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AS(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关联到的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注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旨在理解这些位点在基因组中的生物学意义。
1.对SNP位点进行注释
涉及的一般步骤:
-
确定SNP位点:
从GWAS分析中获取与疾病或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列表,包括它们的染色体位置和关联统计数据。 -
使用专业数据库:
利用如dbSNP、1000 Genomes Project、gnomAD等公共数据库查询SNP的基本信息,包括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数据等。 -
预测SNP的功能影响:
使用如SIFT、PolyPhen-2、CADD等工具预测SNP的生物学功能,判断它们是位于编码区、非编码区,还是调控区域。 -
基因定位:
确定SNP位点所在的基因或基因附近区域,分析它们是否在基因的编码区、内含子、启动子或调控元件中。 -
检查基因-基因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分析SNP位点是否与其他遗传变异或环境因素有交互作用。 -
通路分析:
使用如KEGG、Reactome等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查看SNP位点所在的基因是否参与特定的生物学通路。 -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
检查SNP位点是否位于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 -
表观遗传学分析:
考虑SNP位点是否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变化。 -
文献检索:
通过PubMed、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检索与SNP位点相关的文献,了解先前的研究成果和理论。 -
使用注释工具和软件:
利用如ANNOVAR、SNPnexus、HaploReg等专门的SNP注释工具进行综合注释。 -
数据可视化:
使用IGV、UCSC Genome Browser等工具将SNP位点映射到人类基因组上,进行可视化分析。 -
综合分析:
将上述所有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SNP位点的全面理解,包括它们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和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确定哪些SNP位点与疾病关联性最强
-
数据质量控制:在进行GWAS之前,需要进行数据的质量控制,包括缺失数据的处理、性别不一致性检查、小等位基因频率(MAF)筛选、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统计分析:使用统计方法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每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常用的统计检验包括卡方检验、T检验或线性回归模型等 。
-
关联强度评估:计算每个SNP位点的关联P值,P值越小,表明SNP位点与疾病关联的证据越强。通常,会设定一个阈值(如P<5×10^-8)来确定显著性关联位点 。
-
曼哈顿图和QQ图:通过曼哈顿图可视化SNP位点的P值分布,以及使用QQ图评估观察到的P值分布是否符合预期的均匀分布,从而评估整体的GWAS分析结果 。
-
多重检验校正:由于GWAS涉及的检验次数众多,需要进行多重检验校正,如使用Bonferroni校正或False Discovery Rate (FDR)方法,以减少假阳性结果 。
-
生物信息学分析:对显著关联的SNP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功能注释、通路分析、基因本体(GO)分析等,以探究其生物学意义和潜在的疾病机制 。
-
独立样本验证:为了验证GWAS分析中发现的显著关联位点,通常需要在独立的样本中进行复制研究,以确认其与疾病的关联性 。
-
综合分析:结合多个GWAS研究结果,使用元分析(meta-analysis)方法来提高统计功效,识别跨研究一致性高的关联位点 。
3.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来预测SNP位点的生物学功能
-
利用专业数据库和网站:使用如GWAS4D、3dsnp、iRegNet3D、FUMA GWAS Catalog等在线资源和工具,这些工具提供了SNP位点的功能注释、相关疾病、基因本体(GO)分析等功能 。
-
功能注释方法:对SNP位点进行详细表征,包括它们在染色质活性区域的富集情况、与转录因子结合区域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基因表达调控的潜在影响 。
-
基于序列特征和结构特征的预测:对于错义SNP,使用基于序列特征(如SIFT、PolyPhen-2)和基于结构特征的方法来预测其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 。
-
高通量实验方法:例如STARR-seq,这是一种用于鉴定具有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SNP的方法,通过比较含有SNP两种基因型的片段活性差异来识别调控型SNP 。
-
后GWAS分析:使用如CADD、RegulomeDB等工具,这些工具可以提供SNP的保守性得分、eQTLs、染色质交互作用等信息,帮助理解SNP的生物学功能 。
-
基因组预测方法:结合基因组预测方法,如正则化线性回归、基因组选择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解释更多的遗传方差,并预测个体的表型 。
-
使用特定软件:例如SNPFlip,这是一个开源工具,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DNA序列中的SNP,并进行反向互补配对以确保分析的一致性 。
4.评估预测出的SNP位点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
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功能注释:可以利用如snpEFF、Annovar等工具对SNP位点进行注释,以确定每个SNP的变异类型和影响区域 。
-
识别eQTL位点:如果一个SNP对基因的表达产生了影响,这个SNP可以称为eQTL位点(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可以通过提取样本的RNA进行qRT-PCR得到候选基因的表达量作为表型,结合SNP集作为基因型进行GWAS分析,以识别显著的SNP位点 。
-
区分cis-eQTL和trans-eQTL:如果显著的SNP位点位于候选基因周围的调控区域,则为cis-eQTL;如果不在候选基因周围的调控区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对候选基因的作用,如果成立,则为trans-eQTL。通常,顺式eQTL的数量要多于反式eQTL 。
-
利用CRISPR衍生的合成生物学工具:CRISPRi和CRISPRa技术可以用来评估SNP位点对基因表达的影响。CRISPRi可以抑制基因表达,而CRISPRa可以激活基因表达,通过这些工具可以研究特定SNP位点的功能 。
-
结合多组学数据和模型:将组学数据与CRISPRi结合使用,可以实现途径的过渡性调节,以增加某种化合物的产量或研究通量。例如,结合蛋白质组分析和选择性基因沉默,可以揭示可以抑制以重定向糖代谢至生产特定化合物的基因 。
