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舒适区

一、什么是舒适区?

  现代心理学把人类感知外部世界并投射内心的呈像划分为三个区域:恐慌区、学习区、舒适区。
这里写图片描述
  恐慌区这个区域指的是超出你的能力范围以外的知识或事情,心理严重不适,极有可能导致崩溃或放弃。人处在恐慌区中无法学习。
  学习区:对你来说有一定的挑战,让你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太舒服。在学习区里面是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颖的事物,在这里可以充分的锻炼自我,挑战自我。所以在这个区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是真正在学习。
  舒适区:对你来说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情,自己可以处于舒适的心理状态。比如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

二、舒适区的表现

  在正常我们的生活工作中,这个“舒适区”是我们待的最久的地方。
  比如,每天重复的工作,你闭上眼睛都能完成。
  比如,回到家里就会窝在沙发上刷着手机,看着催人泪下的韩剧。
  比如,节假日时候的呼呼大睡,严重宅在个人的世界里。
  我们养成了太多这样或者那样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让自己在舒服的世界里徜徉,慢慢的消耗属于自己的原本就不多的生命。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我们听的太多,但我们也因为听的太多,并亲身参与了太多,我们已经失去了感知和触觉。

三、远离舒适区

3.1 远离成长路上的敌人

  选择舒适是一个人成长路上最大的敌人。好比说一个沉溺于睡觉的人,他之所以选择睡觉是因为睡觉的时候让他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想,他让自己处于完全的舒适区里,从而荒废了时间,荒废了青春。
  中国最大的舒适区陷阱就是我们的应试教育。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谨记公式让学生到达考试的“舒适区”,看到考试范围内的试题马上能够想到解题思路,这就是所谓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所以我们的学生适应了在这种舒适区内学习的状态,一旦踏入社会面对各种突入其来的状况就会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感。

3.2 在“自虐”中成长

  实际上,我们生活中也有一群人,他们看起来每天都过得苦哈哈的。今天折腾这个项目,明天折腾那个证书,“稳定”这两个字仿佛从来都不存在于他们的字典里。总有人会告诉他们“兄弟,你每天这么折腾是为啥,想我一样会到家乡,天天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好!”。但是,成长从来都不会是一件舒服的事情。成长就是要不断地刻画自己。所谓“刻画”重点在“刻”字,“刻”就需要自己一刀一刀划在自己身上,想想都疼。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其实所谓的“自虐”就是让自己时刻处于一个不断接受刺激的环境中,因为只有不断地接受刺激才能随时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3.3 不要总想着成功

  一旦被问起“你所认为的成功是怎样”,估计很多人会说是不用干活还有钱花,甚至有人会把自己的成功定义为赚够了钱每天都在家打游戏。那么在这些人心里,打游戏就变成了价值感很高的一件事,价值感甚至高过了工作,显而易见,这些人工作的时候就会一心想着打游戏,还怎么能好好工作呢?
  所以想要不断成长,就不要把自己自认的成功当做终极目标,不断进步才是真理。

远离舒适区,才能让自己真正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ght886/article/details/8016768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