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水稻+”禾虫种养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广东破解复耕

阳江”水稻+”禾虫种养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广东破解复耕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  记者 戴灵敏 通讯员 任明皓  |阳江日报(记者/刘文婷 通讯员/叶胡记) 在阳江市阳东区红丰镇岗表村一片稻田里,10多名农户分别将一个个装着禾虫苗的塑料盘,搬到田间插着竹竿的位置,然后轻轻倒下去。10月中旬,总计约1600万条禾虫苗在岗表村陆续被投放,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活动开启“水稻+禾虫”的生态种养模式。

阳江市红丰镇试水

“水稻+禾虫”生态种养模式

“这片稻田过去是荒废的香蕉林,虽然长年无人管理,但土壤和灌溉条件都不错,很适合发展种养产业。”驻红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驻岗表村第一书记卢显光介绍,去年10月,工作队与村干部走村入户动员村民流转了273亩撂荒地,并从阳春市岗美镇新埠禾虫养殖基地引进“水稻+禾虫”种养项目。

经过平整地块、开设机耕道路、修筑引水渠等备耕工作,10月1日,岗表村投放了第一批禾虫苗。“幼期的禾虫像头发丝那么细,肉眼很难看得见,养至8个多月约有0.5厘米宽,那时就可以收捕了。”陈何是阳春市岗美镇新埠禾虫养殖基地的负责人,也是这片稻田的承包户,他告诉记者,今年是试水种养,平均每亩投放6万条禾虫苗,待明年会陆续加大投放量。

“禾虫的养殖方式并不复杂,成本低,是一个‘低进高出’的水产养殖项目。”陈何介绍,禾虫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在养殖过程中,不能打农药,也不需要喂养,它们主要以水稻腐烂的稻根和茎叶为食,平时注意水质洁净以及喷淋养护即可。

禾虫历来是食客喜爱的佳肴,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十分受欢迎,售价不菲,被称为稻田里的“软黄金”。陈何说,在科学养殖的情况下,禾虫每亩产量达100公斤,按市价每公斤200元计算,270多亩总产值达500多万元。

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消息:近年来,红丰镇高度重视闲置土地资源盘活工作,扎实推动耕地撂荒整治行动,卢显光表示,岗表村历来以番薯、水稻等传统种植业为主,发展“水稻+禾虫”的生态种养模式,可以将传统农作物的单一种植结合到现代农业多样化生产上,实现农田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乡村振兴赋能。

破解撂荒地复耕难题

首造“共享水稻”收割

艳阳高照,阳东区红丰镇康园中心附近传来收割机的隆隆作业声,走近一看,原来是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活动现场麻汕村农户正忙着收割“共享水稻”。“由于4月初才播种,导致现在收割也比寻常春粮晚了些时日。”驻红丰镇帮扶工作队队长杨坤钢告诉记者,“好饭不怕晚”,接下来他们将把这批特别的稻谷分装送给部分脱贫户,让更多人吃上撂荒地里种出的优质大米。

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消息:以共享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是红丰镇在阳东区先行先试、推广试验种植“共享水稻”的初衷。红丰镇距离市区较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今春,为唤醒“沉睡”土地资源,解决撂荒地复耕难题,红丰镇党委政府、驻镇工作队因地制宜,探索提出了干群共同参与耕作、享受辛劳果实的对策。

“麻汕村约有50亩田多年丢荒,由于连片面积较小,且地势低、台风天容易水浸,没人愿意种,所以我们就把这里当做第一个试验田。”杨坤钢介绍,“共享水稻”模式先由村经联社回收村中不连片的撂荒地、闲置地,按每亩面积划分成块状稻田,按照一定成本对外认领,并由经联社进行全程托管耕种。按照土地成本、种子、配料、人工、管理费等要素进行核算,首批试验田成本约为820元/亩。

为推动“共享水稻”模式落地见效,红丰镇党委书记、镇长带头各认领3亩地,驻镇工作队发挥组团单位优势共认领20亩,其余20多亩则由镇村干部职工积极认领。托管期间,认领人可选择感兴趣的生产环节,在不同农事季节参与田间管理,体验播种、生长、收获等农耕乐趣。麻汕村党委书记谢绍争说:“我们村干部几个人凑份子,也认种了2亩田。如今,这片撂荒地租出去了,村集体每年也有一定的租金收入。”

“共享水稻”模式既让认领人(共享人)获得了一块属于自己耕种的田地,也让村民通过流转土地、村集体参与管理,从而增收致富,实现多方共赢。为了开个好头,工作队特意优选了产量高、成本较普通种子贵数倍的“泰丰优208”水稻品种。然而,受今年台风“暹芭”影响,首批“共享水稻”受浸严重,原先预计亩产380公斤,如今约减产过半。

经过两台收割车一个上午的作业,50亩试验田的稻谷被悉数装入运输车。杨坤钢表示,接下来,工作队将动员20多名认领人,将当日收获的粮食进行脱壳处理,部分分成五斤装和十斤装的“爱心粮”,送给镇里的脱贫户,让更多人享受到“共享水稻”的试验成果。

“总结经验后,下一步考虑种植番薯或者南瓜。”杨坤钢说,“共享水稻”是镇党委政府和工作队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载体,他们更希望做出共享品牌,引进生态农企,盘活连片撂荒地,大力推动村民和村集体增收致富。

阳江成功试种“海水稻” 

产出红米售价最高每公斤40元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海陵试验区今年种植的新品种“海水稻”海红香稻11号已经成熟进入收割期,预计亩产可达350公斤。记者来到闸坡镇旧圩村,只见该村田里种植的“海水稻”已经全部成熟,金灿灿一片。农民正驾驶收割机进行收割。据介绍,当地合作社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种植了120亩“海水稻”,品种为海红香稻11号。

虽然月初台风“暹芭”吹袭,但对“海水稻”影响不大,现在水稻已经全部成熟,正全面组织收割。据合作社农户黄豪先介绍,该片农田靠海,为盐碱地,为提高土地产出率,合作社引进“海水稻”,预计亩产达350公斤。试种的品种海红香稻11号耐盐性好,稻米为红色,花青素含量较高,市面上售价为每公斤20元至40元。

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消息,“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海水稻”种植成功,将提高海陵岛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

阳江”水稻+”禾虫种养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广东破解复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j0623hjwq/article/details/12746544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