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的大小问题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7213339917526981&wfr=spider&for=pc

 原文链接如上,这里摘抄一些重点,记录一下

买保险,大公司是不是比小公司更加安全?小公司是不是容易倒闭?

其实,保险公司分为财险和人身险公司。财险公司比如车险,基本被人保、平安、太平洋等瓜分,同质化严重,不存在太多选择今天的保险小知识就聊聊人身险公司

一、保险公司的集团化

一个公司“大不大”是依据广告和网点来衡量,那肯定是人保、国寿、平安、太保、太平等业内老牌公司。但是,实际上大保险公司都是集团化的,比如人保,财险业内第一,但寿险份额就比较低国寿寿险规模第一,但是财险就差点……

二、没有标准指标衡量保险公司的大小

毕竟没有任何权威标准有规定,具体达到某个标准,公司就是大公司,况且,主观性较强(保费收入?理赔网点?投诉率?……),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一样的道理。

辩证来看,公司大或小是相对的,很多人眼中的小保险公司其实单论实力来说,并没有那么小。每一家保险公司的成立都不容易,背后的股东都是实力派举个例子吧,这几天沸沸扬扬的百年人寿,很多人肯定都没听过,新闻不出的话,谁知道运来前股东是万达集团。

理赔如何

小公司会倒闭吗?影响后续理赔答案肯定不可能

每一家公司的开设都需要经过漫长的流程,保险牌照的审批非常严格,即使是阿里、腾讯这样的大公司想要拿保险公司牌照都很难。

国家现在对于保险业是强监管,保险公司每年都会向保监会提交偿付能力报告,中国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二代监管规则,业内简称C-ROSS,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新一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具体怎么计算实在太专业了,我这里就不展开了。

还有,《保险法》明文规定:

第八十九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意外撤销外,不得解散。

第九十二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

法律护身,所以保险公司经营不善,国家会及时警告,要求增资,或者保险保障基金托管等实在不行,了,就指定别的公司接收保单和责任准备金等,保单仍然有效。当然,这都是说人身保障险,投资型保险的收益可不能保证。

公司与产品的真正关系

1、大公司运营成本、广告成本、销售成本高,羊毛出在羊身上

2、大公司,尤其上市公司,有利润方面的考虑

3、小公司更适应费率改动的潮流,产品容易创新

新兴公司的创新

第一个有轻症的?(信诚)

第一个有轻症豁免的?(海康)

第一个有多次重疾赔付的?(华夏)

第一个有轻症多次赔付的?(中英)

最早出现3.5%预定利率的?(中英)

最早有独立主险的?(弘康)

最早出现附加豁免的?(恒安标准)

长期寿险和重疾险,先看产品,公司不是很重要

中国的保险营销模式,主要还是人海战术,代理人模式,大部分人是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就会支付更多的保费,这很正常。有些公司自然会说理赔服务好,拿出一大把例子等等。

理赔服务自然很重要,但是对于长期寿险、重疾险来说,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理赔时提交身份证件和检查、证明材料就行了,如果要多付出30%的保费,来买一个空口无凭的服务,我恐怕是不会去做的。

境外旅行险、高端医疗、财险,先看公司,再看产品

一年期的意外险、医疗险、一些财险,优先考虑保险公司的网点覆盖率和服务便捷性,毕竟这些产品在不同的保险公司,费率都差不多。

意外险,通常会选择财险公司的一年期意外险。

医疗险,通常会选择财险公司或者健康险公司的医疗险。

理财型保险,看公司,但也要看产品

带有投资性质的寿险,比如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就不仅要看产品本身,还要看公司的经营状况,投资收益数据等。

比如几乎每家公司都有万能账户,有的“大公司”的万能账户保底利率是1.75%,结算5%不到~有的公司万能账户保底利率是3.5%,结算6~7%

总结

保险的本质是合同,没有一家公司会多或少给保险金,和公司大小、规模、知名度等没有任何关系,是否理赔时取决于是否达到理赔条件。一旦达到理赔条件,保险条款里都是明文规定核定时间、诉讼都是保险条款都会明文规定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xiaoyun94/p/1014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