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浅谈

不论我们在讨论SDN,NFV或者其他的虚拟网络技术,有一点需要明确,网络数据包最终都是跑在物理网络上。物理网络的特性,例如带宽,MTU,延时等,最终直接或者间接决定了虚拟虚拟网络的特性。可以说物理网络决定了虚拟网络的“天花板”。在Mirantis对OpenStack Neutron的性能测试报告中可以看出,网络设备的升级和调整,例如采用高速网卡,配置MTU9000,可以明显提高虚拟网络的传输效率。在对网络性能进行优化时,有些物理网络特性可以通过升级设备或线路来提升,但是有些与网络架构有关。升级或者改动网络架构带来的风险和成本是巨大的,因此在架设数据中心初始,网络架构的选择和设计尤其需要谨慎。另一方面,在设计虚拟网络时,不可避免的需要考虑实际的物理网络架构,理解物理网络架构对于最终理解虚拟网络是不可缺少的。

接下来我将分几次说一说自己对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认识,想到哪说到哪,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传统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在传统的大型数据中心,网络通常是三层结构。Cisco称之为:分级的互连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inter-networking model)。这个模型包含了以下三层:

  • Access Layer(接入层):有时也称为Edge Layer。接入交换机通常位于机架顶部,所以它们也被称为ToR(Top of Rack)交换机,它们物理连接服务器。
  • Aggregation Layer(汇聚层):有时候也称为Distribution Layer。汇聚交换机连接Access交换机,同时提供其他的服务,例如防火墙,SSL offload,入侵检测,网络分析等。
  • Core Layer(核心层):核心交换机为进出数据中心的包提供高速的转发,为多个汇聚层提供连接性,核心交换机为通常为整个网络提供一个弹性的L3路由网络。

一个三层网络架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通常情况下,汇聚交换机是L2和L3网络的分界点,汇聚交换机以下的是L2网络,以上是L3网络。每组汇聚交换机管理一个POD(Point Of Delivery),每个POD内都是独立的VLAN网络。服务器在POD内迁移不必修改IP地址和默认网关,因为一个POD对应一个L2广播域。

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之间通常使用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使得对于一个VLAN网络只有一个汇聚层交换机可用,其他的汇聚层交换机在出现故障时才被使用(上图中的虚线)。也就是说汇聚层是一个active-passive的HA模式。这样在汇聚层,做不到水平扩展,因为就算加入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仍然只有一个在工作。一些私有的协议,例如Cisco的vPC(Virtual Port Channel)可以提升汇聚层交换机的利用率,但是一方面,这是私有协议,另一方面,vPC也不能真正做到完全的水平扩展。下图是一个汇聚层作为L2/L3分界线,且采用vPC的网络架构。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计算资源被池化,为了使得计算资源可以任意分配,需要一个大二层的网络架构。即整个数据中心网络都是一个L2广播域,这样,服务器可以在任意地点创建,迁移,而不需要对IP地址或者默认网关做修改。大二层网络架构,L2/L3分界在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以下,也就是整个数据中心,是L2网络(当然,可以包含多个VLAN,VLAN之间通过核心交换机做路由进行连通)。大二层的网络架构如下图所示:

大二层网络架构虽然使得虚机网络能够灵活创建,但是带来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共享的L2广播域带来的BUM(Broadcast·,Unknown Unicast,Multicast)风暴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而明显增加,最终将影响正常的网络流量。

传统三层网络架构已经存在几十年,并且现在有些数据中心中仍然使用这种架构。这种架构提出的最初原因是什么?一方面是因为早期L3路由设备比L2桥接设备贵得多。即使是现在,核心交换机也比汇聚接入层设备贵不少。采用这种架构,使用一组核心交换机可以连接多个汇聚层POD,例如上面的图中,一对核心交换机连接了多个汇聚层POD。另一方面,早期的数据中心,大部分流量是南北向流量。例如,一个服务器上部署了WEB应用,供数据中心之外的客户端使用。使用这种架构可以在核心交换机统一控制数据的流入流出,添加负载均衡器,为数据流量做负载均衡等。

