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效能笔记1:研发效能误区

选自《软件研发效能权威指南》:

下面介绍研发效能提升过程中常见的六大误区,希望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1.缺乏系统化的规划

在很多企业中,并不缺少研发效能的单点能力,各个研发领域也都有很多不错的垂直能

力和工具。但是把各个单点能力横向集成与拉通,能够从全流程的角度进行设计和推进,并

将其落地为一站式工具平台的还是凤毛麟角。目前,国内很多公司其实都还在建设(甚至是

重复建设)单点能力的研效工具,这个思路在解决局部问题的初期尚可行,但是单点改进的

效果会随着时间收益递减,后面还是需要从更高视角对研发效能进行整体规划和方案设计。

2.盲目推行一致性

以研发效能工具为例,具有普适性的通用研发效能工具,其实有时候没有专属工具好

用。既然打造了新的研发工具,那就需要到业务部门进行推广,让这些工具使用起来。在现

实中,很多比较大的业务团队在CI/CD、测试与运维领域都有自己的人力投入,也开发和维护

了不少能够切实满足当下业务的研发工具体系。此时,要用新打造的研效工具替换业务部门

原来的工具,肯定会遇到很强的阻力。除非新工具能够比旧工具强很多倍,用户才可能有意

愿替换,但实际情况是新打造的工具因为要考虑普适性,很有可能还没有原来的工具好用,

再加上工具迁移的学习成本,除非是管理层强压,否则推广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而即便是

强压,实际的执行也会大打折扣,接入但实际不使用的情况不在少数。

3.“伪”工程实践的“面子工程”

从整体情况来看,国内公司与硅谷公司相比,在工程实践方面普遍存在很大差距。但是

当你逐项比较双方开展的具体工程实践时,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单从采用各种实践的数量上来

说,国内公司一点不亚于硅谷公司。那么,为什么差距会如此明显呢?我们认为,其中最关

键的因素在于,国内的很多工程实践都是为了做而做,而不是从本质上认可其实际价值。这

里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代码评审和单元测试。虽然很多企业都在推进代码评审和单元测试的

落地,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往往都走偏了。代码评审变成了一个僵化的流程,而实际的评审质

量和效果无人问津,评审人的评审也不算工作量,迫于时间压力往往草草通过了事。单元测

试也沦为一种口号,都说要贯彻,但是在计划排期时,没有给单元测试留任何时间和人力资

源,这样实施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真正的差距不是工程实践做了多少,而是实施的深

度。不要用“伪”工程实践和“面子工程”来滥竽充数。

4.忽视上下文而照搬方案

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或研发团队,看到国内各研发大厂在研效领域不约而同地重兵投

入,纷纷也开始跟随建设,照搬方案。这些企业往往试图通过引进大厂工具和人才来作为研

效的突破口,但实际的效果可能不能令人满意。研发大厂的研效工具体系固然有其先进性,

但是是否能够适配其他公司的研发规模和流程是有待商榷的,同样的药给大象吃可以治病,

而给小白鼠吃可能会丧命。很多时候,研效工具应该被视为起点,而不是终点。引入大厂专

家其实也是类似的逻辑,笔者常常会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你之前主导的研发效能提升项目都

获得了成功,如果请你过来,多久能搞定”?这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投入

大,周期就会短,但是实施周期不会因为投入无限大而无限变短。专家可以帮你避开很多曾

经踩过的“坑”,尽量少走弯路,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但是适合自己的路还是要靠自己

走,“拔苗助长”只会损害长期利益。因此,研发效能工作最终能否有成果,还要根据企业环

境和上下文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5.忽视开发者的体验

研发效能工作的开展应该以不影响开发者当前的效率为前提,不应该给开发者增加额外

的负担,否则很容易遭到反弹甚至全盘失败。忽视开发者的体验,忽视作为知识工作者的工

程师在研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法真正提升效能的。

6.不恰当地使用效能度量

研发效能度量一直都是敏感的话题。在科学管理时代,我们奉行“没有度量就没有改

进”“没有度量就无法管理”,但在数字化时代其却要复杂很多。现实事物复杂而多面,度量正

是为描述和对比这些具象事实而采取的抽象和量化措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度量的结果可

能是片面的,只反映部分事实,没有银弹,也没有完美的效能度量。数据本身不会骗人,但

数据的呈现和解读却有很大的空间。当把度量变成一个数字游戏时,永远不要低估人们在追

求指标好看方面的“创造性”。我们不应该纯粹面向指标去开展工作,而应该看到指标背后更

大的目标,或者是制定这些指标背后的真正动机。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ackyrongvip/article/details/12876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