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读后感

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一书应当说是森田博士的理论的一个很好的总结。该书类似于教科书,看着薄薄的一本,可是理论内容却很多,看了一遍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又感觉脑中所剩无几了,想来隔断时间还应再看一次,不过既然看了,还是想着应当记些什么,因为有时看书就是这样,虽说看似没有给你确切的改变,但是一总结,却也还是有一些值得一提的东西。

1.神经质

书中对神经质做了一个很好的归纳总结,并对各种神经性病症做了很好的总结,因此并不是说森田博士提出的这一套理论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精神性症状。每个人的精神都在不停地处于一种波动之中,精神拮抗,调整以达到动态平衡,要是精神拮抗作用过强,反抗意识过强,也就是自省过度了便会发展成为强迫观念,当然如果没有进行过度地自省,只是对自己的身体过度担忧,则会进入一般性的神经质,但是它们都是拮抗作用过强所致。相反地,如果拮抗过于薄弱,就会出现一些怪异行为,当然也有可能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很强的担忧,但是这时产生担忧的原因并非是因为过度思考,而是对于恐怖这种情绪或观念一点儿也无法抵抗,因而也陷入了害怕之中。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事情的两极却呈现出完全一致外在表现。对于这一点我希望再多说一些,首先对意志薄弱而导致的意志薄弱者,外在表现为不存在器质性疾病但是却仿佛出现了身体问题,因此心里感到害怕而痛苦,面对身体问题,每一个人都产生害怕,因为有死的恐怖,但是普通人却能对此产生对抗,因而依然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但是意志薄弱者却无法对此产生足够的对抗,因此这个害怕影响到了他的正常学习工作。对于神经质,首先也是产生了对疾病的恐怖,但是并非只是这单纯的恐怖,而是在单纯的恐怖的基础上叠加出了额外的恐怖,这额外的恐怖为何会产生,因为过度地精神拮抗作用,过度的自省,妄想通过理性的思考去消除害怕,结果不但不能消除反倒增加了额外的恐怖。对于这两者的外在表现均为由于过度的恐怖而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工作,但是造成的本质却是不一样的。从其产生原理来看我们便知道对于神经质的治疗就是要消除其迭加的恐怖,回归恐怖本身。而对于素质薄弱者使用这种方法并没有作用,我觉得对于薄弱意志者需要增强其信心、毅力,但是森田博士似乎说薄弱意志者治疗是很困难的,因为即使对于某件事的恐怖恢复了,遇到另一件事也会再犯的,从博士的这种说法来说的话,应当说意志薄弱是一种基因性的天性,无法后天改变,我觉得这不一定完全正确,也许不能完全改变其意志薄弱的天性,但是也不能锻炼使其增强一些吗?
同时,从其中我们可以知道博士是要神经质者消除多重矛盾,回归恐怖本身,而这么做的前提便是要认识自然现象,知道什么是自然现象,怎么样是自然现象,这个自然现象一方面指客观世界、规律,另一方面是指客观世界中面对这个客观世界时的客观的自我现象,而每个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应对都是不一样的,这与自己的天性有关,比如神经质这容易过度自省,而要更深刻准确的认识客观世界以及认识客观世界下的自己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时间和经历,因此神经质者的“痊愈”应当是一个缓慢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我想着也是为什么年轻人更容易得神经质,而年纪大的更少,因为年长的人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认识更多一些,因此他们更知道什么是自然的自我,也就会更少陷入迷妄之中,当然,同时年长者生的欲望及死的恐怖也会小一些。
同时,还有意识和目的的相对性也希望一谈,我们希望吃饭时只是想着要吃饭,而不会想着如何拿筷子,如何夹菜,我们走路,只是想着要去哪里,而不会想着怎么走路,我们写字只是想着要写什么字,而不会想着怎么写字。这就是意识和目的的相对性,或者说是末梢性。我们只是想着目的,但是意识却不在此。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也是人们的正常状态,可是一旦出现了思想矛盾,我们对死感到害怕,可是强迫自己不能害怕,便会导致自己出现不自然的状态了,每一件事我们都会开始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尤其是自身的状态,因此思想矛盾出现了,进而出现精神交互,以及精神的固着,于是出现了迭加的痛苦。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习惯原始的痛苦,消除思想矛盾,忍受住着原始的痛苦,直至习惯之后,便可以恢复正常了。但是切记妄想消除原始的痛苦是不可能的。面对原始的痛苦唯有忍受。(当然也可以想些办法排遣苦闷,比如跑跑步,听歌等,本质上我觉得其实都是转移注意力,这些也都是暂时性的排遣一下)

2.治疗法

森田博士提出的疗法也比较有意思,在此我仅仅罗列一下,对于这种具体的方法是不敢随便妄议的,一定是需要试验才敢说些什么的。

  1. 静卧疗法
    在此期间,要完全将患者偏离,禁止会面、谈话、读书、吸烟及其他一切掩饰、解梦的活动。除吃饭和大小便外,命令患者绝对卧床
    绝对安静。
  2. 轻工作疗法
    这一时期,同样还是隔离疗法。禁止谈话、游戏等。卧床时间限制在七八个小时,白天必须到户外接触阳光和空气,不许只是待在房间休息。晚饭后需要写日记记录,另外,每天早上洗完脸和晚上上床前,阅读《古事记》之类的书籍。以此使患者早上精神活跃起来,晚上精神趋向于统一。
  3. 重工作疗法
    尽可能指导他们参加些体力劳动。如拉锯、劈柴、田间劳动、挖坑等。
  4. 复杂的生活实践
    脱离一切条条框框,开始进行适应外界生活变化的训练。

——————2020.07.11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9805362/article/details/10728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