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调制的概念
1.1 调制的目的
- 将
调制
信号转换到适合
于信道传输的已调
信号。
例如: 3kHz信号直接耦合到天线,形成有效辐射的天线尺寸
要达到 25km, 而调制到 900MHz之后,天线长度仅需 8 cm
- 通过把多个
基带信号
(未经调制的原始信号)分别搬移到不同的载频
(载波频率)处,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 扩展信号带宽,提高系统抗干扰、抗衰落能力。
- 实现传输带宽与信噪比之间的互换。
1.2 调制的定义
- 调制就是把信号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的过程。
- 广义调制分为基带调制和载波调制,载波调制是用调
制信号(基带信号)控制载波的某个(或几个)参数
的过程 - 狭义的调制就是指载波调制
1.3 调制的分类
根据载波类型、 调制信号、 载波参数变化的不同进行分类
- 连续波调制:模拟连续波调制(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数字连续波调制
- 脉冲波调制:模拟脉冲调制、数字脉冲调制
1.4 调制模型
2 幅度调制基本原理
2.1 幅度调制的基本形式
幅度调制的时域表示:
已调信号的频谱:
设调制信号m(t)的频谱为M( ω ),已调信号频谱用Sm( ω )表示
2.2 线性调制的概念
- 已调信号的频谱完全是基带信号频谱在频域内的简单搬移, 由于这种搬移是线性的,因此,幅度调制又称为线性调制
- 注意:这里的“线性”并不意味着已调信号与调制信号之间 符合线性变换关系
2.3 幅度调制的一般模型
滤波法
相移法
3 常规调幅
3.1 AM调制原理
AM(Amplitude Modulation,幅度调制):
时域表达式:
频谱:
若m(t)为确知信号,则AM信号频谱为:
当满足条件 |m(t)| ≤ A0 时,包络与调制信号波形相同
|m(t)| > A0 时,出现“过调幅”现象
调幅指数=Am/A0
3.2 AM解调原理
- 包络检波(二极管单向导通性)
- 低通滤波(除去高频成分)
- 隔断直流(恢复基带波形)
3.3 AM信号的频谱
频谱特点:
- 有载波分量
- 双边带
- 线性调制
3.4 AM信号的特性
带宽:
AM信号是带有载波分量的双边带信号,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 f H f_{H} fH 的两倍
B A M = 2 f H B_{AM}=2f_{H} BAM=2fH
功率 (当m(t)为确知信号时):
调制效率:
AM信号的总功率包括载波功率
和边带功率
两部分。只有边带功率才与调制信号有关,载波分量并不携带信息
。有用功率(用于传输有用信息的边带功率)占信号总功率的比例称为调制效率
4 双边带调制
4.1 基本概念
在AM信号中,载波分量不携带信息,导致AM的调制效率低。为了提高调制效率,引入在传输信号中去掉载波分量的幅度调制方式,称为抑制载波双边带(Double Side-Band Suppressed Carrier, DSB-SC) 调制,简称双边带(DSB)调制。
4.2 DSB信号的波形
时域表达式
已调信号包络与调制信号波形不同
4.3 DSB信号的频谱
频谱表达式:
假设m(t)均值为0,则DSB信号频谱中没有载波分量
4.4 DSB信号的特性
带宽
DSB信号的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 fH 的两倍
B D S B = 2 f H B_{DSB}=2f_{H} BDSB=2fH
功率(当m(t)为确知信号时)
调制效率: 100%。
优点: 节省了载波功率;
缺点: 不能用包络检波,需采用相干解调,较复杂
5 单边带调制
5.1 基本概念
DSB信号的上、下边带都包含了调制信号频谱的所有频谱成分,因此仅传输其中一个边带即可,这样既节省发送功率,还可节省一半的传输频带,这种调制方式称为单边带
(Single Side-Band, SSB)调制
产生SSB信号的方法: 滤波法
和相移法
5.2 滤波法产生SSB信号
用边带滤波器,滤除不要的边带
SSB信号的频谱
保留上边带实例
滤波法的技术难点
- 滤波特性很难做到具有陡峭的截止特性
- 可以采用多级(一般采用两级) DSB调制及边带滤波的方法,即先在较低的载频上进行DSB调制,目的是增大过渡带的归一化值,以利于滤波器的制作;再在要求的载频上进行第二次调制、滤波
5.3 相移法产生的SSB信号
5.4 SSB信号的解调和性能
6 残留边带调制
6.1 基本原理
6.2 残留边带滤波器的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