-
进行实验验证:使用如ChIP-seq等实验技术对预测的调控型SNP进行验证,研究其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以及它们在不同细胞类型中的作用 。
-
分析SNP位点与其他表型的互作:重新分析meQTL中SNP与CpG位点的关系,寻找与白细胞组成、BMI或吸烟之间相互作用的证据,这些特征此前被报道与DNA甲基化有很强的关联 。
5.确定SNP位点与特定表型的关联性
-
样本收集与表型定义:
收集足够数量的样本,并明确定义研究的表型,包括疾病的诊断标准或量化的性状。 -
基因型分型:
使用高通量技术对所有样本进行基因型分型,以获得大量的SNP位点数据。 -
数据质量控制:
对基因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过滤掉低频的SNP、去除缺失数据多的样本、检查性别不一致性、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等。 -
统计分析:
利用统计方法比较不同表型组之间的SNP位点频率差异。常用的统计检验包括卡方检验、T检验或回归分析等。 -
计算P值:
对每个SNP位点计算与表型关联的P值,评估其与表型的关联强度。 -
多重检验校正:
由于GWAS涉及的检验数目巨大,需要进行多重检验校正,如使用Bonferroni校正或False Discovery Rate (FDR)方法。 -
确定显著性阈值:
根据多重检验校正的结果,设定显著性阈值(如P<5×10^-8),确定与表型显著关联的SNP位点。 -
曼哈顿图和QQ图分析:
使用曼哈顿图可视化所有SNP位点的P值分布,QQ图评估观察到的P值是否符合预期的均匀分布(选择合适的关联模型:一般线性模型GLM,混合线性模型MLM,多位点混合模型MMLM,Fast-LMM)。 -
生物信息学分析:
对显著关联的SNP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功能注释、通路分析、基因本体(GO)分析等。 -
独立样本验证:
在独立的样本集上验证GWAS分析中发现的显著关联位点,以确认其与表型的关联性。 -
元分析:
结合多个GWAS研究结果,使用元分析方法来提高统计功效,识别跨研究一致性高的关联位点。 -
综合评估:
综合考虑统计显著性、生物学意义、以及与已知文献和数据库信息的一致性,评估SNP位点与特定表型的关联性。
6.对于GWAS分析中发现的显著SNP位点,进行后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功能注释:
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SNP位点进行功能注释,如snpEFF、Annovar、RegulomeDB等,以确定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和影响。 -
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
对显著SNP位点进行更深入的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包括对不同基因型组的表型进行比较。 -
转录因子结合分析:
研究SNP位点是否影响转录因子的结合,使用如JASPAR、TRANSFAC等数据库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
eQTL分析:
进行表达量性状位点(eQTL)分析,以确定SNP位点是否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 -
通路分析:
使用KEGG、Reactome等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查看SNP位点所在的基因是否参与特定的生物学通路。 -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预测:
对于编码区的SNP,使用如PolyPhen-2、SIFT等工具预测其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CRISPR/Cas9基因编辑:
使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在细胞模型中敲除或敲入SNP位点,研究其功能。 -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进行细胞培养、转染、报告基因分析、ChIP-seq、RNA-seq等实验来研究SNP位点的功能。 -
动物模型研究:
在小鼠或其他动物模型中研究SNP位点的功能,包括基因敲除、敲入或条件性敲除。 -
人类遗传学研究:
进行家族遗传学研究、连锁分析或拷贝数变异分析,以研究SNP位点在人群中的遗传模式。 -
药物反应和相互作用研究:
研究SNP位点是否影响药物的代谢、效力或毒性,以及它们是否与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有关。 -
临床样本分析:
使用临床样本进行验证研究,包括生物标志物分析、组织芯片分析等。 -
文献和数据库挖掘:
通过文献和公共数据库如PubMed、GWAS Catalog等,挖掘与SNP位点相关的已知研究和信息。 -
多组学数据整合:
整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多组学数据,以全面理解SNP位点的生物学影响。
7.在进行GWAS(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关联分析时,选择合适的统计模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选择GWAS模型时应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
-
研究设计:
考虑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还是家族性研究,这将影响模型的选择。 -
遗传模型:
根据SNP的效应预期选择合适的遗传模型,如加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或多重遗传模型。 -
样本大小:
确保样本量足够大,以便检测到预期的遗传效应,避免假阴性结果。 -
等位基因频率:
考虑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因为罕见的SNP可能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才能检测到显著性。 -
连锁不平衡(LD):
考虑LD对模型的影响,因为LD结构可能影响SNP之间的关联性。 -
混杂因素:
识别和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环境暴露等。 -
群体结构:
考虑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校正这些因素,如结构关联分析(STRUCTURE)或基于亲属对的分析。 -
多重检验校正:
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校正多重检验问题,如Bonferroni校正、FDR(False Discovery Rate)或使用置换测试。 -
交互作用:
考虑基因-基因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可能性,并在模型中进行相应的检验。 -
数据分布:
检查数据分布是否满足模型假设,如正态性、方差齐性等。 -
计算资源:
考虑所需的计算资源和时间,因为某些复杂的模型可能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 -
软件和算法:
选择适合的软件和算法来执行GWAS分析,如PLINK、GEMMA、SNPTEST等。 -
先前研究:
参考先前类似研究的模型选择,以及它们的结果和局限性。 -
模型诊断:
在模型选择后进行诊断,检查模型拟合度、残差分布等。
推荐学习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