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
cost ---开销值---当到达同一个目标网段存在多条路径时,需比较开销值,优先选择开销值小的路径
同一种协议获取到的路由,比较开销值
不同协议获取到的路由,比较优先级
不同动态路由协议的开销值的评判标准不一样
RIP开销值的评判标准---跳数
RIP默认优先级---100
cost=本地路由表中的开销值+1
直连路由开销值为1
Bellman-Ford算法
1.R2发送2.0网段的路由信息给R1,R1本地路由表中没有该网段的路由信息,R1将2.0网段的路由 信息刷新到本地路由表中
2.R2发送2.0网段的路由信息给R1,R1本地的路由表中存在2,0网段的路由信息,并且,下一跳就是R2,R1将发来的路由信息刷新到本地的路由表中
3.R2发送2.0网段的路由信息给R1,R1本地的路由表中存在2,0网段的路由信息,并且下一跳不是R2,如果发来的路由信息的开销值小于本地路由条目的开销值,则将R2发来的路由信息刷新到本地路由表中
4.R2发送2.0网段的路由信息给R1,R1本地的路由表中存在2,0网段的路由信息,并且下一跳不是R2,如果发来的路由信息的开销值大于本地路由条目的开销值,则不刷新
RIP存在三个版本---RIPV1,RIPV2---IPV4
---RIPNG---IPV6
RIPV1和RIPV2的区别
1.RIPV1是 有类别 的路由协议(RIPV1在传递路由信息中目标网段时,不携带子网掩码)
RIPV2是 无类别 的路由协议(RIPV2携带子网掩码)
2.RIPV1不支持手工认证,RIPV2支持手工认证
3.RIPV1使用 广播 发送信息,RIPV2使用 组播 发送信息
应用层:RIPV1 应用层:RIPV2
传输层:SP(源端口):520 传输层:SP:520
DP(目标端口):520 DP:520
网络层:SIP 网络层:SIP:
DIP:255.255.255.255 DIP:224.0.0.9(RIPV2默认组播地址)
数据链路:SMAC:自己 数据链路层:SMAC:自己
DMAC:全F DMAC:01-00-5e-00-00-09
RIP数据包
RIP-Request 请求报文
RIP-Response 应答---真正携带路由信息的数据包
RIP在收敛完成后,依然每隔30s会发送一个response报文---周期更新
存在"周期更新"的原因:
1.RIP没有确认机制
2.RIP没有保活机制
RIP的周期更新一定是异步周期更新
RIP的计时器:
1.周期更新计时器---30s
2.失效计时器---180s
(当一条路由条目刷新之后开始计时,当180s时间到达后,该路由信息未刷新,则将判定该路由条目失效,首先,会将该路由信息从全局路由表中删掉,但是,依然保存在缓存中,只是将他的开销值改为16,在之后的周期更新中,依然会携带该路由信息---带毒传输)
3.垃圾收集计时器---120s
(在失效计时器归零后开始计时,时间到了,将彻底删除失效信息)
RIP的异步更新可能会导致---环路出现
RIP的破环机制
1.15跳的工作半径
2.触发更新---在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立即更新
3.水平分割---从哪个接口收到的信息将不再从这个接口发出
4.毒性逆转---从哪个接口接收到的信息依然从这个接口发出,但是带毒
因为3和4的做法是矛盾的,所以只开启一个
华为设备默认开启水平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