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python系列开更,欢迎大家与我共同学习

本内容基本保持与C++进度一样,每天一更,记得给青木加油哦奋斗
认识Python

|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目标

l python的起源

l 为什么要用python?

l Python的特点

l Python 的优缺点

01.Python的起源

Python的创始人为吉多.范罗苏姆

11989年的圣诞节期间,吉多范罗苏姆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法时间,决心开发一个新的解释程序,作为ABC语言的一种继承(感觉下什么叫牛人)

2、ABC是由吉多参加的一种数学语言,就吉多本人看来,ABC这种语言非常优秀和强大,是专门为非专业程序员设计的。但是ABC语言并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吉多认为是非开发造成的。吉多决心在Python中避免这一错误,并获取了非常好的效果。

3、之所以选中python(蟒蛇)作为程序的名字,是因为他是BBC电视剧——蒙提派森的飞马戏剧团的爱好者。

4、1991年,第一个python解释器诞生,它是用C语言实现的,并能够调用C语言的库文件。

1.1解释器(科普)

计算机不能直接理解任何除机器语言意外的语言,所以必须吧程序员所写的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计算机才能执行程序,将其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工具,被称为编译器。

编译器翻译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编译,另一个是解释。两种方式之间大的却别在于翻译时间点的不同。当编译器以解释方式运行的时候,也称之为解释器。

编译型语言:程序在执行之前需要一个专门的编译过程,把程序编译成机器语言的文件,运行时不需要重编译,直接重新编译,直接使用编译结果就行了。程序执行效率高,依赖编译器,两平台性差些。如CC++

解释型语言:解释型语言编写的程序不进行预先编译,以文本方式储存程序代码,会将代码一句一句直接运行。在发布程序时,看起来省了道编译工序,但是在运行程序的时候,必须先解释再运行

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对比

l 速度——编译型语言比解释型语言执行速度快。

l 跨平台性——解释型语言比编译型语言跨平台性好。

1.2 Python的设计目标

1997年,吉多范罗苏姆向DARPA提交了一条名为“Computer Programming for Everybody”的资金申请,并在后来说明了他对Python的目标:

l 一门简单直观的语言并于主要竞争者一样强大。

l 开源,以使任何人都可以为它贡献

l 代码像纯英语那样容易理解

l 适用于短期开发的日常任务

这些想法中的基本已经成为现实,Python已经成为一门流行的编程语言。

1.3Python的设计哲学

1、优雅

2、明确

3、简单

l Python开发者的哲学是:用一种方法,最好是只有一种方法来做一件事。

l 如果面临多种选择,Python开发者一般会拒绝花哨的语法,而选择明确没有或者很少有歧义的语法。

Python社区,吉多被称为“仁慈的独裁者”

03.Python特点

l Python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

n 函数、模块、数字、字符串都是对象,在Python中一切皆为对象

n 完全支持继承、重载、多重继承

n 支持重载运算符,也支持泛型设计

l Python拥有一个强大的标准库,Python语言的核心只包含数字、字符串、列表、字典、文件等常见类型和函数,而由Python标准库提供了系统管理、网络通信、文本处理、数据库接口、图形系统、XML处理等额外的功能。

l Python社区提供了大量的第三方模块,使用方式与标准库类似,它们的功能覆盖科学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Web开发、数据库接口、图形系统多个领域。

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

n 面向对象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门程序设计技术

n 要解决一个问题前,首先考虑由谁来做,怎么做事情是谁的职责,最后吧事情做好就行!

n 对象就是谁

n 要解决复杂的问题,就可以找多个不同的对象,各司其职,共同实现,最终完成需求

04Python的优缺点

4.1优点

n 简单、易学

n 免费、开源

n 面向对象

n 丰富的库

n 可扩展性

n 如果需要一段关键代码运行的更快或者某些算法不公开,可以把这部分程序使用CC++编写,然后再Python程序中使用它们

n 。。。。。。

4.2、缺点

n 运行速度

n 国内市场较小

n 中文资料匮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1200424/article/details/8028739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