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告诉你,怎么“脱贫”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javageektech/article/details/102735603

640?wx_fmt=jpeg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最近发生热点话题:怎么“脱贫

在最近的这一周,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讨论一直很热烈。你肯定也关注了,这一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在扶贫方面作出了贡献的三位经济学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班纳吉,关于贫困问题的观点。

他认为贫穷是一系列问题的叠加,导致人们陷入了“贫穷的陷阱”。

“贫穷的陷阱”:

因为在经济上的困窘,让贫困人口无法承受较长的回报周期,因此他们更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对于穷人来说,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选择那些“高性价比”,也就是能用很少的代价提供高刺激的消费方式,比如说买彩票、酗酒、打游戏等等。

那自然,穷人的抗风险能力本来就低,再加上选择这些过分激进的投资策略,就导致他们更容易被锁死在贫困陷阱里。

在他们心中,在教育上的投资和回报并不成正比,很容易就失去耐心。

所以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640?wx_fmt=jpeg

有什么办法脱离恶性循环吗?其实也很简单

第一:突破自己的认知

奋斗和挣扎有什么区别?

所谓“挣扎”,就是有目标、无方法,自然也是无结果的努力。

所谓“挣扎”是一种变质的紧迫感。

“唯恐错过”是典型的特征。

我们不放过眼前任何“或许什么时候管用”的新机会、新信息、新知识。

比如我们不停地刷手机,不停地刷手机看到本来就是冲着你的焦虑和恐慌来的标题、广告,在中获得一种暂时的安稳感,正在成为我们奋斗的新常态。

但发现到头来都是“假努力”

原因很简单:

无数个0加起来还是0,0的巨量累积不可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真正到紧迫感的特点是面对重大的挑战迅速确定清晰的目标,然后将目标分解为方法和流程,紧张而有序地解决一个个阶段性问题,遇到阻力快速试错,直到实现目标。

第二:选择一个目标“习惯性”的走下去

为什么我们无法把自己想持续做的事情转化为习惯呢?

简单来说,那是因为人类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的特点。

但Java极客技术就做到了“习惯性”

640?wx_fmt=jpeg

公众号:

每天还在“习惯性”的发原创文章,已经有了235篇

每个月“习惯性”更新资料,可回复“目录”查看全部。

知识星球:

每周“习惯性”分享一个面试题

每周“习惯性”分享Java团队自己做的设计模型

每两周“习惯性”会分享一个话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每周“习惯性”的更新两章,一套 Spring Boot 视频,,目前已经全部更新完。

每天“习惯性”和优秀的星友一起成长

星友每天“习惯性”提问,回答问题

星友每天“习惯性”分享面试题

640?wx_fmt=pn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png

为什么我们能坚持下去,因为我们是一个团体,一个群体,一个社群

在某种特定的团体行为,人们会坚持下去。

用广告语来说就是:我现在邀请你,跟我一起成长吧!

人的成长要素中,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但它常被忽略,因为它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

长按二维码

640?wx_fmt=png

之前一直说等到1000人就涨价,现在都到1300多人都没涨,你还等什么,50元/年。

而且1024不满意3天可退款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avageektech/article/details/10273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