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如何从战略设计到架构来打造智慧银行?

导语 |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向纵深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银行发展的“必答题”。调整战略规划和架构重组、加大信息科技投入、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出数字化产品……近年来,深化数字化转型,以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已成为不少银行的发力点。今天,我们特邀腾讯云 TVP 行业大使、舜源科技合伙人&CTO 韩光祖老师,他将从战略设计到架构到实施落地,分上下两篇全方位地剖析银行数字化发展的未来,本篇主要从顶层设计方面深入解读。

作者简介

韩光祖,腾讯 TVP 行业大使,舜源科技合伙人&CTO,美国南加州大学企管硕士,有超过 26 年的企业 IT/MIS/IS 数字化转型、创新、运营经验,包含软、硬件工程,包括和专业的服务解决方案、规划、实施、建立大型资料分析、资料采集及图像物件侦测的深度学习、工艺优化及电信公有云建置及开发的经验,熟悉商业系统分析及整体战略规划;有超过 20 年的工程团队管理经验,目前担任科技公司 CTO 和合伙人,曾担任过纬创集团及富邦金控两家世界前 500 大集团及老牌电商(http://Newegg.com) CIO/COO/VP/Director,有制造业、软件公司、银行甲乙方创新、数字化转型、投资、售前及 M&A、DD 经验。

一、从硅谷银行破产看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上个月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突然倒闭,引发了全球金融业震动,由此各银行也都开始积极未雨绸缪,采取相应措施调整自身。美国硅谷银行是一家主要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于 2023 年 3 月 10 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宣告破产。其倒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硅谷银行在过去十年中大量购买了美国政府长期债券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MBS),占其总资产的 55%,这使得其资产结构存在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 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胀,自 2022 年 3 月起开始了连续的激进加息,截至目前连续8次加息、累计加息 450BP,这导致了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硅谷银行持有的债券出现了巨额账面浮亏。
  • 硅谷银行为了弥补亏损和增加流动性,于 2023 年 3 月 8 日宣布筹集 22.5 亿美元资金,并出售部分可供出售投资科目下的资产,认亏 18 亿美元。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信心危机,客户纷纷提取存款,导致挤兑潮。
  • 硅谷银行在两天内共被提取了 420 亿美元存款,使其现金余额跌至负 9.58 亿美元,无法满足客户的取款需求。美国政府介入,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DFPI)宣布关闭硅谷银行,并移交 FDIC 接管。

硅谷银行的倒闭,由此也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和担忧,人们恐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我看来,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 硅谷银行作为美国科技初创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之一,其倒闭对科技行业和创投生态系统造成了冲击和不确定性。许多科技公司可能面临资金困难和信用风险。
  • 硅谷银行的倒闭也牵连了其他市场和银行,尤其是那些与其有业务往来或者采取类似资产配置策略的银行。例如,在硅谷银行倒闭后 48 小时内,位于纽约的Signature Bank 也被美国财政部关闭并接管。Signature Bank 是专门为加密货币提供服务的银行,也是美国第 29 大商业银行。

其实,当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已经越来越强调全面、动态和前瞻的综合平衡管理。另一方面,从资产负债管理来看,以下是导致硅谷银行倒闭的因素:

  • 资产质量下降:硅谷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可能是导致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可能包括贷款违约、投资亏损等。
  • 风险控制不当: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风险控制不当也可能导致银行倒闭。例如,如果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或失误,可能导致大量损失。
  • 负债结构不稳定:硅谷银行的负债结构不稳定也可能是导致银行倒闭的原因之一。例如,如果银行对短期负债的依赖过高,而无法及时偿还这些负债,就可能导致银行陷入困境。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我认为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其资产负债管理:

  • 加强风险管理:银行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这包括识别和评估风险、采取措施限制风险、建立应对风险的应急计划等。
  • 优化负债结构:银行需要优化其负债结构,降低对短期负债的依赖,增加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银行需要确保其资产流动性,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偿还债务。
  • 改进资产质量:银行需要加强对贷款和投资的风险评估,确保资产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银行还可以采取措施,例如加强信贷审核、控制不良贷款率等。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业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银行的稳健运营和长期发展,银行需要制定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和监控机制,并不断优化其负债结构和资产质量。
  • 加强监管合规性:银行需要遵守当地监管机构的规定和要求,加强监管合规性,确保业务操作符合法律法规,降低违规风险。
  •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内部审计等,以确保其业务操作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除了上述措施,银行还可以积极开展多元化业务,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扩大收入来源。此外,银行还可以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财务素养,从而降低人为失误和风险。

总之,资产负债管理对于银行的长期稳健运营至关重要。银行应该制定全面、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合规性,优化负债结构和资产质量,很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由于增资慢, 就高息吸引企业大额存款, 但企业只存不贷, 让现金池充足, 转而短视近利做线上放贷,这并不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又如包商银行在 2019 年 5 月 4 日被银监接管,典型因信用风险引发流动性风险,大股东明天集团占股 89%,大量资金违法占用,形成逾期,长期难以归还,造成包商银行的资本金缺口较大,资产质量下降,经营状况不佳。加之高管层管理不善,导致其资不抵债,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引发了风险传染和金融市场动荡,最终被接管。所以银行应积极开展多元化业务,以确保长期稳健发展。

(图1,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框架图)

二、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难点

当互联网金融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昔日银行的传统优势便遭受了不少冲击。当下,唯有找准关键痛点,方可解传统银行之困。在我看来,传统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存在以下难点:

  • 数字化思维不足,缺乏对数字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应用,难以实现商业模式和服务群体的差异化转型。
  • 数字化能力不均,部分银行在数据治理、技术架构、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难以支撑业务创新和风险管理。
  • 数字化协同不畅,银行内部跨部门、跨条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导致数字化项目推进缓慢或效果不佳。
  • 数字化监管不适,银行面临着数据安全、数据隐私、数据合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挑战,需要与监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

