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命令小结

:X提示输入两次密码 则对vi的文件进行加密 加密后cat命令等都看不到内容
去除密码的方法是:X输入两次空的密码就可以了。

命令模式 u 撤销操作// yy命令复制当前整行的内容到vi缓冲区

gg   移动光标到页的第一行
G    移动光标到页的最后一行
nj    向下移动n行
nG   跳至第n行
H    移动光标到屏的上方
M    移动光标到屏的中间
L     移动光标到屏的下方
fx     移动光标到本行的下一个x处
<C-U> 文本向上滚动半屏
<C-D> 文本向下滚动半屏
<C-F> 向前滚动整屏
<C-B> 向后滚动整屏
插入文本类命令
i :在光标前
I :在当前行首
a:光标后
A:在当前行尾
o:在当前行之下新开一行
O:在当前行之上新开一行
r:替换当前字符
R:替换当前字符及其后的字符,直至按ESC键
s:从当前光标位置处开始,以输入的文本替代指定数目的字符
S:删除指定数目的行,并以所输入文本代替之
ncw或nCW:修改指定数目的字
nCC:修改指定数目的行

删除命令
ndw或ndW:删除光标处开始及其后的n-1个字
do:删至行首
d$:删至行尾
ndd:删除当前行及其后n-1行
x或X:删除一个字符,x删除光标后的,而X删除光标前的
Ctrl+u:删除输入方式下所输入的文本

搜索及替换命令
/pattern:从光标开始处向文件尾搜索pattern
?pattern:从光标开始处向文件首搜索pattern
n:在同一方向重复上一次搜索命令
N:在反方向上重复上一次搜索命令
:s/p1/p2/g:将当前行中所有p1均用p2替代
:n1,n2s/p1/p2/g:将第n1至n2行中所有p1均用p2替代
:g/p1/s//p2/g:将文件中所有p1均用p2替换

选项设置
all:列出所有选项设置情况
term:设置终端类型
ignorance:在搜索中忽略大小写
list:显示制表位(Ctrl+I)和行尾标志($)
number:显示行号
report:显示由面向行的命令修改过的数目
terse:显示简短的警告信息
warn:在转到别的文件时若没保存当前文件则显示NO write信息
nomagic:允许在搜索模式中,使用前面不带“”的特殊字符
nowrapscan:禁止vi在搜索到达文件两端时,又从另一端开始
mesg:允许vi显示其他用户用write写到自己终端上的信息

最后行方式命令
:n1,n2 co n3: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拷贝到第n3行下
:n1,n2 m n3: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移至到第n3行下
:n1,n2 d :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删除
:w :保存当前文件
:e filename:打开文件filename进行编辑
:x:保存当前文件并退出
:q:退出vi
:q!:不保存文件并退出vi
:!command:执行shell命令command
:n1,n2 w!command:将文件中n1行至n2行的内容作为command的输入并执行之,若不指定n1,n2,则表示将整个文件内容作为command的输入
:r!command:将命令command的输出结果放到当前行

寄存器操作
"?nyy:将当前行及其下n行的内容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nyw:将当前行及其下n个字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nyl:将当前行及其下n个字符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p:取出寄存器?中的内容并将其放到光标位置处。这里?可以是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数字
ndd:将当前行及其下共n行文本删除,并将所删内容放到1号删除寄存器中。

:s/old/new/  在文件中将第一次出现的 old 替换为 new
:s/old/new/g  将当前行中所有满足的情况之下的 old 都替换为 new
:s/old/new/g3  当前文件中把 old 替换为 new, 但他只是替换 3 行 
:%s/old/new/g  在全文件中将 old 替换为 new
:2,10s/old/new/g 将2~10行中的 old 替换为 new
(注: 注意上面 4 种情况)
:%s/old/new/gc  将第一行到最后的old替换为new(加c每次替换都需要确认)
:$s/old/new/ge  在整个文件中替换(e表示即使没找到,也不给出报错信息)
:1,$s/old/new/g  将第一行到最后的 old 替换为 new(和:%s/old/new/g等效)
:%s/^/hello/g  在每一行前加上 hello
:%s/$/end/g  在每一行最后加上 end
:s/tom/Tom/  将当前行中第一个 tom 替换为 Tom

猜你喜欢

转载自ranson-zop.iteye.com/blog/1019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