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读后感

 

关键词:认知;思考方式;核心竞争力

 

 

一.普通人和牛人的区别

  1. 普通人和牛人的区别是什么?

认知方式,思考方式,及核心竞争力。

  1.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高认知让人们看到事物背后的逻辑和规律,思考方式决定事情的走向,而核心竞争力则是高认知和思考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找到自己的“高价值区”,倍速成长

泰德在《击打的科学》一书中提出,高击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而是只打那些处于“甜蜜区”的球,“甜蜜区”也就是某一个自己付出努力能够收到明显成效的区域,对于个人精进来说,也可以称之为高价值区间。高手之所以能够快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不间断的输入正确的努力。“持续不间断”和“高价值区“同样重要,因为专注于”高价值区间“的输入才能让我们的努力得到回报。

努力也是需要方法的,在个人精进时,我们会体会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努力方法的转变,但这些转变不是一次就可以实现的。它是由阶段性的。

第一阶段:利用“二八“法则,让个体快速提升。

在个人成长中,“二八“原则意味着在重要的20%的领域里付出80%的努力,会比在100%的圈子里付出100%的努力得到的成果大得多。

第二阶段:我们要用系统放大名气。

不论在哪个行业,如果个体能够在组织中脱颖而出,那么你就成了这个组织的头部。而组织也会提供给你更多的机会去见识更多的头部,如此循环,你会不停的出现在各个层级的系统“头部“的组织和系统。

第三阶段:避免单打独斗,学会和最优秀的大脑共联。

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自己人生价值和定位结合起来,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学习,战略性地思考,通过二八法则不断放大自我效能,让自己不停的在系统里面完成“头部“的移动。

三,选择的思路。

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有很多选择,首先我们可以从高价值出发,从每一个我们面临思维选择开始,要去思考那些不容易做,却是最有价值的事,能力和优势是锻炼得来的,持续耕耘高价值区的努力的时候,多观察和思考自己要专注的哪一个领域。

四,聪明人的“笨功夫“

《赢在专注》中说,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的做,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事情。持续的迭代和更新自己的能力。一味的专注在个人成长中也是不够的,如果专注是护城河,那么迭代就是进攻的武器。按照数学的逻辑,迭代是指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每一个人都需要不停的接收来自自己和外界的反馈,然后将反馈纳入到自我成长的体系,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用一成不变来应对千变万化。而迭代,是一个包括重复和改进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即便是我们拥有高于常人的水平和能力,也很难将自己的竞争优势保持下去。

五,学了这么多年,真的学会学习了吗?

 古人说学习有三种境界:

  1. 头悬梁锥刺股,称为苦学。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称为“好学”
  3. 梦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成为“会学”。

“一手知识“是思考的结晶,“二手知识”是前者忠实转述。到了“三手知识”就变成了为了传播而加工过的观点,越靠后面,信息的价值就越低。获取一二三四手信息时,我们所花费的时间,就是我们的认知效率。因为我们不仅要努力获得一手知识,还要学会在冗杂的信息中辨别。

  在个人成长中,能够快速的探索得到“一手知识”,是我们实现自我进阶必须探索的方法,而且也只有在不断的靠近知识的源头中,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自己在认知上的成长。

    信息可以理解为点状,散乱分布的点,而知识则有点有线的面。我们在获取了二三四五手信息后,要在自己的大脑内进行联结和整理,也就是说,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就和加工,才能将信息变成自己的知识。所以我们要学会联机,将知识点通过某种架构连接起来,形成某种知识块,反复结合,才能构建我们独特的知识体系。“知识块”的多少,决定了我们在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程度。所以,信息量和知识量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让自己的脑子里形成尽可能多的,有效的“知识块”。

     

六.终身学习者必备的能力。

 我们经常以一个“求学者”的心态去生活,工作。这个不会我们要去学。那个不会要去学。但是,实际上我们学到了这个知识后,遇到问题就真的解决了吗?