为了应对这些难点,传统银行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覆盖、优化风险控制、创新业务模式等方面。同时,也需要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外部合作伙伴的交流和协作,共同推动数智金融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增长疲软的影响下, 银行如果因循既往,靠做大规模吃利差、靠大户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

同时,同业竞争、金融脱美及强监管是商业银行面临来自银行同业立业的激烈竞争,跨市场、跨业态、跨领域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不断有限,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

传统银行的转型缓慢,主要原因还有,传统金融产品单一,渠道割裂,服务封闭,难以实现协同,导致创新不足,与新经济、新业态现状难以匹配,在敏捷组织的架构、业务流程、考核机制、团队、专业能力上需要变革,实现较大的提升,但传统银行转型缓慢,发展陷入困境。

综上所述,传统银行在进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四点,第一个是传统观念难改变,第二个部门的权责不清晰,协调难度,第三个内部沟通协同效率的各部门只做自己的事,部门墙林立。最后是系统隔离,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缺乏金融业务、技术的复合性人才。

三、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架构与战略规划

银行数字化转型是 BTE(业务、技术、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转型,涉及用户体验、业务场景、数据融合 、数字平台、组织管理、制度规范、建设运营、信息安全、文化素养等关键要素,根据顶层设计需求,总结为“三阶十步”的设计方法。

(图2,三阶十步图)

智慧生态的数据银行将以全面的客户体验、开放数字化的创新、数据化的运营、敏捷的驱动透过科技 ABCDIS 及开放生态的平台将资金端和资产端结合,创造新的智慧、数据、生态融合银行。

(图3,智慧银行示例图)

从银行三大财报中资产负债表(骨骼)、利润表(肌肉)、现金流量表(血液)以洞察盈利模式、资产负债特征、现金是否稳定流动,便能够看出当前的战略地图。

(图4,数字银行战略示例图)

在业务架构层面,依据银行数字化转型核心业务需求,分析业务提供方(责任方)、业务服务对象、业务服务渠道等多方面因素,梳理、解析业务能力,构建形成银行核心业务的业务(能力)架构和业务。

银行开放平台架构和影子银行生态圈示例图:

智慧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以智慧银行宏观发展战略、国家数字化纲要性文件为支撑,结合人行银监智慧银行数字化转型需求及重点、商业模式环境、本身痛点问题解决,围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数字银行、数字治理、数字化运营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及实际需求,设计本地区智慧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战略愿景(定位)、战略目标、战略举措。

智慧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为智慧银行数字化转型指引发展方向、确定发展定位、指明发展目标、找准工作抓手。主要包含自上而下的三个层面,即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举措。上层明确方向与思路,下层为战略实施提供支撑,构成有机发展战略体系。

(图5,战略框架图)

战略举措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从业务能力提升、业务流程优化、数据资源运营、应用场景创新等不同角度,提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举措,并指导银行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的架构设计及重点任务部署。

(图6,战略举措图)

智慧银行的战略规划典型案例便是 JCB 信用卡在日本的成功。在我看来,其成功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本土化战略:JCB 信用卡始终将本土化战略作为其经营策略的核心,不断满足日本消费者的需求,例如推出了特别针对本地商家和消费者的促销活动,以及为本地消费者提供方便的支付方式。
  • 广泛的合作网络:JCB 信用卡在日本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包括各大银行、零售商和其他商家等,这些合作伙伴提供了 JCB 信用卡持卡人更多的消费选择和优惠服务。
  • 安全性能:JCB 信用卡在安全性能方面做得非常好,不断提升卡片防伪技术和支付安全性,同时加强对卡片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卡片的安全性。
  • 多元化服务:JCB 信用卡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信用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提供了其他服务,如旅游、保险等,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服务。
  • 创新:JCB 信用卡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如无卡支付、预付卡等,以满足日本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支付方式。同时,JCB 也积极探索新技术,如移动支付等,以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

四、银行数字化转型全流程解读

其实,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全流程主要包括银行现况评估和数字化架构设计。而在银行现况评估过程中,我们更应着重把握数字化运营风险评估和数字化成熟度全面评估以及熟悉银行商业模式环境。

(图7,数字化转型全流程示意图)

其中,银行在面对数字化运营风险评估和数字化成熟度全面评估时,需要注意客户体验、安全、科技、数据、洞察、组织、运营、风控、产品、渠道(线上开放程度)、决策、战略规划、计财、生态场景、创新平台与孵化、公关、多品牌经营以及业务连续性。

此外,我们也需要根据市场能力的状况、市场问题、转换成本、银行具体营收吸引力的行业状况、竞争者、新赛道、重要行业和政策趋势、微观经济力度等多方面来了解掌握银行商业模式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的数字化架构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银行作为我国经营货币的企业,其数字化转型的框架毋庸置疑也适用国家国家数字化转型框架。在国家数字化转型框架里,主要是基于战略、应用、技术和支撑四大板块来进行顶层设计。

(图8,国家数字化转型框架图)

传统银行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只有首先把握整体的架构和战略规划,了解整体流程才能保障企业级能力的落地,同时快速迭代和释放价值。

展望未来,在顶层设计架构与银行管理、IT 治理、IT 设计等领域进一步融合,并将在长期触发金融机构在组织架构、业务系统和人才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变革,促进银行金融业的持续发展。

本篇是从顶层设计来解读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在下篇,韩光祖老师将为大家剖析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落地实践之道,帮助企业从红海中找寻蓝海,突出重围,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敬请期待噢!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cloudCommunity/article/details/13070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