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项目相关方管理第六版

第十三章 项目相关方管理第六版

本章重点:
1.识别相关方及其利益和期望
2.规划相关方参与
3.管理相关方参与并提高相关方满意度





概述:
每个项目都有相关方,他们会受项目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或者能对项目施加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项目经理和团队正确识别并合理引导所有相关方参与的能力。相关方满意度应作为项目目标加以管理和识别。
有效引导相关方参与的关键是重视与所有相关方保持持续沟通,以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处理所发生的问题,管理利益冲突,并促进相关方参与项目决策和活动。

1.项目有哪些相关方?如何来识别相关方,识别相关方的目的是什么?

哪些: 员工,供应商,股东,监管机构,游说团体,环保人士,金融组织,媒体,以及那些自认为是相关方的人员。
如何识别: 数据收集(头脑风暴,头脑写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相关方分析,文件分析),数据表现(相关方映射分析)
*相关方分析: 会产生相关方清单和关于相关方的各种信息,包括在项目中角色,与项目利害关系,期望,态度,以及对项目信息的兴趣。
*文件分析: 评估现有文件以及以往项目经验教训,以识别相关方和其他支持性信息。
*头脑写作: 头脑风暴的改良形式。让个人参与者有时间在小组讨论开始前单独思考问题。信息可通过面对面小组会议的形式收集,或在由技术支持的虚拟环境中收集。
*相关方映像分析: 是一种利用不同方法对相关方进行分类的方法。对相关方进行分类有助于团队与已识别的项目相关方建立信任关系。

2.相关方识别的工具是什么?如何来识别全部潜在的相关方?相关方登记册中有什么?
相关方登记册:有身份信息(姓名,职位,地点,角色),评估信息(主要需求和期望,对项目的潜在影响,与生命周期哪个阶段关系最密切),相关方分类(内部/外部,支持者/中立者/反对者)

3.相关方参与度评估矩阵是用来做什么的?包含哪些要素?什么样的相关方是领导的,什么样的相关方是支持的?
用来做什么:用于将相关方当前参与水平与期望参与水平进行比较。相关方参与矩阵可分为如下:
不了解型:不知道项目及其潜在影响。
抵制型:抵制项目工作或成果可能引发的任何变更。
中立型: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支持型:支持项目工作及其成果。
领导型:积极参与以确保项目取得成功。

C代表每个相关方当前的参与水平,D是项目团队评估出来的,为确保项目成果必不可少的参与水平。

4.相关方管理计划包括什么内容?项目经理如何来处理相关方管理计划?

概念:它确定用于促进相关方有效参与决策和执行的策略和行动。基于项目需要和相关方的期望。
包括的内容:
关键相关方所需参与程度和当前参与程度
相关方变更的范围和影响
相关方之间相互关系和潜在交叉
项目个阶段相关方的沟通需求
需要分发给相关方的信息
分发信息的理由,以及可能对相关方参与所产生的影响。
向相关方分发所需信息的时限和频率
随着项目进展,更新相关方计划

5.如何管理相关方参与?
与相关方进行沟通与合作,以满足其需求与期望,处理问题并促进相关方合理参与的过程。让项目经理能够提高相关方的支持,并尽可能降低相关方的抵制。
管理相关方参与需要用到:专家判断,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沟通技能,基本规则,会议。

6.如何控制相关方参与?
通过修订参与策略和计划来引导相关方合理参与项目的过程。从而维持相关方参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需要用到的有:数据分析(备选方案分析,根本原因分析,相关方分析),决策(多标准决策分析),数据表现,沟通技能,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会议。
会议: 为监督和评估相关方的参与水平而召开的状态会议,站会,回顾会,以及相关方计划中规定的其他任何会议。
沟通技能: 根据沟通管理计划,针对每个相关方采取相应的沟通方法。

数据表现:相关方参与与评估矩阵。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ast_impression/article/details/8046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