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团活动如何设计?

营销手段除了优惠券,还有拼团这种常见模式。提起拼团,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拼多多,在流量红利已经触底的情况下,以拼团这种新模式杀出一条血路。

一、创建拼团活动

拼多多的所有商品都有拼团模式,淘宝、京东或其他平台只有部分商品有拼团模式,两种后台设计肯定不同。因本人此次负责的项目是后者,故以此种类型谈如何创建拼团活动。

实例设计

创建拼团活动页

创建拼团活动的过程中,至少包含以下元素:拼团活动时间、成团有效时间、成团人数、每人限购、可开团商品和拼团活动状态。

1. 拼团活动时间
可开团商品的拼团活动时长,如一个商品的拼团活动时间为6月28日00:00:00至7月3日00:00:00,这个时间段内,该商品可开团,用户进入商品详情页可发起拼团或参与拼团。

2. 成团有效时间
用户开团后与其他人组团的时间,该时间内没有组团成功将拼团失败,系统自动退款。特别注意的是:因为引入了这个字段,会有某用户对某商品的实际拼团结束时间。

实际拼团结束时间=发起拼团时间+成团有效时间(发起拼团时间=发起拼团人的支付时间)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来讲:若该商品的拼团活动时间为6月28日00:00:00-7月3日00:00:00,成团有效时间为24小时,则7月3日0点以后,该商品不可再开团,但已开的团用户还可以参团,即该活动实际在7月4日00:00:00结束拼团促销。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0406951 查看本文章

3. 成团人数
凑够多少人满足拼团条件,限制条件为至少2人。

4. 每人限购
每人最多购买多少件,拼团商品因价格较便宜,根据预算看是否需要配置该字段。

5. 关联商品
前面四个字段都属于拼团活动的基本属性字段,我们要把这些字段关联到具体某一个商品上或多个商品上,并设置拼团价。

拼团活动商品创建成功后,商品就被分为普通商品和拼团商品(在商品表里也会有一个字段来标记和区分),拼团活动列表新增一条记录。

实例设计

拼团管理列表页

6. 拼团活动状态
未开始:拼团活动开始时间>当前时间;
活动中:拼团活动开始时间<当前时间且拼团活动结束时间>当前时间;
已结束:拼团活动结束时间<当前时间;
已失效:“活动中”状态的活动商品手动点击“已失效”按钮,变为已失效,活动提前结束。
“未开始”状态的活动商品可全部字段编辑,“活动中”状态的活动商品只能延长拼团活动结束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已结束与已失效的区别在于:已结束是活动到期后自然结束的,已失效是指商家主动提前结束。已结束和已失效的活动商品需要再次发起活动,重新新增一次。

在C端怎样展示就看具体的产品设计,在自己负责的项目中,拼团商品我给了2个入口:拼团专场和全部商品列表,是拼团商品的有拼团标签。

实例设计

拼团入口

二、用户发起拼团

用户在拼团商品详情页发起拼团活动,生成一条团单记录和订单记录,后台分别对应团单列表和订单列表。

 

 商品详情页、订单填写页

订单详情页

1. 团单列表
不同的拼团状态,订单ID个数和已参团人数不同,假设成团人数为3人。

待成团:发起者发起拼团但未支付,订单ID有该用户的下单数据,发起拼团时间和拼团结束时间为空(此团未开成功,自然不存在发起拼团时间和拼团结束时间之说,发起者支付成功才意味着开团成功),已参团人数为0。
拼团中:发起者支付成功,开团成功,已参团人数为1。“拼团中”状态的订单不可取消,需拼团成功后才可取消。
拼团成功:成团人满且都支付成功,此时一个团购ID对应三个订单ID。
拼团失败:成团有效时间内,成团人数未满,拼团失败,系统自动退款。
特别说明的是,C端拼团商品详情页【和其他人拼团】的数据取自团单数据,不是订单数据。

实例设计

团单列表

2. 拼团订单列表

拼团商品的订单可合并在普通订单列表,增加一个“订单类型”字段用于区分,拼团订单列表有“查看同团订单”跳转链接。

△订单列表

三、拼团页分享
拼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分享进行老带新,更多利用社交关系促进订单转化。这个环节要考虑的是,分享出来的这个拼团活动状态不同,用户看到的页面也不同。

“拼团失败”和“拼团成功”分别对应活动已结束(不是商品的拼团活动结束时间,是发起人创建的这个拼团活动的结束时间)和人数已满两种情况。

大概流程如下:

用户进入拼团分享页逻辑

到此,一个完整的拼团活动差不多结束了。文中所有的原型图仅供参看,具体视业务而定。

四、总结
看过一句话:

开发的工作迭代是:接需求—>Coding—>再接需求—>再Coding……
产品的工作迭代是: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
所以本文的最后部分还是总结,每项需求、每周周报都要复盘与总结,现在尽量做到日日总结。

1. 无论C端、B端,场景要尽可能穷尽,逻辑要尽可能严谨
需求不是做完一遍就结束,通常这样只能解决表层问题,场景完善、异常情况多思考、反复问自己才能想到。场景通常越挖越深,越深越宽,呈倒三角模式。

比如:在拼团活动商品的下单支付处,要增加该团是否已结束和拼团人数是否已满两个逻辑。这种场景在将一个拼团活动分享到一个微信好友群很常见,多个用户会同时进到该团并下单支付,这和普通商品不同。

这点是自己在反复回顾整个拼团流程中领悟到的。

2. 学会及时地决断
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技术觉得这个功能做着没啥大用,而且实现又麻烦,或者是因为某些原因被迫砍掉一部分需求;或者技术的看法和你的看法不一样;或者在开发的过程中,技术提出了另外一种更好的方案,之前是你没想到的,这时该怎么办?

这么多的变化,不可能事事去请教导师或领导,对方会觉得你没有主见,自己必须要学会及时地决断。

比如:在做需求时,我将发起人创建拼团活动的支付时间,作为这个活动发起拼团时间,技术说用下单时间就好。当时觉得下单时间和支付时间并无区别,便说可以。

发布了72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7 · 访问量 1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9399966/article/details/10500965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