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极简发展史

 一开始都是二进制,每天对着010101, 太**难搞了。

后来就出来汇编,汇编相对简单,但是还是依赖底层,需要调用CPU指令,操作寄存器,段地址,而且不同系统下的指令规范还不一样。

后来就有人做了封装,此时出现了简单的高级语言,但是仍然是简单代码的堆叠,随着代码量的提升,复杂度也跟着提升。

怎么办,拆,就是结构化代码,将代码划分成模块。

后来,硬件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是软件开发效率还是很低。

怎么办,此时就出现了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将相同功能进行封装,需要的时候直接实例化一个对象去执行,这样提高的效率。

再后来,随着对象越来越多,还是复杂,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组件/架构的概念,将整个代码拆分成不同的系统进行解耦。

一句话,复杂了?拆。

代码复杂了,拆成函数,函数复杂了拆成对象,对象复杂了拆成不同组件。

拆的力度越来越粗,层次也越来越高。

 

这个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没有什么方案是普适性的(所谓的银弹),随着时代行业的发展,每个阶段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只能说根据需求相对的给出一个最适合的方案,这也就是架构师的作用,判断和选择最适合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darrenqiao/p/932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