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语言-第12天-函数进阶

函数进阶

一、函数返回值

  • 什么是返回值

    从函数内容传递到函数外部的数据(Python中的每个函数都只能传递一个数据到函数的外部)。

  • 确定函数的返回值

    return后面的值就是函数的返回值(执行函数体如果遇到return,return后面的值就是含食宿的返回值)。

  • 在函数外部获取函数返回值

    1.获取函数调用表达式的值就是获取这个函数的返回值。

    2.函数调用表达式 - 调用函数的语句。

  • 使用返回值

    如果实现函数的功能,产生了新的数据,就将新的数据作为函数的返回值返回。

    注意:

    a.一个函数只有一个返回值(一个函数最多只能有一个return有效)。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4490550 查看本文章

    b.如果想把多个数据作为函数的返回值返回,可以在一个return后面写多个数据。

    c.return除了可以返回数据,还可以提前结束函数(执行函数体的时候如果遇到return,函数直接结束)。

# 1)return确定返回值
# return后面放需要返回的数据
def func1(a, b):
    result = a + b   # 30
    return result   # return 30
func1(10, 20)

# 一个函数只有一个返回值(一个函数最多只能有一个return有效)
# 如果想把多个数据作为函数的返回值返回,可以在一个return后面写多个数据。
def func2(a, b):
    result1 = a + b
    result2 = a * b
    return result1, result2

# return除了可以返回数据,还可以提前结束函数(执行函数体的时候如果遇到return,函数直接结束)
def func3():
    print('++++++')
    print('------')
    return            # 相当于return None
    print('======')
func3()
# ++++++
# ------

# 2)获取函数的返回值
# 函数调用表达式的值就是这个函数的返回值,返回值的作用和函数调用表达式的作用一样。
print(func2(11, 22))    # (33, 242)
print(30 * 2, func1(10, 20) * 2)    # 60 60

二、变量作用域

  • 定义

    变量在定义完成后可以使用的范围。

  • 分类 - 根据变量作用域的不同

    1.全局变量

    • 概念: 没有定义在函数里面或者类里面的变量。
    • 作用域: 从定义开始,到程序结束。(程序结束前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使用)。
    # a是全局变量
    a = 10
    print(f'外面的a:{
            
            a}')
    
    for x in range(5):
        print(f'循环里的a:{
            
            a}')
        break
    
    def func1():
        print(f'函数中的a:{
            
            a}')
    func1()
    

    2.局部变量

    • 概念: 定义在函数中的变量。
    • 作用域: 从定义开始到函数结束。

    3.不同变量的存储方式

    • 全局变量默认保存在全局栈区间(程序结束的时候才会被释放)

    • 局部变量默认是保存在函数对应的临时栈区间中(函数对应的临时栈区间,创建函数的时候会创建出来,

      函数调用结束会自动释放)

    • 在函数定义变量的时候,可以在定义变量前加global关键字,让函数中定义变量可以保存在全局栈区间

      中。

    • 如果在函数里修改一个全局变量的值,必须先用global对变量进行声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函数参数的确定

    调用函数的时候,实参应该给什么样的数据,由参数在函数体中的使用方式决定。

三、实参高阶函数

1.概念

函数的参数是函数

如果一个参数是函数,传参的时候有两种方法:

1)用普通的函数名

2)使用匿名函数 - 尽量用匿名函数

2.匿名函数

  • 定义

    匿名函数的本质还是函数,但是它只能实现简单的功能(一行语句就能实现它的功能)。

# 语法:
函数名 = lambda 形参列表:返回值

# 相当于:
def 函数名(形参列表):
    return 返回值
# 定义一个函数求两个数的和
sum2 = lambda num1, num2: num1 + num2
print(sum2(10, 20))    # 30
print(sum2(num1=100, num2=200))    # 300
  • 匿名函数的应用

