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决策树算法理论

一 信息量

1 信息量是指一个事件所蕴含的信息量大小

2 信息量的度量

1)熵

相关公式

熵的性质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相关公式

基尼系数的性质

3)错误率

二 算法原理

1 决策树构造关键是选择特征属性以及分裂特征属性(树结构)

2 决策树构建过程是一种递归过程,所以必须给定停止条件,否则过程不会停止

三 算法评价标准

1 方式一 分类算法常用的混淆矩阵

2 方式二 叶子节点的不纯度总和(决策树损失函数),数值越小,不纯度越小(损失越小),分类效果越好

四 回归树与分类树的区别

1 回归树一般采用叶子节点内样本的均值作为预测值

2 回归树的评价标准一般采用R^2、MSE、RMSE、MAE

五 决策树优化策略

1 随机森林(关注下一篇博客,推荐使用)

2 剪枝优化

1)前置剪枝/预先剪枝(优化效果差)

2)后置剪枝(效率低)

 

一 信息量

1 信息量是指一个事件所蕴含的信息量大小

  • 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大,所蕴含的信息量越小,即越纯
  • 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所蕴含的信息量越大,即越不纯

注意:对于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而言,信息量为0

2 信息量的度量

1)熵

相关公式

  • X的熵:

H(X)=-\sum_{i} p_{i}log_{2}p_{i}

  • (X,Y)的联合熵:

H(X,Y)=-\sum_{i,j} p_{ij}log_{2}p_{ij}

  • (X|Y)的条件熵:

H(Y|X)=\sum_{j} p_{j}H(X|Y=j)=H(X,Y)-H(X)

  • 熵的增益

Gain = \Delta =H(D) - H(D|A)

  • 熵的增益率

Gain_ratio = \frac{\Delta }{H(A)} = \frac{H(D) - H(D|A) }{H(A)}

熵的性质

熵越大,信息越不纯

熵增益(熵增益率)越大,信息纯度损失越大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相关公式

  • 基尼系数

Gini(X) = 1 - \sum_{i} (p_{i} )^{2}

  • 联合基尼系数

Gini(X,Y) = 1 - \sum_{i,j}(p_{ij})^{2}

  • 条件基尼系数

Gini(Y|X) = \sum_{j}p_{j}Gini(X|Y=j)

  • 基尼增益

Gain = \Delta = Gini(D) - Gini(D|A)

  • 基尼增益率

Gain_ratio = \frac{\Delta }{Gini(A)}

基尼系数的性质

基尼系数越大,信息越不纯

基尼增益越大,信息纯度损失越大

3)错误率

Error = 1 - max\left \{ p_{i}\right \}_{i=1}^{k}

二 算法原理

1 决策树构造关键是选择特征属性以及分裂特征属性(树结构)

  • 选择特征属性,采用信息量度量公式(增益度或者增益率)
  • 分裂特征属性,采用信息量度量公式(增益度或者增益率)

2 决策树构建过程是一种递归过程,所以必须给定停止条件,否则过程不会停止

  • 子结点只有一种类型的样本的时候,停止分裂该子结点(常会使树节点过多,极易过拟合,一般不采用)
  • 子结点的样本个数小于阈值的时候,停止分裂该子结点
  • 树的最大深度等等

注意:

  • 决策树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即仅考虑当前数据特征下最好的分割方式,无法进行回溯操作
  • 决策树算法常用ID3、C4.5 、CART

       ID3:内部使用熵增益作为纯度损失度量方式,但是会产生多叉树,依赖特征属性较多的特征作为最优特征

       C4.5:内部使用熵增益率作为纯度损失度量方式,但是会产生多叉树,多次对数据集进行扫描和排序,效率低

       CART:内部使用基尼增益率作为纯度损失度量方式,产生二叉树,可以处理分类与回归问题

  • 决策树中内部节点表示特征属性,叶子节点表示一种类别

三 算法评价标准

1 方式一 分类算法常用的混淆矩阵

准确率 精确率 召回率 F1值 ROC曲线的AUC面积等等

2 方式二 叶子节点的不纯度总和(决策树损失函数),数值越小,不纯度越小(损失越小),分类效果越好

loss = \sum_{t}^{leaf}\frac{|D_{t}|}{|D|}H(t)

四 回归树与分类树的区别

1 回归树一般采用叶子节点内样本的均值作为预测值

2 回归树的评价标准一般采用R^2、MSE、RMSE、MAE

注意:回归树选择特征属性以及分裂特征属性需要将连续数值离散化

五 决策树优化策略

1 随机森林(关注下一篇博客,推荐使用)

2 剪枝优化

1)前置剪枝/预先剪枝(优化效果差)

构建决策树的过程中,提前停止构建,例设定叶子节点样本个数阈值、树的最大深度等等

2)后置剪枝(效率低)

第一种:使用单一叶子节点替代整棵子树

              算法流程:给定决策树T_{0}

                                第一步:计算该决策树所有非叶子节点的剪枝系数\alpha

                                第二步:选择最小剪枝系数,将其子节点删除,存在多个最小剪枝系数,选择包含样本最多的节点,将其子                                                结点删除,得到T_{k}

                                第三步: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剪枝决策树仅剩一个节点,得到T_{0},T_{1},...,T_{k}

                                第四步:使用验证集,得到最优子树T

              如何计算剪枝系数(对于内部节点而言(仅仅计算该子树)):

                                剪枝之前:

                                               loss_{before}(R) = loss(R) + \alpha*leaf

                                剪枝之后:

                                              loss_{after}(r) = loss(r) + \alpha

                               我们希望剪枝前后的损失相等,从而:

                                                loss(R) + \alpha * leaf = loss(r) + \alpha \rightarrow \alpha = \frac{loss(R)-loss(r)}{leaf - 1}

第二点:将一棵子树完全替代另一棵子树(不推荐使用)

发布了5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0 · 访问量 8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5733800/article/details/1051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