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空中接口技术》读书笔记1 导言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Since20140504/article/details/85160271

    工作在WCDMA RBS系统上很多年了,感觉RBS系统绝对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之一;除了要基于通信原理和3GPP协议来实现,还要考虑到:空口资源、硬件资源、功率分配、系统容量、监控管理、系统调度... ...而一本好书《WCDMA空中接口技术》恰恰是对我这么多年工作的复习与补充。

    囫囵吞枣的看了很多书,对我来说最好的看书方式还是做读书笔记。

    3G技术统称之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而WCDMA(宽带CDMA)建议是UMTS的多种方案之一。

    在UMTS R4网络中,核心网引入了移动软交换(MSS,Mobile Soft Switch)技术。
    MSS采用分层式开放结构,电路交换域被分成控制层和承载层,其中控制层主要负责控制呼叫的建立、进程的管理、计费等功能;承载层主要用来传送用户数据。
    分层结构的引入,使得核心网可以采用新的承载技术(如ATM、IP)来传输电路域的话音和信令,这也是迈向全IP网络的第一步。

    在R5中,核心网在结构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引入了IMS(IP多媒体子系统)域叠加在分组域网络之上。
    IMS域由CSCF(呼叫状态控制功能)、MGCF(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RF(媒体资源功能)和HSS(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等功能实体组成。
    这样,R99以来采用的ATM传输网络将可以被IP传输网络所替代。

    R7的最大特点是无线侧引入了HSPA+技术,HSPA+又称为HSPA Evolution,类似于ASDL升级为ADSL+。
    HSPA+在HSPA技术基础上,采用了多入多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等技术,并配合下行64QAM和上行16QAM的高阶调制方式以及增强的Rake接收和干扰抵消技术,从而获得更高的数据业务性能。

    R8的最大特点是无线侧采用了二重载波技术,也就是终端同时使用两个频点与基站连接,简称DC-HSPA(Dual Cell HSPA)。
    利用双倍的带宽以及64QAM技术,DC-HSPA的下行最高速率可以达到42Mbit/s。 

    R9于2009年发布了第一个小版本。R9的最大特点是无线侧采用了多重载波技术,简称MC-HSPA(Multi-carrier HSPA)。MC-HSPA技术综合了双倍的带宽、64QAM以及MIMO技术,并支持双频段,MC-HSPA的下行最高速率可以达到84Mbit/s。
    MC-HSPA的上行也可以采用双倍带宽以及16QAM技术,最高速率可以达到23Mbit/s。

    WCDMA采用了各种复用技术,例如将话音、数据等混合在一起进行信道编码,同时在一个物理信道上传递;又如采用功率复用技术,实现R99业务与HSPA业务混合载频工作。

    RNC负责控制Node B,并且承担无线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工作,并通过Iu接口与核心网CN连接;而Node B提供无线资源,实现业务覆盖,通过空中接口Uu与终端UE连接,是终端接入网络的门户。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ince20140504/article/details/8516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