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公链破局之路,Qtum2.0如何重塑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

目前,区块链仍然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例如:如何实现规模性拓展?如何更好保证链上数据隐私安全?如何使用主流编程语言流畅的编写智能合约?针对以上三个问题,2019年 Qtum量子链 2.0 给出了答案,并于9月发表Qtum 2.0硬分叉QIP技术细节文章,该系列具体讲述了如何全面优化Qtum量子链平台。

9月25日,Qtum量子链中国CTO钟文斌应邀出席《Beep大咖说——公链老矣,尚能饭否?》AMA,讲述Qtum 2.0 在2019年将如何破局,并表示将在未来一年内重点方向是隐私资产、链+云(区块链+云计算)、Qtum-x86虚拟机、智能合约PoS等。

*以下为AMA对话原文(略有删减)

核心观点梳理

Qtum 不为某个特定的技术问题而生,而是专注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研究和完善,希望未来能够真正承载区块链应用。未来,Qtum量子链2.0几个重点方向在隐私资产、链+云(区块链+云计算)、Qtum-x86虚拟机、智能合约PoS等。

本次硬分叉升级将极大降低用户使用智能合约的门槛、提高开发者效率、增加虚拟机灵活性,并增加网络稳定性,是 Qtum 主网上线以来最重大一次升级,也是后续几个重点方向的基础。

不同底层,各自差异化竞争点在哪里?

Q:创业极其考验差异化竞争,请问Qtum量子链是如何定义自己的?Qtum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钟文斌:Qtum 量子链是一条 permissionless 的公链,项目开始于2016年,结合了当时行业中各种先进的想法和技术,成为第一个成功地在比特币的UTXO模型之上实现智能合约的项目。你完全可以认为 Qtum 是比特币的一个大升级,所有 Qtum 的创新理论都可以集成到比特币上,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已经成功稳定运行了两年。Qtum在设计之初就采用了PoS共识机制,降低成为全节点的门槛。发展至今,Qtum已经是全球仅次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第三大区去中心化网络,几乎所有的全节点都由生态中的参与者自发运行,最新节点排名可以参考下图新闻数据:

图片来源:https://realsatoshi.net/13229/?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Qtum 不为某个特定的问题而生,而是专注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研究和完善,希望未来能够真正承载区块链应用。未来一年的几个重点方向是隐私资产、链+云(区块链+云计算)、x86虚拟机、智能合约PoS等。

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团队又有哪些新进展?

Q:帅初在之前的演讲中谈道:“我觉得面对市场竞争,项目方需要一直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在行业里面发展。” 9月份正值Qtum主网上线2周年,在7月底ABS大会上,有幸刚采访了帅初老板,他提到Qtum 2.0将会推出一个面向区块链的基础设施以及在隐私方面会给予MimbleWinble做一些探索,这里是否可以跟大家透露一下具体规划和现在的进展?

钟文斌:我们刚刚发布了 Qtum 2.0 的第一次硬分叉升级,该升级将会在 10 月 16 日左右自动触发。大家有兴趣可以阅读我们的综述文档:《Qtum 量子链主网上线两周年,重磅推出“2.0”将带来哪些变化?》

本次硬分叉升级将极大降低用户使用智能合约的门槛、提高开发者效率、增加虚拟机灵活性,并增加网络稳定性,是 Qtum 主网上线以来最重大一次升级,也是后续几个重点方向的基础。几个重点方向:

  • 隐私资产:未来用户可以在 Qtum 上发布带有隐私属性的token或合约,同时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满足实际商业场景中的隐私需求。

  • 链+云:我们在探索云计算和区块链的结合,比特币、以太坊等区块链项目的背后是全网重复验证的同步逻辑,而现实中的应用往往都部署在云上,背后是异步的逻辑。我们认为作为数字货币,同步逻辑没有问题,但如果要承载应用,类似云的基础设施必不可少。然而目前的云无法和区块链的特性结合,这中间的鸿沟就是我们想探索的方向。

  • Qtum-x86 虚拟机将支持最为主流的 x86 架构,这意味着未来开发者可以用最主流的语言和工具进行区块链应用的开发;智能合约Staking将大大增加Staking的灵活性,同时保障Staker的权益。这几点都是我们认为目前行业中缺失的,但对于未来的区块链生态和应用非常重要的方向。

Pow or PoS?