技术发展对网络架构的影响

数据中心是为了数据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 虚拟化的流行。传统的数据中心中,服务器的利用率并不高,采用三层网络架构配合一定的超占比(oversubscription),能够有效的共享利用核心交换机和一些其他网络设备的性能。但是虚拟化的流行使得服务器的利用率变高,一个物理服务器可以虚拟出多个虚拟机,分别运行各自的任务,走自己的网络路径。因此,高的服务器利用率要求更小的超占比。Gartner的一份报告:Forecast: x86 Server Virtualization, Worldwide, 2012-2018, 2014 Update指出,在2018年,82%的服务器将是虚拟服务器。虚拟化对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影响是巨大的。
  • 软件架构的解耦。传统的软件架构,采用专用模式进行部署,软件系统通常跑在一个物理服务器,与其他的系统做物理隔离。但是,模块化,分层的软件架构设计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主流。一个系统的多个组件通常分布在多个虚机/容器中。最典型的就是三层WEB应用,包含了Client/Application/DB。一次请求,不再是由一个虚机/物理机完成,而是由多个服务器协同完成。这对网络的影响是,东西向流量变多了。
  • 新的应用的兴起。传统数据中心是为.com应用设计的,这些流量大多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而分布式计算,大数据渐渐兴起,这些应用会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之间产生大量的流量。例如Hadoop,将数据分布在数据中心中成百上千个服务器中,进行并行计算。据说Facebook的一个Hadoop集群有着超过100 petabytes的数据。可见对于某些应用,数据中心的东西向流量是巨大的。
  •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的提出。SDDC提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这要求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都是可以软件定义的。对应于网络,就是SDN。传统的三层网络架构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SDN。

总结起来,技术发展要求新的数据中心有更小的超占比,甚至没有超占比;更高的东西向流量带宽;支持SDN。

在这些需求里面,更高的东西向流量支持尤为重要。前面说了南北向流量,东西向流量,这些分别是什么东东?数据中心的流量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南北向流量:数据中心之外的客户端到数据中心服务器之间的流量,或者数据中心服务器访问互联网的流量。
  • 东西向流量: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之间的流量。
  • 跨数据中心流量:跨数据中心的流量,例如数据中心之间的灾备,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的通讯。

根据Cisco Global Cloud Index: Forecast and Methodology, 2015–2020,到2020年77%的数据中心流量将会是数据中心内部的流量,也就是东西向流量,这与上面的技术发展对网络架构的影响分析相符,这也是为什么东西向流量尤其重要。

那传统三层网络架构下的东西向流量是怎么样的?

前面说过传统三层网络架构的诞生是在.com时代,主要是也为了南北向流量设计的。但是传统的网络架构并非不支持东西向流量,下面来分析一下传统三层网络架构中东西向流量走向。

首先,东西向流量分为L2和L3流量。

东西向的L2流量,如果源和目的主机都在同一个接入层交换机下,那么可以达到全速,因为接入交换机就能完成转发。

如果需要跨机架,但仍然是在一个汇聚层POD内,则需要通过汇聚层交换机进行转发,带宽取决于汇聚层交换机的转发速率,端口带宽和同时有多少个接入层交换机共享汇聚层交换机。前面说过汇聚层和接入层之间一般使用STP,这使得一个汇聚层POD只能有一个汇聚层交换机在工作。为了满足跨机架的L2转发,汇聚层交换机的性能,例如带宽,转发速率必然要大于接入层交换机。

如果L2流量需要跨汇聚层POD(大二层架构),那必须经过核心交换机。同样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核心交换机的要求会更高。

东西向的L3流量,不论是不是在一个接入层交换机下,都需要走到具有L3功能的核心交换机才能完成转发。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种发卡(hair-pin)流量,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核心交换机资源,而且多层的转发增加了网络传输的延时。同样,由于超占比的存在,它也不能保证全速的L3流量。

总的来说,为了保证任意的东西向流量带宽,势必需要更高性能的汇聚层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小心的进行设计,尽量将有东西向流量的服务器置于同一个接入交换机下。不管怎么样,这都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可用性。