   相对于解决问题的答案,提问才更有意义。不停地提问能让我们接近问题的本质,从而让我们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方向去探寻答案。

  1. 在个人成长中,我们该如何运用问题来提升自己。

列书单不如列问题,列问题可以由好奇心或相关性来分类。

不论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可以采用这个方式,在不断的将大标题分成小标题的过程中,我们就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深度思考。

  1. 不做伸手党,可以很随意的有一个想法,但是不能随意的抛出一个问题,
  2. 这个问题应该是连续的有逻辑并且值得深挖的。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整合信息的过程。我们虽然没有解决层次问题的能力,但是起码可以站在一个高的认知层去提问。
  3. 检验思考角度。一个好问题是经得起多角度验证的,比如相关性,这个问题和我们生活中那些事情相关,比如联系,这个问题和之前哪些问题有联系,他们之间有没有一种内在关联,本质上是不是相同,譬如视角,如果换一个人,他的思考角度是怎样的,和我这个有什么不同。

提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创建并完善自己知识体系。我们要去做那些比我们现在高,但是踮起脚尖可以碰到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被解决,也可能被无限接近。这样的事才值得。

在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转变心态,---我们是一个问题解决者,而不是一个学习者,当我们跨出校门的那一刻,我们就该抛弃学习者这个概念。我们的确在学习新知识,但是最终我们是要解决问题的。学习虽然有驱动力,但是解决问题才帮我们聚焦,我们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最后是输出倒逼输入,在实践中输出的同时,我们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有了大量输出,我们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行输入。

七.思维破局,才能让自己实现认知升级。

盲人摸象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判断都是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但实上事物本身我完全是;另一副样子。人们受制于自己的思维系统,很难跳出自己的思维局限去理解事情。但是最根本最本质的变化,往往来自于自己对当前滋味的一次又一次突破。也就是认知升级。

  1. 要具备思考的能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系统, 以及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系统是一组相互连接的事物,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的行为模式相互影响形成的整体。

它可以是无形的,也可以是现实的。

系统包含三个方面:要素,连接,目标。

要素:最容易辨别,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在骑自行车,那么要素很简单,就是人和车。

连接: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它体现了系统的运作方式,一个系统可能很多种结构和连接方式。认知层次越高,我们看到的结构越多,也能够理解这个系统运作的根本意义。

目标:是维持一个系统运作的根本原因。可简单可复杂。同样取决于观察者的认知能力,不仅如此,一个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是最隐秘的部分。

我们要知道的是,要改变一个系统,仅仅改变这个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改变元素不过是第一序列的改变。我们要做的是改变系统中的结构关系,甚至整个系统中的目标走向。因此,新手学习系统,老手应用系统,高手则是打破系统。

八.让自己持续成长的秘诀

知乎有一句说,让优秀成为习惯。

人的努力有两种,一种是内需,一种是自我强迫。其实大多数人是属于后者,因为我们经常抵不住我们本能的懈怠。当我们将我们做的事情加上“努力”两个字的时候,其实已经暗暗包含了强迫的意思。

  1. 我们怎么成为那种内需的人呢?

   内需的人之所以区别于普通人,是因为他们具有一个特点:形成人生正向闭合回路的能力。比如精力充沛---身体健康---锻炼身体。学习---取得回报—继续学习。

一个习惯能否能够成为自增长的好习惯,取决于一系列的行为和结果能否成为一个闭合回路。如果可以,那这个行为就会持续性的自我保持,也就是形成一个付出和收获正向循环的闭合回路。穷者越穷,越忙越乱,越乱越忙。越是这个时候要停下来思考,我们有没有在做正确的事。我们将自己分成几份,结果在每一件事情上投入的都不足,自然也就一事无成。还不如承认自己不足,将目标分解,有侧重点的去努力。

  1. 如何跳出来?
  1. 逆向打破负循环。比如:我们忙的没时间思考,那么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思考才会越来越忙。
  2. 搭建正循环。如果专业提升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突破,那这些突破又会带来哪些技能提升。搭建的正循环越多,他们就会慢慢自动挤压那些负循环,慢慢的负循环就消失了。

八,心态。

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我们始终要处理的都是我们和自己,我们和世界的关系。

对外,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对内,要取悦而迎合。

  1. 开放的心态。
  2. 和自己的关系。

 

发布了1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 · 访问量 16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0787463/article/details/10543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