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沙船(挖泥船)识别模型

一、需求分析

挖沙船和挖泥船算是相类似的船只,具有相同的作业性质。挖沙船主要集中在河道而挖泥船主要集中在航道或者岛礁附近。

1)挖沙船是在河道里采沙的专用机器,由浮体浮起整体装置。配有挖掘装置、筛选装置、提升装置、传送装置等。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挖斗上料,石块通过筛选后由输送带传出,沙子由输送带传到指定地点。

2)挖泥船就是负责清挖水道与河川淤泥,以便其他船舶顺利通过。还是吹沙填海的利器。有绞吸式挖泥船耙吸挖泥船等类型。河道的畅通全指望于挖泥船。

本模型是针对船只的采沙行为进行识别,获取其采沙的时间、地点、速度、航迹向,记录采沙船采沙过程中的特征数据。获取采沙船信息数据和采沙过程的特征数据,并保存。

主要应用:1)跟踪已经识别的挖沙船的挖沙行为;

                2)识别没有存档的船只的挖沙行为,打击非法挖沙;


二、输入输出数据

2.1 输入数据

1.船舶的AIS数据;

2.船舶类型数据——已经识别的船只行为。

3.船舶的泊位数据;

4.船舶的锚地数据;

5.船舶的港口数据;

6.海域数据;

7.船舶的类型数据;

2.2 输出数据


三、模型

3.1 模型主要思路

1. 输入船舶的AIS数据

2. 根据船舶的mmsi,判断船舶的类型;

3. 如果船舶是挖泥船或挖沙船则,通过船舶速度,位置,以及状态持续时间来判定是否为挖沙行为;

4. 如果船舶为未知类型,则通过运沙船或循环作业模式来判断是否为挖沙。

5. 通过3或4识别的挖沙行为数据保存在相应的数据库表里。

3.2 模型流程框图

3.3 模型的流程详细说明

流程说明:

1. 输入船舶AIS数据;

2. 判断船舶的类型,如果是挖泥船或挖沙船进行步骤3,如果不是进行步骤6

3.判断挖泥船的速度,如果速度小于等于1.5m/s,则进行步骤4,如果速度大于1.5m/s则更新船只AIS数据为当前AIS数据;

4.判断挖泥船是否在泊位或者锚地范围内,如果不在泊位或者锚地范围内,则进行步骤5 ;如果在泊位或者锚地范围内,则进行步骤8;

5.记录该船状态持续时间,若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则判定为正在挖沙,进行步骤9;如果持续时间未超过30分钟,则修改船只的航行状态。(相关判别标准见后续详细说明)

6.判断船只速度,如果船只速度小于等于1.0m/s,则进行步骤7,如果船只速度大于1.0m/s,则更新船只当前AIS数据;

7.如果船只在锚地或者港口,则更新船只当前AIS数据;如果船只不在锚地或者港口范围内,则进行步骤8,挖沙行为判别。

8.挖沙行为识别:

1)船只状态持续时间超过一小时,且有船只在其50米范围内停留超过半小时以上,次数超过两次(挖沙标记过的船只或挖泥船只需出现一次即可),则判定该行为为挖沙行为;记录该船的挖沙行为,并标记。

2)持续时间超过一小时,速度大于2.0m/s时间超过半小时为一次完整的记录;若一天内该状态出现3次以上(挖泥船为2次),则判断为挖沙;记录该船的挖沙行为,并标记。

9. 记录挖沙行为,包括时间、经度、纬度、航迹向、速度、海域位置;当速度速度大于等于2.0m/s且连续时间长于10分钟,则判定挖沙行为结束。修改船只状态,并持续记录半小时。

流程中具体操作解释说明

1.上述步骤5中:在船只状态统计中,持续时间未到30分钟出现速度大于1.5m/s的点,且连续出现5个点,则判定该状态结束,

2.上述步骤8中:

1)船只满足速度状态在半小时以上开始检测其附近50米范围内是否有相同状态船只(运沙船),当该船速度状态超过一小时,且运沙船状态持续半小时(已知为挖沙船时则判定为挖沙行为,对于未知船只次数出现两次以上,则判定为挖沙行为),记录船只的挖沙行为,并标记该船只为挖沙船。

2)持续时间超过一小时:若中途连续出现速度大于2.0m/s点时,连续点个数为5个,则改变船只记录状态,结束计时。

一天中状态出现3次以上:一次完整记录为一次。

附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1326478/article/details/7975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