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舒适区 => 开始学习

脱离舒适区计划

这两年一直在犯懒,不想学习,博客也许久未更新了,期间偶尔有一阵儿看看书,过后又忘了差不多了,只有在面试前进行恶补一下,应付面试官仅此而已。

突然间,发现自己有点太舒适了,然后于是终于又下定决心并成功实施“脱离舒适区计划”。总得找点有意义的事儿做,然后就把目标转向到“算法”,在这个过程中,又引发了下面的思考——如何学习。

学习

现在属于结组学习,大家一起努力,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但是学到的东西,还是会经常记不清楚,或者总觉得会,但是讲不出来等等这类的情况。那是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学习是过程,而且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是一个绝对的结果。
学习一个很初级,也是很有效果的“窍门”就是反复。我们常听如下内容: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 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 书读万遍,其义自见。
    以上都是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而且都是“继承”关系,不可跳跃。

学习金字塔

借助学习金字塔 理论来提高学习的效果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这里写图片描述

当然在此之前,简单了了解了一下学习金字塔的“历史”,其中发现有人说该理论据说是由美国教育家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的研究成果,但是有人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具体看这里

先不论数据的真假,但该理论的确是可以借鉴的。通过各自的体会,也能明白这一点。

我们可以基本上达成共识:即主动学习要比被动学习的效果好。被动接受的填鸭式学习,效率都是很低的,而且容易造成记忆力不集中,而听讲、看书、试听等等都是被动式的学习。跟上学时的一样,大部分人的学习效率并不是很高,过不了多久,可能就忘的差不多了。

而积极参与讨论,在公司内部或者网络上讲授给他人的前期准备内容环境、讲授过程以及提问环节,都是在每时每刻提取你所掌握的知识,并加以提炼和理解。这在无形中,会巩固你学到的知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iaoxian8023/article/details/8178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