市场需求变化对网络架构的影响

由于成本和运维因素,数据中心一般是大企业才有能力部署。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中小型企业也需要部署数据中心。不同的是,中小型企业的需求一般是,以一个小规模启动,随着自身业务的增长再逐步的扩展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的规模,对应网络的需求就是,以一个低成本,小规模的网络架构启动,但是要能够水平扩展到较大规模。

传统三层网络架构的规模取决于核心层设备的性能和规模,取决于交换机的端口密度。最大的数据中心对应着体积最大和性能最高的网络设备,这种规模的设备并非所有的网络设备商都能提供,并且对应的资金成本和运维成本也较高。采用传统三层网络架构,企业将面临成本和可扩展性的两难选择。

最后

传统的三层网络架构必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但是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其短板也越来越明显。基于现有网络架构的改进显得非常有必要,新的网络架构最好是:由相对较小规模的交换机构成,可以方便的水平扩展,较好的支持HA(active-active模式),支持全速的东西向流量,不采购高性能的核心交换机也能去除超占比,支持SDN等等。

上一篇说了传统三层网络架构,这一次来看看近些年开始流行的Fabric网络架构。

Fabric

Fabric一词来源于网络交换机。网络交换机就是将输入端口的数据,经过判断,转发到输出端口。其架构大体如下图所示:

交换机内部连接输入输出端口的是Switch Fabric。最简单的Switch Fabric架构是crossbar模型,这是一个开关矩阵,每一个crosspoint(交点)都是一个开关,交换机通过控制开关来完成输入到特定输出的转发。一个crossbar模型如下所示:

可以看出,这里的开关矩阵类似于一块布的纤维,所以交换机内的架构被称为Switch Fabric(纤维)。这是Fabric一词在网络中的起源。

Clos架构

Charles Clos曾经是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他在1953年发表了一篇名为“A Study of Non-blocking Switching Networks”的文章。文章里介绍了一种用多级设备来实现无阻塞电话交换的方法,这是Clos架构的起源。

简单的Clos架构是一个三级互连架构,包含了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矩形是规模小得多的转发单元,相应的成本小得多。Clos架构的核心思想是:用多个小规模、低成本的单元构建复杂,大规模的架构。上图中,m是每个子模块的输入端口数,n是每个子模块的输出端口数,r是每一级的子模块数,经过合理的重排,只要满足r2≥max(m1,n3),那么,对于任意的输入到输出,总是能找到一条无阻塞的通路。

回到交换机架构,随着网络规模的发展,交换机的端口数量逐渐增多。crossbar模型的交换机的开关密度,随着交换机端口数量N呈 O(N^{2}) 增长。相应的功耗,尺寸,成本也急剧增长。在高密度端口的交换机上,继续采用crossbar模型性价比越来越低。大约在1990年代,Clos架构被应用到Switch Fabric。应用Clos架构的交换机的开关密度,与交换机端口数量N的关系是 O(N^{3/2}) ,所以在N较大时,Clos模型能降低交换机内部的开关密度。这是Clos架构的第二次应用。

Clos网络架构

由于传统三层网络架构存在的问题,在2008年一篇文章A scalable, commodity data center network architecture,提出将Clos架构应用在网络架构中。2014年,在Juniper的白皮书中,也提到了Clos架构。这一回,Clos架构应用到了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中来。这是Clos架构的第三次应用。

现在流行的Clos网络架构是一个二层的spine/leaf架构,如下图所示。spine交换机之间或者leaf交换机之间不需要链接同步数据(不像三层网络架构中的汇聚层交换机之间需要同步数据)。每个leaf交换机的上行链路数等于spine交换机数量,同样的每个spine交换机的下行链路数等于leaf交换机的数量。可以这样说,spine交换机和leaf交换机之间是以full-mesh方式连接。

可前面不是说Clos架构是三级设备架构吗?为什么这里只有两层网络设备?这是因为前面讨论Clos架构的时候,都是讨论输入到输出的单向流量。网络架构中的设备基本都是双向流量,输入设备同时也是输出设备。因此三级Clos架构沿着中间层对折,就得到了二层spine/leaf网络架构。由于这种网络架构来源于交换机内部的Switch Fabric,因此这种网络架构也被称为Fabric网络架构。

在spine/leaf架构中,每一层的作用分别是:

