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读后感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Amazing_Mark/article/details/88391086

”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哦,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目前才读了第一章,但是心里有些感想。

这本书解答了我心中一个存在很久的谜题,就是”一万个小时理论“究竟有没有道理?

”天真的练习“是没有用的,只有”刻意的练习“才是取得进步的正确方式。因为一味不带脑子的重复其实只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试图通过不走出舒适区,只是低效地重复力所能及的任务来蒙骗自己。以我自己为例,在上一份工作中的角色就是这样的写照,我当时写了很多代码,大概有几万行,可是呢,能力几乎没有进步,到我辞职之前我反而感觉自己的能力退步了,因为工作好像变得更吃力了;还有毛笔书法,我写了十几年,学过的字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但是现在还是拿不出手,花出去的时间也大概有上千小时了吧,但是感觉和十几岁初学时的字没什么两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一直以为的”金科玉律“原来是麻痹自己的毒药。

量的增加肯定是相对容易的,所以很多人都寄希望于通过单纯地量的增加来达到质变,比如经常被拿来举例子的艺术活动--弹钢琴,但是一遍一遍地弹上万遍难道就能让一个小白达到高手的水平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单纯的重复能给你带来的提升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在一遍一遍的简单重复中,你的大脑其实已经麻痹了,一切只是你的手臂和手指在”机械“地运动;并且你没有精确的可量化的目标以及衡量自己是否进步的方法,等等,这一切决定了你不会有什么进步,反而可能会有退步,因为你的年龄在增长,灵活性在衰退。

书中所举的练习记忆力的试验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受试者从刚开始的8个数,到最后几十个上百个数,中间也面临了同样的困局,但是通过巧妙的设计,它一次又一次的冲破眼前的障碍,也就是常人所谓的极限。让我想起了,初中时候有一次自己试图来背诵圆周率的数字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但是令我自己非常吃惊的是,自己在几分钟之内就背住了50位(因为但是数学课本上只有50位,通过长短不一的数字串,使之读起来有种古诗的韵律来记忆),这个经历让我对自己的潜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也对作者开头所讲的练习绝对音感的小试验的结果深信不疑。

总结一下作者的观点,刻意练习需要达到以下几个标准:

  • 走出舒适区。不走出舒适区的话,你只能一直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那么能力谈何进步呢?
  • 保持专注。做任何事情都要集中精力,否则事半功倍。
  • 明确的目标。让目标可量化是你衡量工作的尺子。
  • 周密的计划。计划是你对全局的把控。
  • 监测进步的方法。监测你的每一点进步,给自己反馈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 保持动机。这一切都建立在你长久的努力之上,如果没有了动机,那就没有后边的事情。

这几个标准应该没有优先级之分,因为看上去每一条都可以排在第一位,但是对我自己而言,难度最大的是第1,2,6条,我没有走出舒适区的勇气,才造成了自己一直原地踏步,恐惧未知事物;平时做事情又容易分心,比较依赖环境的监督,而这又跟保持动机有关系,因为自己总是三分钟热度。总结下来,好像这几条互相牵连着,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成功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造成最后的失败。

现在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我练习书法的过程,那么就是下边这个表格所展示的那样:

标准 有/无 原因

走出舒适区

没有 自己一直是按照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的标准

保持专注

写的时候精力还是很集中的

明确的目标

没有 就是不停地写

周密的计划

没有 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就写两笔

检测进步的方法

没有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怎么检测进步,除了拿给我爸妈看

保持动机

不知道 动机一直有,但是断断续续,想写的时候有,不想写的时候也不少

很明显可以看出问题出在哪了,同样的例子还有不少,让我们把这个标准来扩大到生活中去,来衡量一下每一件事:

你嚷嚷着要学Python,但是过了一年,到现在基本语法还没掌握?

一直在背单词,但是3年了还没有过6级?

比你资历小的同事们为什么能力都比你强?

做了一人多高的试题,但是遇到变形的题目依然束手无策?

打了无数的电话,但是跟客户都聊不了几句就被挂了电话?

你会把每一次失败的原因归在环境上,内心对”一万个小时“的定理依旧坚信不疑,相信下一次总会成功的?

还是自怨自艾,抱怨老天不公平,就此自甘堕落?

还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方法,迫使自己不断进步?

有一天你走进书店,发现《刻意练习》这本书,tmd,我要是早点看到这本书就好了。

talk is cheap , show me the code.

Linus大神就有这么一句暴躁而又经典的话,谈理论总是容易的,难的是解决实际问题。

就像这本书一样,理论有了,那么到底如何实现呢?那是下一章节的内容。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mazing_Mark/article/details/8839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