
并且在MessageQueue
中添加的附带客户Intent
的Message
对象。 -
当
Looper
发现有Message
的时候接着得到Intent
对象通过在onHandleIntent((Intent)msg.obj)
中调用你的处理程序,处理完后即会停止自己的服务。 -
意思是
Intent
的生命周期跟你的处理的任务是一致的,所以这个类用下载任务中非常好,下载任务结束后服务自身就会结束退出。
4.3.6 总结 IntentService
的特征有:
-
会创建独立的
worker
线程来处理所有的Intent
请求; -
会创建独立的
worker
线程来处理onHandleIntent()
方法实现的代码,无需处理多线程问题; -
所有请求处理完成后,
IntentService
会自动停止,无需调用stopSelf()
方法停止Service
;
第五篇:Service 与 Activity
5.1 Activity 怎么和 Service 绑定,怎么在 Activity 中启动对应的 Service
-
Activity
通过bindService(Intent service, ServiceConnection conn, int flags)
跟Service
进行绑定,当绑定成功的时候Service
会将代理对象通过回调的形式传给conn
,这样我们就拿到了Service
提供的服务代理对象。 -
在
Activity
中可以通过startService
和bindService
方法启动Service
。一般情况下如果想获取Service
的服务对象那么肯定需要通过bindService()
方法,比如音乐播放器,第三方支付等。 -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开启一个后台任务那么可以使用
startService()
方法。
5.2 说说 Activity 、Intent 、Service 是什么关系
-
他们都是
Android
开发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类。其中Activity
和Service
都属于Android
的四大组件。他俩都是Context
类的子类ContextWrapper
的子类,因此他俩可以算是兄弟关系吧。 -
不过他们各有各自的本领,
Activity
负责用户界面的显示和交互,Service
负责后台任务的处理。 -
Activity
和Service
之间可以通过Intent
传递数据,因此可以把Intent
看作是通信使者。
5.3 Service 和 Activity 在同一个线程吗
对于同一 app
来说默认情况下是在同一个线程中的,main Thread
( UI Thread
)。
5.4 Service 里面可以弹吐司么
- 可以
- 弹吐司有个条件是:得有一个
Context
上下文,而Service
本身就是Context
的子类 - 因此在
Service
里面弹吐司是完全可以的。比如我们在Service
中完成下载任务后可以弹一个吐司通知给用户。
5.5 与 Service 交互方式
5.5.1 广播交互
-
Server
端将目前的下载进度,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出来,Client
端注册此广播的监听器,当获取到该广播后,将广播中当前的下载进度解析出来并更新到界面上。 -
定义自己的广播,这样在不同的
Activity
、Service
以及应用程序之间,就可以通过广播来实现交互。
5.5.2 共享文件交互
- 我们使用
SharedPreferences
来实现共享,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IO
方法实现,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交互时需要注意,对于文件的读写的时候,同一时间只能一方读一方写,不能两方同时写。 Server
端将当前下载进度写入共享文件中,Client
端通过读取共享文件中的下载进度,并更新到主界面上。
5.5.3 Messenger
交互 ( 信使交互 )
Messenger
翻译过来指的是信使,它引用了一个Handler
对象,别人能够向它发送消息 ( 使用mMessenger.send ( Message msg )
方法)。- 该类允许跨进程间基于
Message
通信,在服务端使用Handler
创建一个Messenger
,客户端只要获得这个服务端的Messenger
对象就可以与服务端通信了 - 在
Server
端与 Client 端之间通过一个Messenger
对象来传递消息,该对象类似于信息中转站,所有信息通过该对象携带
5.5.4 自定义接口交互
- 其实就是我们自己通过接口的实现来达到
Activity
与Service
交互的目的,我们通过在Activity
和Service
之间架设一座桥樑,从而达到数据交互的目的,而这种实现方式和AIDL
非常类似 - 自定义一个接口,该接口中有一个获取当前下载进度的空方法。
Server
端用一个类继承自Binder
并实现该接口,覆写了其中获取当前下载进度的方法。Client
端通过ServiceConnection
获取到该类的对象,从而能够使用该获取当前下载进度的方法,最终实现实时交互。
5.5.5 AIDL
交互
- 远程服务一般通过
AIDL
来实现,可以进行进程间通信,这种服务也就是远程服务。 AIDL
属于Android
的IPC
机制,常用于跨进程通信,主要实现原理基于底层Binder
机制。
第六篇:使用
6.1 什么情况下会使用 Service
<service android:enabled="true"/"false"
android:exported="true"/"false"
android:icon="drawable resource"
android:isolatedProcess="true"/"false"
