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止》读后感

这篇blog,我是先在twitter上写的,然后再转帖过来,这样的写法,倒也轻松。与@jeffz_cn和@robbin的对话,也附在里面了。

  昨天到今天,一口气读完了《观止》,打算写写读后感,就在twitter上打草稿吧。 

  在豆瓣,有人对《观止》的翻译,有相当刻薄的评价,但是在我看来,主要问题出在后期的校对上,翻译本身还是很不错的。但是,ShowStopper翻译为观止,我是不同意的。表演停止,毕竟是一个贬义词,而叹为观止,则是褒义了。 

  感想之一:如何来判断项目是否成功呢?一个项目计划18个月,结果做了5年,算成功吗?比起《梦断代码》里的Chandler,似乎超出计划的程度,也不徨多让,怎么NT就算是成功了呢?因为最终的市场评价?但是,那是产品的成功,怎么判断项目的成败呢?只要最终能够发布,就算是成功?
  也许,首先要区分产品的成败与项目的成败,当然,失败的产品不可能有人去关注项目是否成功(败寇而已),而成功的产品,也许会让失败的项目都显得那么成功(成王罢了)。
  @jeffz_cn 我觉得,应该是产品价值与所耗成本之比吧。
  @zhuangbiaowei 没这么简单,很多开源的、免费的软件,几乎无法计算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也无法计算产品的价值和利润。我更愿意用软件在生命周其中的存活质量来衡量,比如是否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始终获得来自用户的正面反馈等等。
  @jeffz_cn 没法计算,不代表“不是考虑因素”啊。你后面说的这些,其实就是“产品价值”。我想,如果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成功很接近一种感觉的话,那么就是靠感觉中的“成本”和“价值”。如果有量化标准,就是靠量化的“成本”和“价值”来判断吧。
  @zhuangbiaowei 泛泛的谈投入产出比,当然还是可以谈的,不过,没法量化的事情,总归没有定论的。 

  感想之二: Culter具有惊人的领袖魅力,DEC有那么多人跟着他来到了微软;如此暴燥的脾气,居然没有赶跑合作者;无数次的项目延期,却保持了不可想象的团队激情;在牛人无数的team中,受到众多牛人的崇拜;而我最佩服的,是他对于目标极度的坚持,这是一切成为可能的基础。 

  感想之三: 尽可能早的开始“吃狗粮”,我认为是NT项目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许是最重要的开发管理措施。这不仅仅有助于NT尽早面对真实的用户;也有助于开发者形成对于自身产品的热爱与投入;当然,也更高的促成了每日建构的严格执行。 

  感想之四: 项目延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是战略方向的调整,NT原本与OS/2有很多说不清的暧昧关系,等到全面转向Windows,就顺畅多了。如此说来,之所以花了5年的时间,其实最大的浪费,是来之于项目之外的原因,当然,这也是最难控制的风险。 

  感想之五:图形界面当初用C++来写,就是一大错误,要是整个NT全由c来写,只怕会更好一些。当然,之所以会选择C++,跟盖茨的一时喜好有关,这也可以算是盖茨错误干扰NT开发的仅有的几个问题了。总的来说,他已经做得很好了。 

  感想之六: Culter从一开始不愿意管很多很多的事情,到最后负责多个团队的管理,对他而言,同样是巨大的成长挑战。如果没有这样的架构整合,NT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何帮助这样的牛人,面对这样巨大的挑战,书中并没有详述,可惜了。 

  感想之七: 看完《观止》,我们会相信,开发OS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即便如此,NT的成就也堪称奇迹。那么,linux何以能够成功呢?如果NT是奇迹,那么linux又是怎样的奇迹呢?
  @robbinfan MacOSX的人力和时间投入比NT少很多,为什么很成功呢?有时候目标太高野心太大想兼容太多,反而是坏事。
  @zhuangbiaowei 微软的包袱,包括DOS和Windows,NT首先得兼容这两个,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之一。NTFS要兼容原来的FAT,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至于老想着运行在非X86的CPU上,我倒觉得意义不大,不过,当时只怕大家都看不到这一点。 

  感想之八: 书中讲了很多工作压力导致员工心理变态、家庭破裂、沉溺于购物之类的例子,从一个普通的角度来说,自然是望而却步。但是从老板的角度来看,该是何等的羡慕啊。 

  感想之九: 这本书,非常适合与《梦断代码》对读,当然,如果有人能够写出一本书,横向比较N个操作系统的开发故事,比如NT、Windows、DOS、Linux、MacOS等等,相信会更加精彩吧。 

  感想之十: 有些项目,注定会在技术复杂度与功能复杂度两个方面,都惊人的高,大团队是不可避免的,尤其会变成高智商、强个性、多冲突的团队,如何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方面,不知道目前有没有专著。 

  结语:《观止》讲的是一个超人,如何将一群聪明人都变成超人的故事。但是,我始终愿意相信,可以有另外一种方式,来管理一个中上等水平的团队,不是靠小宇宙爆发,而是靠更好的节奏感与控制力,来完成同样复杂的项目。

猜你喜欢

转载自zbw.iteye.com/blog/46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