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读后感

读书笔记

写一篇读书笔记,是余华的《活着》,看书和看电影带来的感触不一样,看过电影后再看书,又是一番滋味。

《活着》,我是先看的电影,是葛优演的,有些荒诞,有些感动,是一部好电影,仅此而已。

前一段时间买了这本书,想着充实我家的书架,就把想看的书买了一部分,这本书也看了两遍。

而立之年看这本书,更多的是感动,夫妻之间,家庭之间,生活之间的那种感动。

看完后,我和作者意见一致:作者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下面是摘抄部分:

关于灵感: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那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理解了世界。

内心很多时候不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是封闭的,只有写作,不停的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灵感来临时,大多是长时间的思索之后突然的出现,是一种狂喜渴望记录的状态。余华说可以通过不断的写作,不停的写作,才可以使内心敞开,才会认识自己的内心,进而认识这个世界。

关于生活在他处:

优秀的作家处于与现实紧张的关系中,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的状态时,作品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亮。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过去的现实,充满了魅力,它已经蒙上了一层虚幻的色彩,里面塞满了个人想象和个人理解。真正的现实,也就是作家生活中的现实,是令人费解和难以相处的。

作家的使命:

一位真正的作家,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单存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那种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为何要写作《活着》

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余华评价《活着》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后续

推荐阅读,这是一本好书,一本高尚的作品。

发布了245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89 · 访问量 22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ijiaobani/article/details/10063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