android:label="string resource"
android:name="string"
android:permission="string"
android:process="string" >
</service>
复制代码
-
android:enabled : 如果为true,则这个service可以被系统实例化,如果为false,则不行。默认为true
-
android:exported : 如果为true,则其他应用的组件也可以调用这个service并且可以与它进行互动,如果为false,则只有与service同一个应用或者相同user ID的应用可以开启或绑定此service。它的默认值取决于service是否有intent filters。如果一个filter都没有,就意味着只有指定了service的准确的类名才能调用,也就是说这个service只能应用内部使用,其他的应用不知道它的类名。这种情况下exported的默认值就为false。反之,只要有了一个filter,就意味着service是考虑到外界使用的情况的,这时exported的默认值就为true
-
android:icon : 一个象征着这个service的icon
-
android:label : 显示给用户的这个service的名字。如果不设置,将会默认使用的label属性。
-
android:name : 这个service的路径名,例如“com.liangkui.demo.MyService”。这个属性是唯一一个必须填的属性。
-
android:permission : 其他组件必须具有所填的权限才能启动这个service。
-
android:process : service运行的进程的name。默认启动的service是运行在主进程中的。(注意:如android:process=":ramote" 一定要带冒号不然会跑不起来)
6.1.1 经验总结:
Service
其实就是背地搞事情,又不想让别人知道- 举一个生活当中的例子,你想知道一件事情不需要直接去问,你可以通过侧面了解。这就是
Service
设计的初衷
6.1.2 Service
为什么被设计出来
-
根据
Service
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需要长期在后台进行的工作我们需要将其放在Service
中去做。 -
得再通熟易懂一点,就是不能放在
Activity
中来执行的工作就必须得放到Service
中去做。 -
如:音乐播放、下载、上传大文件、定时关闭应用等功能。这些功能如果放到
Activity
中做的话,那么Activity
退出被销毁了的话,那这些功能也就停止了,这显然是不符合我们的设计要求的,所以要将他们放在Service
中去执行。
6.2 onStartCommand() 返回值 int 值的区别
6.2.1 START_STICKY
:
- 如果
service
进程被 kill 掉,保留service
的状态为开始状态,但不保留递送的intent
对象。 - 随后系统会尝试重新创建
service
, 由于服务状态为开始状态,所以创建服务后一定会调用onStartCommand ( Intent, int, int )
方法。 - 如果在此期间没有任何启动命令被传递到
service
, 那么参数Intent
将为null
。
6.2.2 START_NOT_STICKY
:
- “非粘性的”。
- 使用这个返回值时 , 如果在执行完
onStartCommand
后 , 服务被异常kill
掉 ,系统不会自动重启该服务。
6.2.3 START_REDELIVER_INTENT
:
- 重传
Intent
。 - 使用这个返回值时,如果在执行完
onStartCommand
后,服务被异常 kill 掉 - 系统会自动重启该服务 , 并将 Intent 的值传入。
6.2.4 START_STICKY_COMPATIBILITY
:
START_STICKY
的兼容版本 , 但不保证服务被kill
后一定能重启。
6.3 在 service 的生命周期方法 onstartConmand() 可不可以执行网络操作?如何在 service 中执行网络操作?
- 可以直接在
Service
中执行网络操作 - 在
onStartCommand()
方法中可以执行网络操作
6.4 提高 service 的优先级
-
在
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中对于intent-filter
可以通过android:priority = “1000”
这个属性设置最高优先级,1000
是最高值,如果数字越小则优先级越低,同时实用于广播。 -
在
onStartCommand
里面调用startForeground()
方法把Service
提升为前台进程级别,然后再onDestroy
里面要记得调用stopForeground ()
方法。 -
onStartCommand
方法,手动返回START_STICKY
。 -
在
onDestroy
方法里发广播重启service
。
service
+broadcast
方式,就是当service
走ondestory
的时候,发送一个自定义的广播- 当收到广播的时候,重新启动
service
。( 第三方应用或是在setting
里-应用强制停止时,APP
进程就直接被干掉了,onDestroy
方法都进不来,所以无法保证会执行 )
- 监听系统广播判断
Service
状态。
- 通过系统的一些广播
- 比如:手机重启、界面唤醒、应用状态改变等等监听并捕获到,然后判断我们的
Service
是否还存活。
Application
加上Persistent
属性。
6.5 Service 的 onRebind ( Intent ) 方法在什么情况下会执行
- 如果在
onUnbind()
方法返回true
的情况下会执行 , 否则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