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UDP是一种简单且快速的网络通信协议,它的特点是传输速度快,但不保证数据一定会到达或按顺序到达,UDP常用于对速度要求高但对丢包不太敏感的场景,比如视频通话和在线游戏,本文将讲解有关UDP协议的知识,并讲解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这里是秋刀鱼不做梦的BLOG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可以访问我的主页秋刀鱼不做梦-CSDN博客
在正式开始讲解之前,先让我们看一下本文大致的讲解内容:
目录
1.UDP协议端格式
在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无疑要了解其构成,那么Java中的UDP是如何构成的呢?(如图)
Java中的UDP的组成结构就是如上图所示的模样,不过光看上图的简单介绍读者可能不能很好的理解其构造,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进行详细的描述一下(我们会对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讲解):
——从上图可知,UDP头部格式比较简洁,只有四个字段,每个字段的长度固定为16位,其中:
(1)源端口:
功能:用于表示发送方的端口号。
作用:当目标端口响应数据时,它会将源端口作为目的端口发送回去.
(2)目标端口
功能:用于表示接收方的端口号。
作用:当UDP包到达目标主机时,目标端口帮助操作系统将数据传递给相应的应用程序。
(3)长度
功能:用于表示UDP报文头部和数据部分的总长度。
作用:该字段告诉接收方整个UDP数据报的长度,其长度是头部和数据部分,注意,这个长度对于解析数据包非常重要,因为接收方需要知道在哪里结束头部并开始读取数据部分。
(4)校验和
功能:用于检测数据包是否错误。
作用:UDP校验和包含整个UDP数据报文的内容,求包括UDP头部和数据部分,在发送方计算校验和时,发送方会将数据报的内容与校验和一起发送,接收方会根据校验和计算的结果判断数据是否正确,如果校验和不匹配,接收方就会丢弃该数据包。
注意:UDP的校验和是可选的,但是在IPv6中是必须使用的,在IPv4中,它可以选择关闭,但通常建议启用。
通过上述的讲解,我们相信读者对UDP协议的格式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2.UDP 的特点
在了解完了UDP协议的格式之后,在让我们学习一下UDP协议的特点。
特点如下:
无连接:发送数据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不可靠:不提供确认应答、不保证数据到达
面向数据报:应用程序发送的数据不会被拆分或合并,接收方会按照发送方的数据报接收
UDP 的限制:
其最大数据长度 64KB,超过该大小需要手动分片
不保证数据顺序,可能会发生丢包
以上就是UDP协议的特点了,非常easy。
3.UDP的应用场景
通过上面文章的描述,读者对Java中的UDP协议应该有了自己的理解了!那么最后,让我们了解一下UDP有哪些应用场景吧。
(1)DNS(域名解析服务)
简介:
DNS(Domain Name System)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服务,用户在访问网站时,输入的是域名,计算机通过DNS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从而就能够找到目标服务器。
那为什么我们会使用UDP呢?:
——由于DNS请求和响应的数据量较小,而且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因为DNS查询的响应通常是短小的,且请求不需要维护连接状态,使用UDP可以减少协议开销,确保快速的查询响应。
场景示例:
——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一个网站时,浏览器首先会向DNS服务器发送UDP请求,查询该网站的IP地址,如果UDP数据包丢失,客户端会重新发送请求。
(2)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简介: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用于动态分配IP地址和其他配置信息给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在网络上,设备通过DHCP自动获取IP地址、网关、DNS等信息,而无需手动配置。
那为什么我们会使用UDP呢?:
——DHCP通信在设备加入网络时进行,通常设备没有IP地址,无法通过传统的TCP连接。UDP允许设备发送广播请求并接收响应。
场景示例:
——当一个新设备连接到网络时,它会通过UDP发送一个DHCP请求,网络中的DHCP服务器通过UDP响应,提供配置选项(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
(3)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简介:
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一个简单的文件传输协议,通常用于在局域网中传输配置文件或启动镜像等小文件。
那为什么我们会使用UDP呢?:
——TFTP设计上要求简单,且在很多情况下传输的文件较小、速度要求较高,而UDP提供了较低的协议开销。
场景示例:
——在一个局域网内的设备需要从网络服务器下载文件时,TFTP通过UDP协议快速传输文件。
以上就是UDP的部分应用场景,读者只需要了解即可,在之后的应用中能想起来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