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也许就明白了!

      人一过三十岁,很多事情就和早年的看法不一样了。关于生活,自己也整天像骆驼祥子那样反复追问着:“一个人该怎样在这个世上活着呀?”也曾多次如诗人海子般宣誓:“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祥子不知所终,海子山海关卧了轨,他们活得都很累。
  自己呢?
  年少时总幻想自己应该脚踏五彩祥云来到这个世界的,是玉皇大帝发配到人间的谪仙,有一天人们会突然发现自己就是那高高崖畔上一朵红得发紫的千年灵芝,是那城市广场上高高矗立、鸽子在头上盘旋拉屎的英雄塑像;多年以后才发现自己不过是茫茫人海中一个千篇一律的背影,一个洒满一地无人问津的灰溜溜的驴粪蛋儿,一弯被庸常生活马不停蹄驱赶着的狗腿子。
  就这么突然迷失吗?
  生活是基于生命的,如果生命的途径迷失了、生活的方向糊涂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都曾经拥有理想,都对未来作过完美的规划,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理想终无了呢?变得惶急迫躁、满面灰尘,忙忙碌碌、不可终日?是什么导致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方向了呢?谁都不会在最初认定,自己生来就是受苦受累的命。
  少年时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就下定决心将来不能像作者那样辛苦辗转地生活,也不能像闰土辛苦麻木地生活,更不能像杨二嫂那样辛苦恣肆地生活。如今我们总算是基本摆脱了物质上的生活困境,远离闰土和鲁迅的年代,可我们当下的生活即便稍能把“辛苦”撇远了点儿,但“辗转”、“麻木”和“恣肆”,却依然纠缠着不放。每个人都在累积着压迫自己的东西,金钱与财富、名誉与地位、亲情与友谊、工作与事业、寿命与健康等等,当然也还包括爱恨、痛苦、烦恼、挫折、郁闷、得意、狂喜、放纵、沉迷、盲从、孤独、愧疚、悲悯、焦虑、不安、不满……诸如此类的情感情绪,所有这一切,处置不当便不能从容、自在地面对生活,导致我们日益感到在这个压力太大的社会,愈来愈无快乐可言。
  果真是社会的原因吗?当然,社会自有它应该负的责任,我们作为具体的人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和自足呢?即便是尼采说“人生是一场苦难”,我们也要在苦难中找出快乐的主题。
  多年以前,我来到了这座城市,渐渐远离了原来生活,和众人一样钻进城市的迷宫里。我以为快乐的生活就在繁华和便捷以及舒适之中,很多年过去了,总算在大都市安家立业,拥有了一栋大楼其中一格的住房,但生活中依然找不到更多的快乐,找不到以前的那种快乐和幸福,正如在《人类的故事》里说的:“我们已经到了最高的阁楼,头顶是天空,脚下是城市:一个小小的玩具般的城市,里面有像蚂蚁一样忙碌不停的人群,每个人都一心想着自己的事情。在石头砌就的城墙之外,则是绿色苍茫的广袤原野。”
  我知道一个人在城市和乡村都感到生活的不快乐,那么肯定是这个人出了问题。于是自己就开始反思:尼采说“人生是一场苦难”结果他发了疯;金圣叹总结三十三则“不亦快哉”最后被砍了头;海子写到“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然后在山海关卧了轨;硬汉海明威号称“迷惘的一代”的开山祖师却用双筒猎枪了结自己……看来人生结局和快乐幸福也未必是必然相因的,生命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快乐生活是不计最终后果的——当然,你得按照自己生活的理想从容而自在地度过,是有意义的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对于活着的追问,终有一天你会明白快乐或许才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如果你对生活低头,不但不能快乐,而且永远也不能明白活着的终极目的——有尊严地生活,而不是像骆驼祥子那样整天念叨着“一个人该怎样在这个世上活着呀?”——这不仅仅是时代的问题,想想吧,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喜欢的工作还要坚持,是多么违心与痛苦!薪水、养家糊口的责任等等其实有时候就是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啊!有没有适时改变一下,哪怕是小小一点儿,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就快乐一些了呢?如果不能改变,那么收敛一下我们的欲望,是否就幸福了呢?
  快乐对有些人很简单,湖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可以给以极大快乐;快乐对很多人却很难,大权在握仍要觊觎高位,家产万贯却贪不义之财,家有娇妻还要垂涎别院春色。金钱、地位满足的可能是欲望,真正带来快乐的有时候恰恰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很多人最快乐的时光在童年——哪一个儿童的快乐是权、钱、色带来的呢?在不断的成长中,我们的欲望越来越被放大,快乐也就越来越少。
  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快乐同样也是幸福生活的终结。因为无节制的快乐就会滑向欲望的深渊,要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就要选择适应、审慎和节制的快乐。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宝积经》又云:“不分别过去,不执著未来,不戏论现在。” 不妄想、不分别、不执著,这是菩萨才能达到的境界,我等凡夫俗子不必苛求出世的心境,至少能够做到活在当下、乐在其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luepb/article/details/472453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