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协作机器人”大角逐,中国智造如何发声?


AI+落地场景

01 

人与人工智能的协作,才是最好的组合

美国时间426日,全球知名的自动化设备供应商泰瑞达将1.48亿美元砸向一家协作机器人创业公司MobileIndustrial Robots(简称MIR),然而 鲜为人知的是三年前泰瑞达就曾将2.85亿美元投向如今全球知名的机器人公司——Universal Robot)优熬机器人。

同时,在国内各种机器人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从伺服舵机、激光雷达乃至核心算法等垂直领域都有众多初创公司的身影,各家也都如比赛一样频频发出攻破技术壁垒以及获得融资的声音。

是什么吸引了众多公司进入人工智能领域进行角逐,又是什么使得众多大额资本纷纷投向这些初创公司呢?


前两三年,各地工业领域机器换人的呼声不断,然而却在技术不成熟、应用不现实的情况下渐渐失去了声响。取而代之的是人机协作成为产业界、学术界和市场方面的共识。

不久前普华永道发布的关于人工智能的8大预测也再次强调,人工智能(机器人)并不会彻底的代替人类的工作,但却能促进工作形式的改变:人们仍然会进行工作,但会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使工作变得更高效。

不可否认人机协作的基础是可以与人类良好配合的机器人,而这种机器人与传统制造厂中的大型工业机器人不同,协作机器人将更加娇小、灵活,甚至可以放在桌面上工作,而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与人类并肩作战,共同完成工作。正是由于协作机器人既能协作人类完成工作,又能友好保障人类的安全,因此它也成为机器人行业的新热门领域。


 02

随着各品牌的协作机器人在国内不断上线,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开始出现

大多客户对像MIR这类外来机器人会念经的原始认知依然成为了其选择机器人的主要原则,而因为人工智能的研发企业目前仍处于技术保密阶段,对于黑盒内容断然不会对国内的代理商、服务商公开,这就直接造成了,外来机器人在维护、修理、调试等方面面临诸多的麻烦,而受影响最大的必然是那些开始尝试人工智能的客户。

在普华永道公开的数据中显示,目前世界各国针对人工智能都有很大的动作,而中国更是各国动作中最大的一个,从下一代人工智能计划、到国家级的人工智能战略都充分的展示了中国领导层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愿景。与此同时中国又具备足够的体量和创造力,就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而言,中国本土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已经达到了领先的地步,而足够的工业场景,更是给足了机器人验证的需求。

思岚科技、镭神智能等硬件厂家的产品及技术不断的在突破,也必然会给国内整机机器人公司提供更优良和稳定的配件。

联汇智造推出的协作机器人行动者MOVER”也掌握了机器人控制、导航等核心算法,并且实现了在工业场景应用。而这些本土企业研发的产品,在客户应用上自然不会再有因使用舶来品而必须要面对的麻烦问题。据悉,联汇智造除研发协作机器人整机外,现在外延开发研发硬件平台(SPIDER),助力中国其他机器人应用公司,更好、更快的开发出自己的产品。

中国智造,必然会成为人工智能的领导者!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llians/article/details/80194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