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有效用例笔记-第七章 场景和步骤

http://tommwq.tech/blog/2020/11/26/239

用例通常从主成功场景开始,自顶向下编写。主成功场景是主执行者实现目标的最典型场景。其他的成功或失败场景在用例的扩展部分进行描述。每个场景从某个触发条件开始,一直执行到成功实现目标或失败。场景或场景片段是执行者完成目标的活动序列(sequence),此外场景还包含以下要素:

  • 场景执行的条件。对主成功场景,是前置条件和触发事件。对扩展场景,是扩展条件。
  • 完成的目标。对主成功场景,目标是当前用例自身。
  • 执行步骤集合。
  • 结束条件。
  • 由场景片段构成的扩展集合。

执行步骤是用例中执行者和系统或其他执行者的交互过程,比如

  用户输入名称和地址。
  在任何时候,用户可以要求退款。
  系统确认名称和账号存在。
  系统根据费用更新用于的余额。

编写执行步骤要遵守下列准则:

  • 准则:使用简单的语法。格式:“主语 … 谓语动词 … 直接宾语 … 前置短语 ” 。例子:“系统 … 从账户余额中扣除 … 一定数量 … ” 。注意不要遗漏主语。
  • 准则:明确写出“谁控制球”。 在每一个步骤中,有一个执行者“控制球”。“球”就是执行者之间传递的信息和数据。控制球的人通常会做3件事:自己踢球、传球给别人、把球上的泥擦掉。
  • 准则:从俯视的角度编写用例。 不要从系统内部观察世界。
// 从系统内部观察
读取ATM卡和PIN号。
从账户扣除一定余额。
// 以俯视角度观察
用户插入ATM卡并输入PIN。
系统从账户余额中扣除一定数量。
  • 准则:显示过程向前推移 执行步骤应当显示出业务过程的推进。思考执行者为什么要做这个操作。
  • 准则:显示执行者的意图不是非动作。 不要从用户和界面的交互描述步骤。要描述用户操作的实际目的。
  • 准则:包含“合理”的活动集。 可以让每个步骤只包含一个操作,也可以将多个操作合并成一个步骤。要根据过程的复杂程度,和执行过程在哪里自然中断而决定。
  • 准则:“确认”而不是“检查是否”。 系统进行检查是为了确认某个条件得到满足。对于条件不满足的情况,应当通过扩展场景描述。
坏:
系统检查密码是否正确。
如果密码正确,系统向用户提供有效操作。

好:
系统确认密码正确。
系统向用户提供有效操作。
  • 准则:可选择的提及时间限制。
  • 准则:习惯用语:“用户让系统A与系统B交互”
坏:
用户通知系统从系统B获取数据。
系统从系统B获取后台数据。

好:
用户命令系统从系统B获取基本数据。
  • 准则:习惯用语:“循环执行步骤x到y,直到条件满足”
1. 顾客提供账号或名字和地址。
2. 系统查出顾客的爱好信息。
3. 用户选择一个商品,并做上购买的标记。
4. 系统将这个商品加入顾客的“购物车”中。
   顾客重复步骤3~4,直到顾客指明他完成了选购。
5. 顾客购买所有在购物车中的商品。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tq1086/article/details/11018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