Q:针对Qtum,我们看到以太坊在从PoW过渡到PoS的艰难,当然这其中除了技术原因,还有生态和利益的原因,而作为早期就选择PoS作为共识的项目,想请问一下在实践过程中确实受到PoS带来的好处以及弊端?

钟文斌: PoW和PoS各有优缺点。如果一个公链项目的重点是面向加密数字货币这个属性,那么 PoW 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背后需要矿机的投入作为价值支撑。比如比特币,永远也不可能转向 PoS。而如果公链的重点是面向应用,则必须考虑可扩展性,这时 PoS 共识就有一定优势了。你很难想象一个纯PoW 的系统能承载复杂的应用。比如以太坊称自己是一个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并有计划将共识逐渐转向 PoS,但可以预见,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Qtum 既继承了比特币的 UTXO 模型,又继承了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同时采用了 PoS 共识,我想这是很多项目都可以参考的一个范例。共识机制在我看来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更多的是满足实际需求。但目前,个人认为 PoW 仍然会是主流,因为加密数字货币是目前已经得到验证的区块链应用。

伪需求or意义重大?

热门跨链技术有没有存在必要?

Q:今年绕不过去的其中一个技术热点即跨链,关于跨链,目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两两链之间直接进行互联,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新链想要和现存链的互联,而他们之间往往没有统一的底层协议支持,比如BTC-Relay/RSK等等;另一种是建立一个第三方跨链平台,这种第三方平台往往会开发一个通用协议,所有其他链都共同使用这一套协议,例如Cosmos,Polkadot。而后者的两大跨链项目目前正是风头正盛的热门项目,然而有人质疑这种类型的跨链不可以算真正的跨链,只不过都在强大自我生态,从而形成更大的数据孤岛,你怎么看待跨链这件事情?比较看好哪种跨链技术和解决方案?

钟文斌: 个人认为跨链目前不是主要瓶颈,简单说,在我看来可能还是个伪需求。无论哪种跨链项目,本质上解决的还是链与链之间的价值交换问题,这个问题从广义上来说,目前的交易所就可以解决了。我暂时没有看到不得不跨链的场景。

公链落地场景该有偏重吗?

Q

台子搭好了,需要有人唱戏,经过一轮技术相关的问题,现在来谈谈公链上的应用,Qtum搭建好了一个区块链的底层设施,那么在项目最终落地场景上会有偏重吗?

钟文斌: 作为底层基础设施,我们不会也不应该对项目落地场景有所偏好,因为这种偏好必然会影响未来应用的可能性。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比较通用的基础设施,具体会长出什么样的应用,我们暂时也不得而知。

公链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Q:有人戏称“2017年是公链元年”,每当问到“公链是否需要盈利模式”,得到的回答往往都是否定的,如今两年过去,许多公链的确似乎因此难以维持,甚至近期很多公链团队都开始发展交易所业务,请问怎么看这个现象?您觉得“公链的可持续发展是否需要盈利模式呢?或者说需要什么盈利模式?”

钟文斌: 就公链本身而言,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没有看到什么靠谱盈利模式,所以有些公链团队搞起副业也可以理解,但长远来说可能不利于项目本身的发展。公链作为区块链一切技术创新的源头,还是需要专注于项目本身,先创造价值,再谈盈利。长远来看公链必然需要有自己盈利模式,但具体是什么盈利模式,我们目前也还在探索。

老牌公链,如何优先破局?

Q:契合今天的主题“公链老矣,尚能饭否”,想问一下:Qtum作为公链中的前辈,如果从您的角度出发,聊一聊老牌公链如何和新生公链的新特性竞争,新生公链又如何对老牌公链已有的生态和先发优势进行破局?

钟文斌: 首先要说一下“未老,能饭”,区块链发源于开源社区,无论项目上线的先后,多少都受到之前项目的影响,可以说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作为Qtum来说,我们继承了比特币、以太坊的一些特性,提出了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对行业中所有的新技术保持关注,所以不存在所谓老牌公链和新生公链的技术鸿沟,只是出发点不同,目标不同而已。

不同公链项目我认为更多是互相借鉴和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整个公链的基础设施还在极早期阶段,亟待不同项目进行不同升级的尝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667079/article/details/10247733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