  • leaf switch:相当于传统三层架构中的接入交换机,作为TOR(Top Of Rack)直接连接物理服务器。与接入交换机的区别在于,L2/L3网络的分界点现在在leaf交换机上了。leaf交换机之上是三层网络。
  • spine switch:相当于核心交换机。spine和leaf交换机之间通过ECMP(Equal Cost Multi Path)动态选择多条路径。区别在于,spine交换机现在只是为leaf交换机提供一个弹性的L3路由网络,数据中心的南北流量可以不用直接从spine交换机发出,一般来说,南北流量可以从与leaf交换机并行的交换机(edge switch)再接到WAN router出去。

对比spine/leaf网络架构和传统三层网络架构

可以看出传统的三层网络架构是垂直的结构,而spine/leaf网络架构是扁平的结构,从结构上看,spine/leaf架构更易于水平扩展。

Facebook Fabric Datacenter

Fabric网络架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Facebook在2014年公开的其数据中心架构:Introducing data center fabric, the next-generation Facebook data center network。Facebook使用了一个五级Clos架构,前面说过实际的网络设备即是输入又是输出,因此五级Clos架构对折之后是一个三层网络架构,虽然这里也是三层,但是跟传统的三层网络架构完全是两回事。对应于上面介绍的架构,Facebook将leaf交换机叫做TOR,间添加了一层交换机称为fabric交换机。fabric交换机和TOR构成了一个三级Clos结构,如下图所示,这与前面介绍的spine/leaf架构是一样的。Facebook将一组fabric交换机,TOR和对应的服务器组成的集群称为一个POD(Point Of Delivery)。POD是Facebook数据中心的最小组成单位,每个POD由48个TOR和4个fabric交换机组成,下图就是一个POD的示意图。

在Facebook的Fabric架构中,spine交换机与多个fabric交换机连接,为多个POD提供连通性。其整体网络架构如下图所示。下图中用三种方式表示了同一种网络架构。最上层是spine交换机,中间是fabric交换机,最下面是TOR。

在Fabric架构中,存在着两个切面,左右切面是一个个POD,前后切面被称为Spine Plane。总共有4个Spine Plane,每个Spine Plane也是一个三级Clos架构。在Spine Plane中,leaf是Fabric交换机,Spine就是Spine交换机。每个Spine Plane中,由48个spine交换机和N个fabric交换机相连组成,N等于当前数据中心接入的POD数。Spine Plane的三级Clos架构和POD的三级Clos架构,共同构成了数据中心的五级Clos架构。因为在POD内,fabric交换机通过48个口与TOR连接,所以在Spine Plane的Clos架构中,fabric交换机的输入输出端口数都是48,对应上面的公式,m1=n3=48。根据Clos架构的特性,在Spine plane中,Spine交换机只要大于等于48个,不论N(POD数)等于多少,都可以保证网络架构无阻塞。当然实际中N还受限于spine交换机的端口密度。

由于每个POD有4个fabric交换机,所以总共有4个Spine Plane。完整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除了前面描述的POD和Spine Plane,上图中还有黄色的Edge Plane,这是为数据中心提供南北向流量的模块。它们与Spine交换机的连接方式,与二层的spine/leaf架构一样。并且它们也是可以水平扩展的。

采用Clos架构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优势:

