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信息系统(1)

1.信息的质量属性:7个

(1)精确性:精准程度

(2)完整性:全面程度

(3)可靠性:可信任,符合预期

(4)及时性:获得信息的时刻与事件发生时刻的间隔长短

(5)经济性:信息获取、传输带来的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6)可验证性: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被证实或证伪的程度

(7)安全性: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底,安全性越高

2.信息的传输模型

信息的传输技术(eg:通信、网络等)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信源——编码——信道(+噪声)——解码——信宿

(1)信源:发送者,产生信息的实体

(2)信宿:接收者

(3)信道:传送信息的通道(eg:TCP/IP网络)

(4)编码器:

(5)译码器:译码器是编码器的逆变换设备,把信道送上来的信号(原始信息与噪声的叠加)转换成信宿能接受的信号

(6)噪声

信息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

(1)有效性:在系统中传送尽可能多的信息;

(2)可靠性:失真尽可能小;可通过增加冗余编码来提高可靠性

3.信息化从“小”到“大”可分为五个层次:

(1)产品信息化:信息化的基础

(2)企业信息化:

(3)产业信息化:

(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4.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信息化的主体: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个人等

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空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

手段:给予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途径: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

目标: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5.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

上技用下业,左人右规,中资源+信网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1)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6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

(2)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国家信息化只有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拥有雄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综合国力

(3)信息化人才: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

(4)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5)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6)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设施;(eg: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络等)

6.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划分计施行;5个阶段

软件的生命周期: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运行维护等阶段。

可简化为:立项(系统规划)、开发(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维、消亡4个阶段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项目的生命周期分为:启动、计划、执行、收尾,4个典型阶段

(1)系统规划阶段——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2)系统分析阶段——“做什么;”逻辑设计阶段;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3)系统设计阶段——“怎么做”;物理设计阶段,可分为: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两个子阶段;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4)系统实施阶段——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人员培训、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等;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展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5)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来记录系统运行情况,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7.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重中之重)

常用的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原型化方法、面向服务的方法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

(1)结构化方法: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设计;由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结构化设计(stuctured design)+结构化程序设计(stuctured programming)三部分组成;

特点:开发目标清晰化、开发工作阶段化、开发文档规范化、设计方法结构化;适用于数据处理领域问题,不适用于规模较大、比较复杂的系统开发

(2)面向对象方法:object-oriented,OO;有利于系统开发过程中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和沟通;缩短开发周期。

通常将结构化方法和OO结合起来

(3)原型化方法:主要在与能更有效的确认用户需求,适用于需求不明确的系统开发。

(4)面向服务的方法:service-oriented,SO;可满足:使信息系统快速响应需求与环境变化,提高系统的可复用性,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这成为影响信息化建设效率的关键问题。

1.3常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重要!)

1.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分层的结构化技术,从下到上分7层

(1)物理层:物理连网媒介。二进制传输。

(2)数据链路层:控制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分割成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协议:IEEE/802.3/2.、ATM

(3)网络层:将网络地址(eg:IP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eg:MAC;网卡地址);分组传输,路由传输;协议:IP、ARP、RARP

(4)传输层:主要负责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措地从A点传输到B点,端到端连接;协议:TCP/UDP/SPX

(5)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一路交互、两路交替、两路同时会话模式。协议:RPC/SQL/NFS

(6)表示层:管理数据的加密解密、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协议:JPEG/ASCII/GIF/DES(加密格式)、MPEG

(7)应用层: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eg:事务处理程序、文件传送协议、网络管理等)协议:HTTP、Telent、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

2.TCP/IP:它是Internet的核心

(1)应用层协议:通过本层协议利用网络完成数据交互的任务

FTP:file transport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传输模式包括:BIN(二进制)和ASCII(文本文件)两种;运行在TCP之上

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建立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之上,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浏览器更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保证计算机正确快速的传输超文本文档;建立在TCP之上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建立在TCP之上,提供可靠且有效的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建立在FTP文件传输服务上的一种邮件服务,在TCP上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分配IP地址(固定分配、动态分配、自动分配);建立在UDP之上

Telent:远程登录协议:登录和仿真程序,允许用户登录进入远程计算机系统;建立在TCP之上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可解析为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建立在UDP之上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解决Internet上路由器管理问题提出的,网络管理规范的集合,建立在UDP之上

(2)传输层协议——2个传输协议,TCP/UDP;负责提供流量控制、错误校验、排序服务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可靠、面向连接的全双工的数据传输服务。一般用于数据量比较少,且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UDP:user date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不可靠、无连接的协议,传输速率高;一般用于传输数据量大,要求速度快的场合

(3)网络层协议——处理信息的路由和主机地址解析

IP:无连接的、不可靠的;TCP/IP提高效率工作的重要保证。网络层的功能主要由IP来提供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动态地完成IP地址向物理地址的转换。(物理地址,计算机的网卡地址,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

RARP:reverse(反向,反转)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解析协议;动态完成物理地址向IP地址的转换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控制报文协议;专门用于发送插错报文的协议;尽量避免差错并能在发生差错时报告的机制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网际组管理协议;允许Internet中的计算机参加多播

1.3.2网络设备

网络交换可分为5层交换

(1)物理层交换:

(2)链路层交换:二层交换,对MAC地址进行变更

(3)网络层交换: 三层交换,对IP地址进行变更

(4)传输层交换:四层交换,对端口进行变更(较少见)

(5)应用层交换

提供服务的:服务器;请求服务的:客户机

路由器——网络层

三层交换机——网络层

交换机——默认为数据链路层

发布了4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6 · 访问量 3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Y_star1/article/details/9545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