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蛮有意思的,这样好像这个人物真实存在一般。将自身作为小说世界里的一个实体亲历者来叙述,与小说中主人公及其相关的人进行接触,并转述。

小说中的一些摘录:

  1. 兼有执迷者的一意孤行和使徒的凶狠蛮横。
  2. 渴望认可大概是文明人最根深蒂固的本能。
  3. 不过是男人的爱怜和生活的安逸引起的女性反应,而大多数女人将其误认为爱情。这是一种可以被任何对象机器的被动的感情,就像藤蔓可以攀附在任何树木上一样。当它促使姑娘嫁给追求者,一心以为爱情将随着婚姻而来,世俗之见也承认了它的力量。它是一种情感,其构成不外乎为衣食无忧而满足,为拥有财产而得意,为被人需要而快乐,为丈夫孩子而欣喜,只是出于可爱的虚荣,女人们才将其视为精神价值。它是一种无力于抵御激情的情感。---是这样的吗?
  4. 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而非评判。
  5. 也许,我们是看重自己对他人的作用的,这种力量由他人对我们见解的态度体现,我们憎恶那些自己对其不具备这种影响的人。
  6. 有的人生在某地不得其所。偶然性把他们抛到一定的环境中,而他们却总是思念着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处于何处的家乡。处于唯一熟悉的环境里,他们依然形单影只。有时人偶至一地,会神秘地感到自己属于此处。这里是他寻找的家园,他于是在从未见过的场所、从不认识的人们中间安顿下来,就好像这些都是他生来熟稔的一样。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安宁。

我想要成为这样的人,但是没有个事儿,能让我这么疯这么疯。可是斯特里克兰这种狂热的追求,貌似不像是“追求”,而是一种宣泄?一种急于表达的,时不待我的宣泄?不同于性欲那种狂野的宣泄,而是想要表达出事物的本质?宇宙间的真谛?从零到一的创造?原始的直观的感受?不是社会规则的、不是拘束于条条框框的?而是扭曲的、浓墨重彩的、光怪陆离的?

无论他灵魂深处,超越他意志的那股力量是什么,我还是崇敬它、敬畏它。因为它是超越了物质的,它控制着斯特里克兰的肉体,好像是借助着他有限的大脑神经元和沾满涂料的双手,努力传达着什么,好似一只猛兽在拼命地冲撞着紧绷地快要断裂的丝网。并在最后斯特里克兰肉体腐败衰烂之际,伴随着一阵神圣的吼叫声,冲破了禁锢,创造了如伊甸园般的创造性壁画。这等乃神迹,斯特里克兰懂得,所以他才让它的妻子将其一把火烧毁,不能够让这等神迹被这世俗所玷污。

还有令人动容的有:施特勒夫的坚信与坚持,塔希提岛那种给来者安宁的感觉,船长的放手一搏,人们对美的感觉(不是那种听从于舆论、规则、循规蹈矩鉴赏的美,是那种直观的、带有冲击的美)。

讽刺的是,友人未能低价购得他画作的懊悔;原妻子的粉饰、恭敬兮兮地对圣经的祷告......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29567851/article/details/8365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