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1. 视图
1.1 视图的概念
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其内容由查询定义。同真实的表一样,视图包含一系列带有名称的列和行数据。视图的数据变化会影响到基表,基表的数据变化也会影响到视图。
视图的主要作用包括:
简化数据操作:对于复杂的查询结果,通过创建视图,可以将其以一种更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方便用户进行后续的数据操作。
例如,如果有一个包含大量字段的订单表,而用户经常只需要查看订单号、客户名称和订单金额,就可以创建一个只包含这三个字段的视图,使得数据操作更简便。
数据安全性:可以通过视图限制用户对某些敏感数据的访问。只将用户需要的数据展示在视图中,而隐藏其他不相关或敏感的信息。
比如,在员工信息表中,可以创建一个视图只显示员工姓名和部门,而不显示工资等敏感信息。
逻辑数据独立性:当底层的表结构发生变化时,如果视图的定义没有改变,那么对于使用视图的用户来说,他们的操作方式不需要改变。
1.2 为什么要使用视图
1. 数据抽象和简化:
视图能够将复杂的数据结构和关系简化为更易于理解和使用的形式。 例如,一个包含多个关联表的复杂数据库结构,通过创建视图,可以将相关数据整合为一个直观的单一数据源,减少用户处理复杂查询的需求。
2. 数据安全性增强:
可以通过视图控制用户对特定数据的访问权限。 只在视图中展示允许用户查看的数据,而隐藏敏感或不必要的信息。比如,在一个包含员工个人信息的数据库中,可以创建一个视图,只显示员工的姓名、部门和职位,而不包括工资、社保号等敏感数据。
3. 逻辑数据独立性:
当底层的表结构发生更改时,如果视图的定义不受影响,那么用户基于视图的操作无需修改。 这使得数据库的维护和升级对用户的影响最小化。
4. 一致性和标准化:
视图确保用户始终以相同的方式访问和处理特定的数据子集,有助于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5. 提高查询性能:
对于一些经常使用的复杂查询,将其创建为视图可以避免重复编写相同的查询语句,提高查询效率。而且,数据库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对视图进行优化,提高数据获取的速度。
6. 隐藏复杂性: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使用视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