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

摘要

最近大概读了一下吴军老师的《见识》,觉得写的很不错,分享一些content给大家,书中精髓就是吴军老师讲的几个误区:简单重复,习惯性失败,林黛玉式的困境,狗熊掰棒子。

简单重复

有些人的10000小时都是在从事低层次的重复,上文中我提到的伪工作者就是这种人。再举个具体的例子,如果在中学学习数学,不断重复做容易的题,考试成绩永远上不去,当然不会有中学生这么做。但是,在工作中很多人却犯这个错误。比如现在互联网比较热门,一些人学了一点点编程技巧,也能挣到还不错的工资,于是就守着这点技能每天在低水平地重复。我在《智能时代》这本书里提过一个观点:在未来的智能时代,真正受益于技术进步的个人可能不超过人口的2%。坦率地讲,仅仅会写几行Javascript(直译式脚本语言)的人不属于我说的2%的行列,这些人恰恰在未来是要被计算机淘汰的。

习惯性失败

这一类人和前面讲的正相反。他们好高骛远,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同时脸皮还很薄,也不好意思请教。他们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然而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的。因此这些人常常是时间花了很多,甚至不止10000小时,但是不见效果。在很多公司里都能见到这种人,一个人在下面捣鼓东西,就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林黛玉式的困境

林黛玉其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我喜欢她实际上是因为她很有内涵和才气,想问题想得很深,但这也是她致命的弱点,她的才华越高,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进,对外界就越排斥(当然外界也排斥她)。我们知道,一个概念内涵越宽,外延就会越窄。你如果泛泛地说“桌子”这个概念,它包括非常多的家具,但是如果你说“法国洛可可宫廷式的核桃木贴面桌子”,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几件了。林黛玉就是这样,她越是精进,越到后来贾府里只有贾宝玉能够懂她。我们很多人做事都是这样,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的所知就越少,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有两类科学家,一类是掌握了一个方法,研究什么都是一流的,他们越往后走路越宽,比如爱因斯坦、费米和鲍林(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化学家);另一类是路越走越窄,比如发明晶体管的夏克利(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对自己研究的晶体管越来越熟悉,就对其他技术越来越不愿意接受,最后无法和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同行交流。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人。

狗熊掰棒子

10000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限度地复用第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从头开始。希腊科学体系和东方工匠式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发明发现都是可以叠加的,你给几何学贡献了一个新的定理,几何学就扩大一圈。而后者不成体系,是零碎的知识点(甚至只是经验点),每一个新的改进都是孤立的,因此很多后来就失传了,以后的人又要从头开始。我们知道今天几乎任何一所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水平一定比50年前所谓的名医高很多。但是,今天没有哪个中医敢讲自己比500年前的名医水平高。这就是因为前者有积累效应,而后者没有。很多人读书也是狗熊掰棒子式的,做了一堆题,相互关系没有搞清楚,学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换一道题就不会做了,因此时间花得不少,成绩却上不去。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对于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不一样,从我自身来讲,能让我快速走出误区的办法是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相当于换位思考,对于与我们意见不符的,我们可能会立即进行反驳,然后两个人闹得不愉快。所以我们要习惯回过头来三思。当某个人和讲一件事,你可能会觉得他完全是胡说八道,但是,一定要想第二遍,是否我错了,他对了。这一遍思考,一定不能假设自己是对的;如果又想了第二遍,还是觉得自己对,对方错,要想第三遍,是否我的境界不够,不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要想第三遍呢,因为任何一个想要精进的人,都要和比自己强的人多来往,第三种情况就很可能发生,因此这时候不妨进一步交流,深入了解对方那么说的原因。

其实我们厌恶与见识短浅的人交谈,并非是因为他们自身见识短浅,而是因为,他们用自己浅陋粗鄙的观念,肆无忌惮地评判他人,言语之间毫无半分谦逊与尊重。努力做一个见识渊博的人。时刻告诫自己。

总结

最近有人说IT行业入门门槛越来越低,很多人到培训机构魔鬼训练3个月就可以挂牌上岗而且写的一手漂亮的代码。在这种情况下科班出身的程序员怎么才能不被干死呢?答案就是《见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6982160/article/details/8062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