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来
云计算提出的愿景,是要像用水用电那样使用IT服务,建立了水厂发电厂集中提供水电,家庭不再需要挖水井和买发电机,只要通过水管和电线便可享受专业的更高水平的水电服务,且按需付费,若短期突然要大量用水用电,也无需担心资源不足,用多用少可自主决定。类比到IT,便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建设好大规模的IT基础设施,通过互联网(网线或无线)为企业提供服务器(虚拟机)、存储、应用程序等的租用,企业无需自己再建设IT基础设施,便可享受专业的更高水平的IT服务,且按需付费,若短期内业务访问量暴增(如双11)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也无需担心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资源不足,资源的租用可根据使用情况自动伸缩,企业只需按实际使用量付费即可。
云计算表示“计算能力”并不是由“本地”的数据中心提供,而是由“云端”的数据中心提供。
二、发展过程
第一次浪潮:大型机时代->微型机时代;
第二次浪潮:微型机时代->互联网时代;
第三次浪潮:互联网时代->云计算时代;
云计算并不单独是一门技术的名称,它是由多种技术发展而来: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和虚拟化。
并行计算是相对串行计算而言的,可分为时间上的并行和空间上的并行。时间上的并行就是流水线技术,而空间上的并行的执行计算。
分布式计算将一个大的计算任务分成多个小计算任务,并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去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计算结果。
网格计算通过共享网络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相连,从而形成虚拟的超级计算器。
2006年google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同年亚马逊AWS公开发布EC2(虚拟机服务)、S3(存储服务)、SQS(消息队列),正式宣告了云计算的到来。
二、定义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云计算是一种模型,它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便捷地、随需应变地从可配置计算资源共享池中获取所需的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及服务),资源能够快速供应并释放,使管理资源的工作量、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都减小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随需应变的自服务、无处不在的网络访问、资源池化共享、快速和灵活、计量付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