    给实参高阶函数传参,可以使用普通函数名,也可使用匿名函数名。(能用匿名函数就用匿名函数,不行才使用普通函数)。

    def func1(x):
        print(x(10, 20) + 10)
        
    # x是一个函数;有两个参数;有一个数字对应的返回值
    def temp1(m, n):
        return 12.3
    func1(temp1)    # 普通函数
    
    func1(lambda m, n: 12)   # 匿名函数
    

3.常用实参高阶函数

  • max、int、sorted

    max(序列):直接比较序列中元素的大小,求出最大值。

    max(序列,key=函数):按照函数制定的规则比较元素的大小,求出最大值。

    函数的要求:

    a.有且只有一个参数(序列中的每个元素);

    b.需要一个返回值(比较对象):将参数看成元素,在这个地方描述比较对象和元素之间的关系。

    int和sorted类似。

    # 例1:求nums中值最大的元素
    nums = [18, 23, 67, 90, 56, 49]
    result = max(nums, key=lambda item: item)
    print(result)    # 90
    
    # 例2:求nums中个位数最大的元素
    result = max(nums, key=lambda item: item % 10)
    print(result)    # 49
    
    # 例3:求students中年龄最大的学生
    students = [
        {
          
          'name': '小明', 'age': 19, 'score': 89, 'gender': '男'},
        {
          
          'name': '小红', 'age': 22, 'score': 99, 'gender': '女'},
        {
          
          'name': '小胡', 'age': 28, 'score': 75, 'gender': '男'},
        {
          
          'name': '小花', 'age': 25, 'score': 80, 'gender': '女'},
        {
          
          'name': '李华', 'age': 17, 'score': 84, 'gender': '男'}
    ]
    result = max(students, key=lambda item: item['age'])
    print(result)    # {'name': '小胡', 'age': 28, 'score': 75, 'gender': '男'}
    
    # 练习1:求nums中十位数最大的元素:  90
    nums = [9108, 23, 167, 90, 556, 149]
    result = max(nums, key=lambda item: item // 10 % 10)
    print(result)    # 90
    
    # 练习2:求nums中绝对值最小的元素
    # abs(数据):返回指定数据的绝对值
    nums = [-992, 12, 78, -34, 99]
    # 法1
    result = min(nums, key=lambda item: abs(item))
    print(result)    # 12
    # 法2
    result = min(nums, key=lambda item: item ** 2)
    print(result)    # 12
    
    # 练习3:nums中各个位数之和最大的元素
    # 3,10,12,5,7  ->  48
    nums = [102, 19, 48, 221, 52]
    # 方法1:
    result = max(nums, key=lambda item: sum([int(x) for x in str(item)]))
    print(result)
    # 方法2:
    def temp(item):
        sum1 = 0
        for x in str(item):
            sum1 += int(x)
        return sum1
    result = max(nums, key=temp)
    print(result)
    
    # 练习4:将students中的元素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排序
    students = [
        {
          
          'name': '小明', 'age': 19, 'score': 89, 'gender': '男'},
        {
          
          'name': '小红', 'age': 22, 'score': 99, 'gender': '女'},
        {
          
          'name': '小胡', 'age': 28, 'score': 75, 'gender': '男'},
        {
          
          'name': '小花', 'age': 25, 'score': 80, 'gender': '女'},
        {
          
          'name': '李华', 'age': 17, 'score': 84, 'gender': '男'}
    ]
    # 法1
    result =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item: item['score'], reverse=True)
    print(result)
    
    # 法2
    students.sort(key=lambda item: item['score'], reverse=True)
    print(students)
    
  • map

    1.map(函数, 序列): 根据函数制定的规则将指定序列中的元素转换成新序列中的元素

    函数的要求:

    a.有且只有一个参数(参数代表后面序列中的元素)

    b.有返回值(新序列中的元素)

    2.map(函数, 序列1, 序列2)

    函数的要求:

    a.有且只有两个参数(分别代表后面两个序列中的元素)

    b.有返回值(新序列中的元素)