  • 弹性可扩展。数据中心可以以POD为单位构建,随着规模的增加,增加相应的POD即可。在Spine交换机端口数可承受的范围内,增删POD并不需要修改网络架构。
  • 模块化设计。不论是POD,Spine Plane还是Edge Plane,都是一个个相同的模块,在水平扩展的时候,不需要新的设计,只是将原有的结构复制一份即可。
  • 灵活。当对网络带宽要求不高的时候,Spine交换机和Edge交换机可以适当减少。例如Facebook表示,在数据中心的初期,只提供4:1的东西向流量超占比,这样每个Spine Plane只需要12个Spine交换机。当需要更多带宽时,再增加相应的Spine交换机即可。同样的模式也适用于Edge交换机。这符合“小规模启动,最终适用大规模”的思想。
  • 硬件依赖性小。传统三层网络架构中,大的网络规模意味着高端的核心汇聚交换机。但是在Fabric架构中,交换机都是中等交换机,例如所有的fabric交换机只需要96个端口,中等规模的交换机简单,稳定,成本低,并且大多数网络厂商都能制造。
  • 高度高可用。传统三层网络架构中,尽管汇聚层和核心层都做了高可用,但是汇聚层的高可用由于是基于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并不能充分利用多个交换机的性能,并且,如果所有的汇聚层交换机(一般是两个)都出现故障,那么整个汇聚层POD网络就瘫痪。但是在Fabric架构中,跨POD的两个服务器之间有多条通道(4*48=192),除非192条通道都出现故障,否则网络能一直保持连通,下图是一个跨POD服务器之间多通道示意图。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网络架构并非Facebook独有(是不是原创无从考证),例如Cisco的Massively Scalable Data Center (MSDC),Brocade的Optimized 5-Stage L3 Clos Topology都是类似的5级Clos架构。其中一些组成元素,各家叫法不一样,不过原理都是类似的。

最后

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技术提出,应用,流行,消逝,过了一段时间,在新的领域,被人又重新提出,应用,流行,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Clos架构就是这么一种技术,从最开始的电话交换架构,到交换机内部模型,到现在的网络架构,它在不同的领域解决着同样的问题。

构建一个数据中心网络时,除了考虑网络硬件设备的架构,2-7层网络设计也需要考虑。这两者其实不能完全分开,硬件架构有时候决定了网络设计,网络设计有时候又限制了硬件架构。从应用场景,例如SDN/NFV来看,网络设计是最直接需要考虑的。所以这部分说说网络设计。

传统三层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计

L3架构

前面几部分说过,传统的三层网络架构中,通常是在汇聚层做L2/L3的分隔。这样可以在每个汇聚层POD构建一个L2广播域,跨汇聚层的通信通过核心交换机做L3路由完成。例如,在划分VLAN时,将VLAN200划分在POD A,VLAN300划分在POD B,VLAN400划分在POD C。这样设计的好处是BUM(Broadcase,Unknown Unicast,Multicast)被限制在每个POD。

由于L2广播域被限制了在汇聚层POD,所以服务器的迁移一般在POD内部完成。因为跨POD迁移,对应二层网络会变化,相应的服务器需要做一些变化,例如IP地址,默认网关。也就是说,服务器所在的网络,限制了服务器的部署范围(只能在POD内)。

大二层架构

为了更灵活的管理服务器,需要服务器可以部署在数据中心任意位置,在任意位置做迁移,可以使用大二层架构。在这种架构下,整个核心交换机以下都是一个L2广播域,L2广播域中的不同L2网络,通过核心交换机的路由功能转发,同一个L2网络,服务器可以任意迁移部署。

这种架构的缺点就是,BUM会在整个数据中心传播,这最终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因为网络规模大到一定程度,BUM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网络通讯。

Spine/Leaf架构中的网络设计

Spine/Leaf网络架构中,L2/L3的分隔通常在Leaf交换机。也就是说每个Leaf交换机下面都是个独立的L2广播域。如果说两个Leaf交换机下的服务器需要通讯,需要通过L3路由,经由Spine交换机转发。

与传统三层网络架构类似,这样的设计,能分隔L2广播域,适用的网络规模更大。但是对应的问题就是,服务器的部署不能在数据中心的任意位置。我们来进一步看这个问题。

当服务器(虚拟的或者物理的)需要被部署在数据中心时,一般需要指定特定的网络分段(Segment)中,或者说特定的L2广播域。如果Segment被局限在了某些特定的交换机下,那么服务器只能在这些交换机的管理范围内部署。也就是说,网络限制了计算资源的部署和分配。但是实际中,真正与计算资源相关的资源,例如对于物理服务器来说,机架的空间,电源,散热等,或者对于虚拟服务器来说,服务器的CPU,内存,硬盘等,这些因素才应该是决定服务器是否部署的因素。如果说对应的机架或者计算资源已经被使用了80%,而其他的机架或者计算资源还基本是空置的,但是网络只在这个高负荷的位置可用,服务器再向这个高负荷的位置进行部署明显不合适。

