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类中文顶级期刊《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期刊简介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和科学技术部批准,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西南交通大学与东南大学共同协办,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服务的学术性期刊。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是交通运输领域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刊物,报道范围涵盖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五大运输方式;被美国《工程索引》(E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等权威数据库收录。并于2019年荣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2023年入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团队”,2022年入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杰出科技期刊”;2021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与入选“三秦卓越科技期刊”,2020年入选“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2016、2018年连续2次入选“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16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连续6次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在综合交通运输领域期刊中综合排名第1

期刊官网:https://transport.chd.edu.cn/

一、青年编委会

(1)青年编委会的定位和作用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为了鼓励青年学者深度参与办刊、促进期刊繁荣发展的目标,于2021年成立了首届青年编委会。青年编委主要是4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专家学者可适当放宽条件),具有博士学位与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相关行业内具有突出贡献的学者。

青年编委会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参与办刊,参加学报组织的各类学术论坛与交流活动;协助编辑部做好专业领域内稿件的审稿工作,严把学术质量关,对稿件取舍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或建议;加强期刊推介与邀稿;撰写学术综述,并为学报的发展建言献策。

青年编委团队针对行业内的前沿热点问题,与编辑部共同策划并成功组织了多个专刊/专栏、撰写具有学术价值的综合评述文章,并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学术论坛和交流活动,丰富了期刊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显著提升了其学术影响力与国际声誉。同时,青年编委会通过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了领域内的学术互动和跨机构合作。青年编委不仅推动了交通运输工程学术的创新发展,也为期刊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2)第二届青年编委会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1

丁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于天剑

中南大学

3

万程鹏

武汉理工大学

4

马壮林

长安大学

5

马新卫

河北工业大学

6

王文盛

吉林大学

7

王尔申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8

王亚雄

福州大学

9

王花平

兰州大学

10

王秋玲

长安大学

11

王俊

苏州大学

12

王晓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3

王琛

同济大学

14

王震

东南大学

15

王璞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16

牛冬瑜

长安大学

17

文永蓬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8

方聪聪

中南大学

19

邓自刚

西南交通大学

20

石怀龙

西南交通大学

21

白晓宇

青岛理工大学

22

吕辉

华南理工大学

23

朱涛

西南交通大学

24

华雪东

东南大学

25

向活跃

西南交通大学

26

刘占文

长安大学

27

刘永涛

长安大学

28

刘江

长安大学

29

刘志杨

东北林业大学

30

刘状壮

长安大学

31

刘诗福

同济大学

32

刘星良

重庆交通大学

33

刘峰

太原理工大学

34

刘涛

上海海事大学

35

刘海峰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36

江星星

苏州大学

37

祁亚运

重庆交通大学

38

孙友刚

同济大学

39

孙亚松

长安大学

40

孙国强

北京工业大学

41

孙树磊

西华大学

42

纪小平

长安大学

43

杜磊

武汉理工大学

44

李艺铭

东北林业大学

45

李田

西南交通大学

46

李岩

长安大学

47

李奕璠

西南交通大学

48

李彬

长安大学

49

李聪

福建理工大学

50

杨家轩

大连海事大学

51

肖建力

上海理工大学

52

吴汉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

53

吴鹏

福州大学

54

何亮

重庆交通大学

55

邹杨

重庆交通大学

56

闵海根

长安大学

57

汪䶮

香港理工大学

58

沈永俊

东南大学

59

沈明学

华东交通大学

60

宋立忠

华东交通大学

61

张吉松

大连交通大学

62

张帆

芬兰阿尔托大学

63

张伟

福建理工大学

64

张庆龙

北京科技大学

65

张岗

长安大学

66

张荣辉

中山大学

67

张然

北京建筑大学

68

张熙胤

兰州交通大学

69

张德润

华中科技大学

70

陈仁祥

重庆交通大学

71

陈书恺

合肥工业大学

72

陈宇

中国民航大学

73

陈树生

西北工业大学

74

陈继红

深圳大学

75

陈康明

福州大学

76

陈嘉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77

陈磊磊

东南大学

78

邵海东

湖南大学

79

范爱龙

武汉理工大学

80

林闯

哈尔滨工业大学

81

季彦捷

东南大学

82

周正峰

西南交通大学

83

郑华荣

浙江大学

84

赵红专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85

赵靖

上海理工大学

86

胡朋

长沙理工大学

87

胡晓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88

胡靖

东南大学

89

柏强

长安大学

90

柳晨光

武汉理工大学

91

段兰

长安大学

92

段伟

太原理工大学

93

俞春辉

同济大学

94

姜磊

长安大学

95

宫岛

同济大学

96

姚志洪

西南交通大学

97

贺宜

武汉理工大学

98

秦凤江

重庆大学

99

袁炳祥

广东工业大学

100

聂少锋

长安大学

101

聂枝根

昆明理工大学

102

贾兴利

长安大学

103

徐向阳

苏州大学

104

殷允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5

高俊锋

重庆交通大学

106

高磊

山东大学

107

郭延永

东南大学

108

郭晓刚

中田纳西州立大学

109

唐琴蕊

浙江物芯数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110

黄尊地

五邑大学

111

梅振宇

浙江大学

112

梅鹏

米兰理工大学

113

崔晓璐

重庆交通大学

114

揭志羽

宁波大学

115

葛冬冬

长沙理工大学

116

董是

长安大学

117

敬霖

西南交通大学

118

蒋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9

韩博

中国民航大学

120

程怀磊

同济大学

121

程建军

石河子大学

122

程高

长安大学

123

谢素超

中南大学

124

慈玉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5

褚选选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126

魏子龙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期刊主题和投稿信息

目前《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的报道范围涵盖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五大运输方式,包括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四个二级学科。面向国内外征稿,欢迎交通运输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及重大工程实践项目产生的稿件,尤其是国家各基金项目和攻关项目所产生的论文投向本刊。特别欢迎交通运输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撰写综述及评述性文章,对于此类文章本刊将优先发表,并提高稿酬。

来稿必须包括以下项目:题名(不超过20字)、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地址和邮编)、摘要(不少于500字)、关键词(5~8个),以上项目必须英汉对照;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应具全;另请附第一作者简介、详细联系地址和方式;如果论文系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或攻关项目产生的论文,亦请在论文首页地脚注明,并给出项目的编号或批准文号。

更多投稿信息的详细介绍见《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官网:https://transport.chd.edu.cn/news/zgqs.htm。欢迎您的投稿,投稿系统网址为:https://www.manuscripts.com.cn/jtysgcxb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udyxiao001/article/details/14321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