    3.map(函数, 序列1, 序列2, 序列3, …)

    函数的要求:

    a.有且只有序列个数个参数

    b.有返回值(新序列中的元素)

    # 案例
    
    # 例1:创建一个列表,列表中的元素是nums中所有元素的个位数
    nums = [82, 67, 89, 6657, 90, 23, 71]
    # [2, 7, 9, 7, 0, 3, 1]
    result = map(lambda item: item % 10, nums)
    print(list(result))    # [2, 7, 9, 7, 0, 3, 1]
    
    # 例2:将A和B中的元素对应求和产生一个新的列表
    A = [3500, 5600, 9800, 4200, 10000]    # 底薪
    B = [1500, 1000, 2200, 1300, 3200]    # 奖励
    result = map(lambda i1, i2: i1 + i2, A, B)
    print(list(result))    # [5000, 6600, 12000, 5500, 13200]
    
    # 练习1:将nums中所有的元素乘以10
    nums = [82, 67, 89, 6617, 90, 23, 71]
    result = map(lambda item: item * 10, nums)
    print(list(result))    # [820, 670, 890, 66170, 900, 230, 710]
    
    # 练习2:基于scores创建一个列表,列表中元素根据nums中元素确定为'及格'或者'不及格'
    scores = [82, 67, 89, 66, 90, 23, 71]
    result = map(lambda item: '及格' if item >= 60 else '不及格', scores)
    print(list(result))   # # ['及格', '及格', '及格', '及格', '不及格', '及格']
    
    # 练习3:基于names、ages和scores,创建学生列表:
    names = ['stu1', 'stu2', 'stu3', 'stu4']
    ages = [23, 34, 19, 22]
    scores = [82, 67, 89, 66]
    students = map(lambda name, age, score: {
          
          'name': name, 'age': age, 'score': score}, names, ages, scores)
    print(list(students))    # # [{'name': 'stu1', 'age': 23, 'score': 82}, .....]
    
  • reduce(最难)

    1.语法

    reduce(函数, 序列, 默认值)
    

    2.函数的要求:

    a.有且只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向默认值,第二个参数指向序列中的每个元素。

    b.需要一个返回值(描述合并方式,说清楚最后的结果是初始值和序列中元素进行什么操作得到的)

    注意:reduce使用之前需要先导入。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
    
    # reduce使用案例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
    # 例1:求nums中所有元素的和
    nums = [10, 20, 30, 40]
    result = reduce(lambda i, item: i + item, nums, 0)
    print(result)    # 100
    
    # 例2:求nums中所有元素的乘积
    nums = [10, 20, 30, 40]
    result = reduce(lambda i, item: i * item, nums, 1)
    print(result)    # 240000
    
    # 例3:求nums中所有元素个位数的和
    nums = [23, 78, 92, 78, 12]
    result = reduce(lambda i, item: i + item % 10, nums, 0)
    print(result)    # 23
    
    # 例4:将所有元素合并成一个字符串:''
    nums = [23, 78, 92, 78, 12]
    result = reduce(lambda i, item: i + str(item), nums, '')
    print(result)    # 2378927812
    
    # 例5:求所有学生成绩平均分
    students = [
        {
          
          'name': '小明', 'age': 19, 'score': 89, 'gender': '男'},
        {
          
          'name': '小红', 'age': 22, 'score': 99, 'gender': '女'},
        {
          
          'name': '小胡', 'age': 28, 'score': 75, 'gender': '男'},
        {
          
          'name': '小花', 'age': 25, 'score': 80, 'gender': '女'},
        {
          
          'name': '李华', 'age': 17, 'score': 84, 'gender': '男'}
    ]
    all = reduce(lambda i, item: i + item['score'], students, 0)
    print(all)    # 427
    
    average = reduce(lambda i, item: i + item['score'], students, 0)/len(students)
    print(average)    # 85.4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imple_daytime/article/details/12612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