有什么解决办法能打破网络的限制?例如给空置的机架对应的交换机也配置上相应的网络,让新的服务器部署在它们之上,这样可行吗?举个例子,看一个最简单的spine/leaf架构:

例如左边的leaf配置了VLAN200,管理的CIDR是192.168.1.0/24,右边的leaf交换机配置VLAN300,管理的CIDR是10.11.11.0/24。左右的服务器可以通过L3路由进行转发,这没问题。但是这种情况下,服务器的部署需要考虑网络的可用性。VLAN200的服务器只能在左边,VLAN300的服务器只能在右边,这部分上面说过。

那直接给右边leaf交换机也配上VLAN200,IP地址也配上192.168.1.0/24。看起来似乎可以打破网络的限制,但是实际上,这会导致:

  • 两边的服务器的广播域是不通的,左边发出来的广播,Spine上的L3路由不会转发,所以右边是收不到的。
  • 左边的服务器不能到达右边的服务器,因为从IP地址来看,左右服务器在一个二层网络,但是实际上两边服务器又不在一个L2广播域中,数据不会发向L3路由,本地也找不到。
  • Spine交换机会感到困惑,因为当它收到目的地址是192.168.1.0/24的数据包时,它不知道该路由给左边还是右边。

实际效果如下图所示:

这里相当于,在左右两个Leaf交换机上,创建了两个(而不是一个)VLAN200的网络。而由于CIDR重复,这两个网络之间还不能路由。

Overlay网络

Overlay网络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上面的问题。Overlay技术有很多中,GRE,NVGRE,Geneva,VXLAN。这里就不说谁好谁不好,只以VXLAN为例说明,但是大部分内容其他的Overlay技术同样适用。

Overlay网络是在现有的网络(Underlay网络)基础上构建的一个虚拟网络。所谓的现有网络,就是之前的交换机所在的网络,只要是IP网络就行。而新构建的Overlay网络,用来作为服务器通讯的网络。Overlay网络是一个在L3之上的L2网络。也就是说,只要L3网络能覆盖的地方,那Overlay的L2网络也能覆盖。例如下图中,原有的交换机网络不变,服务器之间通过Overlay网络实现了跨Leaf交换机的L2网络。这样,在Overlay网络中,服务器可以任意部署,而不用考虑现有网络的架构。

当提起VXLAN解决了什么问题时,很多人想到的是解决了VLAN ID数量有限的问题,这的确也是VXLAN RFC7348明确说明的。但是现实中解决VLAN ID数量不够还有别的方法,例如QinQ。以VXLAN为代表的Overlay技术解决的,更多是(个人观点)提供了一个不受物理网络限制的,可软件定义的网络环境。

一个完整的Spine/Leaf网络架构配合VXLAN示意图如下所示,这个图里面以虚拟服务器(VM)为例说明,但是实际上并不局限于虚拟的服务器。对于VM来说,并不知道什么VXLAN,VM只是把Ethernet Frame发出来。Leaf交换机(或者说VTEP)将VM的Ethernet Frame封装成VXLAN(也就是一个UDP包),在原有的Spine/Leaf的Underlay网络传输。因为是一个UDP包,所以可以在原有的L3网络中任意传输。

采用Overlay,需要在Leaf交换机上集成VTEP。有时候,将这种网络架构称为VXLAN Fabric。为什么是Fabric,上一篇说过了。

VXLAN Fabric网络架构通常有两种实现,一种是基于Flood-Learn的模式,与传统的L2网络类似,另一种是基于MP-BGP EVPN作为控制层。有关数据中心内的EVPN,我在之前的多篇文章有介绍,感兴趣可以去看看,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最后

Overlay技术并非为Spine/Leaf网络架构设计,早在传统的三层网络架构中,也有应用Overlay技术构建虚拟网络。只是说Spine/Leaf架构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网络架构,配合VXLAN或者其他Overlay技术,能够设计出更灵活的数据中心网络。在SDDC(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架构或者SDN中,这种Overlay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最后的最后,这个系列的浅谈就先说到这里了。这个系列有一部分是受到 

 同学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演进(一)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演进(二)的启发,在此感谢。之所以也写一次,是想提供一个非网工的,云计算从业人员的视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nihaizong/p/926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