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HDU1754 I Hate It

前言

原题链接:http://hdu.hustoj.com/showproblem.php?pid=1754

一道标准的线段树模板题,包含了线段树的两大基本功能:
1、单点更新
2、区间查询
用于学习线段树这个数据结构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以此题解来顺带讲一下线段树。


题目

I Hate It
Time Limit: 9000/3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

Problem Description
很多学校流行一种比较的习惯。老师们很喜欢询问,从某某到某某当中,分数最高的是多少。
这让很多学生很反感。

不管你喜不喜欢,现在需要你做的是,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写一个程序,模拟老师的询问。当然,老师有时候需要更新某位同学的成绩。

Input
本题目包含多组测试,请处理到文件结束。
在每个测试的第一行,有两个正整数 N 和 M ( 0<N<=200000,0<M<5000 ),分别代表学生的数目和操作的数目。
学生ID编号分别从1编到N。
第二行包含N个整数,代表这N个学生的初始成绩,其中第i个数代表ID为i的学生的成绩。
接下来有M行。每一行有一个字符 C (只取’Q’或’U’) ,和两个正整数A,B。
当C为’Q’的时候,表示这是一条询问操作,它询问ID从A到B(包括A,B)的学生当中,成绩最高的是多少。
当C为’U’的时候,表示这是一条更新操作,要求把ID为A的学生的成绩更改为B。

Output
对于每一次询问操作,在一行里面输出最高成绩。

Sample Input
5 6
1 2 3 4 5
Q 1 5
U 3 6
Q 3 4
Q 4 5
U 2 9
Q 1 5

Sample Output
5
6
5
9


解题思路

首先我们看一下标题部分隐藏的信息,这道题的限时是9000ms/3000ms,这里就要敲一下警钟了,这么长的时间肯定不会是给你拿来暴力过题的。
然后接着往下,我们可以看到,题目给出的学生数N的范围为(0,200000],操作数M的范围为(0,5000)——暴力=GG。
于是,让我们来将问题简化一下,题目的本质是要求对一个数列中的某个指定元素进行更改,还有能够求得给定区间的最大元素,简而言之,即为单点更新以及区间查询,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线段树的两大基本功能


线段树

所谓线段树这种的数据结构,其实就可以理解为一棵保存了每一段区间的状态的完全二叉树
以[1,5]这个区间为例:

[1,5]
|
[1,3] [4,5]
|
[1,2] [3,3] [4,4] [5,5]
|
[1,1] [2,2]

可以得到如上的二叉树,其每个结点中储存的是该段区间中的目标状态,如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实现及解题代码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
	
    static int t[] = new int[201000<<2];//数组模拟线段树时,模拟数组大小应开为四倍
    static int a[] = new int[201000];//原数据数组
    static int n,m;
    
    static int max(int a,int b) { return a>b ? a : b; }
    static void up(int rt) {
        t[rt] = max(t[rt<<1],t[rt<<1|1]);
    }//对发生变化处进行数据的更新
    
    static void build(int l,int r,int rt) {
        if (l==r) {
            t[rt] = a[l]; return ;
        }
        int mid = l+r>>1;
        build(l,mid,rt<<1);
        build(mid+1,r,rt<<1|1);
        up(rt);
    }//进行模拟线段树的构建
    
    static void modify(int p,int v,int l,int r,int rt) {
        if (l==r) {
            t[rt] = v; return ;
        }
        int mid = l+r>>1;
        if (p<=mid) modify(p,v,l,mid,rt<<1);
        else modify(p,v,mid+1,r,rt<<1|1);
        up(rt);
    }//单点更新
    
    static int query(int L,int R,int l,int r,int rt) {
        if (L<=l && r<=R) return t[rt];
        int mid = l+r>>1;
        int ret = 0;
        if (L<=mid) ret = max(ret,query(L,R,l,mid,rt<<1));
        if (R> mid) ret = max(ret,query(L,R,mid+1,r,rt<<1|1));
        return ret;
    }//区间最大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 (sc.hasNext()) {
            n = sc.nextInt(); m = sc.nextInt();
            for (int i = 1; i <= n; i ++) a[i] = sc.nextInt();
            build(1,n,1);
            for (int i = 0; i < m; i ++) {
                String te = sc.next();
                int a,b;
                a = sc.nextInt(); b = sc.nextInt();
                if (te.equals("U")) {
                    modify(a,b,1,n,1);
                } else {
                    System.out.println(query(a,b,1,n,1));
                }
            }
        }
    }

}

这里采用的是数组进行模拟的方法以提高效率,还有,在注释中有提到模拟数组的大小应为原数组的4倍,关于会另外进行详细解释。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ourofant/article/details/10749651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