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上手设计模式3 - 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模式概念:将一个复杂的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不懂?换个解释:
想玩吃鸡,需要一个性能好一点的电脑主机,可是电脑主机有CPU、主板、内存等配件,如果每个配件都单独购买,就要考虑CPU与主板之间有匹配问题,主板与内存条之间也有匹配问题,作为小白的我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商家直接给出了几个主机套装方案,我只需要选择一个套装方案,付钱,然后等装机师傅组装好就能得到一个电脑主机。这里的几个套装方案就是对应几个“建造者builder”。还没理解?看下面

首先定义一个电脑主机类。按理说CPU、主板、内存条也是对象,体现每个配件的复杂,这里为了方便理解所以用String,也没提供getset方法

public class Mainframe {
    // CPU
    public String cpu;
    // 主板
    public String mainboard;
    // 内存条
    public String memory;
}

接着抽象一个建造者的基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MainframeBuilder {
    /** 组装CPU */
    public abstract void buildCPU();
    /** 组装主板 */
    public abstract void buildMainBoard();
    /** 组装内存条 */
    public abstract void buildMemory();
    /** 获取产品 */
    public abstract Mainframe getMainframe();
}

然后创建两种方案,即创建两个建造者实现类

public class IntelMainframeBuilder extends MainframeBuilder {
    private Mainframe mainframe = new Mainframe();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CPU() {
        mainframe.cpu = "Intel cpu";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MainBoard() {
        mainframe.mainboard = "与Intel cpu 匹配的主板A";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Memory() {
        mainframe.memory = "与主板A匹配的内存条A";
    }
    @Override
    public Mainframe getMainframe() {
        return mainframe;
    }
}

public class AMDMainframeBuilder extends MainframeBuilder {
    private Mainframe mainframe = new Mainframe();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CPU() {
        mainframe.cpu = "AMD cpu";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MainBoard() {
        mainframe.mainboard = "与AMD cpu 匹配的主板B";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Memory() {
        mainframe.memory = "与主板B匹配的内存条B";
    }
    @Override
    public Mainframe getMainframe() {
        return mainframe;
    }
}

最后需要一个导演类,专门负责把方案变为产品

public class Director {
    /** 当前需要创建产品的建造者 */
    private MainframeBuilder builder;

    /**
     * 构造方法,设置当前需要创建产品的建造者
     */
    public Director(MainframeBuilder builder) {
        this.builder = builder;
    }

    /**
     * 产品建造方法,指导建造者创建产品
     */
    public void construct() {
        builder.buildCPU();
        builder.buildMainBoard();
        builder.buildMemory();
    }
}

客户端调用

// 选择方案,想要一台有因特尔cpu的主机
MainframeBuilder builder = new IntelMainframeBuilder();
// 付钱,把方案告诉导演
Director director = new Director(builder);
// 导演根据方案,指导完成主机组装
director.construct();
// 拿到主机对象
Mainframe mainframe = builder.getMainframe();
System.out.println(mainframe.cpu);
System.out.println(mainframe.mainboard);
System.out.println(mainframe.memory);

输出结果

Intel cpu
与Intel cpu 匹配的主板A
与主板A匹配的内存条A

建造者模式的核心就是在针对某个复杂对象的创建时(复杂指的是对象里面的属性有很多不同的组合),提供许多个builder(方案),客户端只需要使用不同的builder,就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获取到不同的对象

有人可能会问,建造者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不都一个道理吗?都是可以创建并获取有关联的CPU、主板和内存。
答:看似一样,其实不然,抽象工厂模式最终得到的产品对象是多个。而建造者模式最终得到的产品对象只有一个,只是这个产品对象里面的属性可能比较复杂或者存在依赖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建造者模式比抽象工厂模式要高一层。

总结:
1. 建造者模式适用于创建产品对象属性创建复杂或者存在依赖关系的复杂产品。而客户端只需要选择一个builder,使用同样的方式就可以获取到这个builder对应的产品。
2. 符合开闭原则,扩展性较高,如果新添某一种方案,只需要新添一个builder类即可,如果新添产品属性,或产品建造方式改变的时候,只需要在导演类中添加一个新的建造方法,满足该种产品建造

最后提一句,待本人整理完23种设计模式后,会统一添加传送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2882327/article/details/8058389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