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是虚晃一枪还是实在发展?

前言

谈起自动驾驶技术,想必大家都听说过,甚至有人专门购买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去体验。如果说2015年被称为是“自动驾驶元年”,那么2023年则是质变拐点之年。在自动驾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数年之中,外界对于自动驾驶的印象比较一致:“肯定是未来,但绝不是现在”。但是从2022年到2023年,这一年的时间里,行情不同以往,不管是国外的头部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继续深耕,还是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持续发力,自动驾驶赛道持续升温,第二轮的“较量”早已拉开了序幕。

自动驾驶技术到底有多难实现?

其实,自动驾驶未来的“全景图”可能难以推演,而回顾昨日、结合当下,也能窥见一斑。不同的思路,但是落地的考验确实惊人的相似,用“退潮以后,谁在裸泳”来概况自动驾驶第一轮“较量”最为贴切。当2015年,资本席卷技术圈,所涉及的技术、软硬件研发、造车等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是开启第一轮自动驾驶行业较量的标志节点。当时最为成熟的头号选手非特斯拉莫属,马斯克甚至放出豪言说2018年就能完全实现无人自动驾驶的能力。

根据传统惯性思维,如果辅助驾驶已经实现半自动化,那么实现全自动就不会远了,可是时间证明,想要从半自动化跨过全自动化这一步是非常艰难的,可谓是困难重重。随着特斯拉再三推迟全自动驾驶的期限,马斯克不得不承认低估了全自动驾驶实现的难度,也从中看出了残酷的现实,随着资本退潮,自动驾驶行业的“裸泳者”难逃退场的厄运,所剩不多的玩家仍在艰难的摸索前行。

自动驾驶第二轮较量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驾驶技术在经过8年的沉淀,以及资本回流迹象的出现,再加上用户心理需要的时间缓存期已经过去,以及消费者对自动驾驶产生了新的需求倾向,让所剩不多的自动驾驶研发车企转战自动驾驶的第二轮较量中,由于具备了在第一轮自动驾驶较量中的技术沉淀,再加上轻车熟路,大大减少了二次研发的成本和时间压力,但是在第二轮较量中商业化落地仍然是车企共同面临的困境,因为落地之前依然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只能静观其变。

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在第二轮竞争的时候脱颖而出就是获取市场先机,有助于企业形成良性循环,巩固现有优势,游向下一个“海滩”。

车企自动驾驶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随着最近两年国内关于自动驾驶的政策出台,以及官方关于自动驾驶的指导性意见的出台,再加上地方相继发布相关政策,自动辅助驾驶业态已经获得初步“筑底”,主流的车企正在加大力度打造自己的“上层建筑”,但是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仍然要以落地的实际表现为依据。

由于各家技术路线不同,自动辅助驾驶技术基础和发展成效有一定差异,实现自动驾驶的路径和策略有所不同;市场升温,所有选手都在提速,厂商只能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商业模式,先完成行业站位,再等待市场检验。政策助推,行业追“风”,市场并不等待。自动辅助驾驶行业已进入第二轮淘汰赛,机会不再只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而会更多垂青于领跑者,期待着自动驾驶彻底成熟的那一刻。

最后

个人觉得,虽然自动驾驶技术依然存在很大问题,但是从无到有的时候已经过去,再加上8年的技术沉淀,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完善了太多的地方,技术提升也很快,所以自动驾驶技术是在实实在在不断发展的。众所周知,自动驾驶技术迈向全自动驾驶的道路还有一段距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资金的持续投入,必然能实现全自动的自动驾驶,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C1991_/article/details/13048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