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知识点

 晕,好多知识点先弄一起,之后再整理了。。。

导论

1、马克思主义的狭义和广义解释: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原理论、基本观点论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及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三个来源、三个组成部分、基本内容:

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基本立场是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本方法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条件:社会根源,阶级基础,思想根源

       1)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思想渊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德国的古典哲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4、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完善:

1844年《德法年鉴》的论文表明,马恩 完成了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1844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历史唯物论,完成历史观的革命。

1848马恩《G C D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全面阐释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系统简述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马恩完成二个重要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

1876-78恩格斯《反杜林论》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5、马克思主义发展:列宁主义。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代背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资本主义各国的不平衡发展和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帝国主义内部矛盾。

  列宁主义:背景。沙皇俄国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矛盾。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列宁思想和理论探索。第一,帝国主义阶段的新特点。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第二,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矛盾。第三,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社会矛盾及其统治危机。第四,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及其在一国或数国的胜利。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进行工人阶级和人民革命,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成为现实,开创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列宁的主要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发展。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实际相结合,创立列宁主义,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列宁的革命探索,列宁的政治遗嘱。)

  苏联模式: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G C D创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进程。M Z D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X J 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时代性、原创性贡献。

6、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7、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认识工具,指南,科学真理。

  观察当代社会变化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8、如何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参考教材,学习X J P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国G C D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和“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现在又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自觉在新时代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实践是理论之源, 正如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没有行动比行动失败更糟糕。在企业的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实践,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以指导研发、制造、营销具体实践,也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以进一步提高理论认知。

  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信念,不忘初心和使命。X J P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G C D人的政治灵魂,是G C D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世界观的概念解释: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做出了明确表述。

3、物质观: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a)  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  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  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d)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哲学物质观的演进:古代,以朴素唯物主义为代表;近代,以形而上学为代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恩格斯的,列宁的。

5、物质的存在形态:运动和时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空观。

6、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基础:为什么。

  要点: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和社会的前提,又是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是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社会现实的钥匙。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生活的领域,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7、意识及其本质

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来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劳动创造的。

意识的意义: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世界上是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人体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漫长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环节:/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8、如何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第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尊重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辩证认识与实践相结合。

  第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实践途径,物质条件和手段。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历史趋向的客观必然性,主体选择的能动性。客观规律的制约,具体发展阶段的各种可能趋势,主体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实践检验。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体现趋势和选择的辩证统一。生产力发展,国情趋势,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相关的主体选择。

9、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物质是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基础。

意识统一于物质: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等方面解释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统一作用。

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本质,社会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物质性活动,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有助于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它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0、唯物辩证法的概念解释。定义 。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Materialist Dialectics),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M Z D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11、唯物辩证法的概念解释。定义 。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12、变化发展: 

  发展观:第一,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二,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发展形式是时间的持续和空间的广延交替,发展内容是事物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和功能关系的更替。第三,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从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过程。

13、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和规律。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现实性和可能性。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

14、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辩证法的根本性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动力。解释了发展的动力。它是一个中心线索,是认识和理解辩证法规律的范畴的统领,它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15、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它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它使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得到发展 ;第三,它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体现另一种矛盾体过度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促成矛盾统一体破裂和心得,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为新事物。.

1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一)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其二,每一个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与阶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共性比个性抽象、深刻,矛盾的个性比共性具体、丰富。<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特殊总是普遍中的特殊。<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的普遍性在另一条件下可能转化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17、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及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科学的否定观在唯物辩证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或反对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形而上学把事物的否定看成是单纯的外在否定;把否定看成是全盘抛弃,割裂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关系。

18、辩证思维与现代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

现代思维方法:方法群。控制,信息,系统,模型化,理想化。当代大数据,数学分析和模型,智能化,等等。

辩证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的关系。辩证思维基本原则和精神。辩证方法和创新方法。

学习辩证法,增强思维能力。 什么是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的本质、特征与基本结构。

     本质: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结构:主体,客体,中介。

2、实践主客体关系: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包括实践,认识,价值关系。

  第一     实践主客体关系与认识的主客体关系本质是一致的。

  第二     认识的主客体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第三     主体认识客体,也是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改造客体,最终目的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形成价值关系。

3、分析实践基本结构的运动变化

  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第一,主体客体化。人作用于客体,根据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变化,形成新的客观对象物。第二,客体主体化。客观对象存在形式转化为生命结构要素或本质力量因素,客体成为主体一部分,并失去客体性。第三,双向运动是实践活动不可分割的方面,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在互动中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

4、实践的形式和类型。

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虚拟实践

5、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求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围绕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性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6、认识本质和认识路线。判断唯物唯心主义的标准,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坚持反映论立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知识是后天接触中学习的。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人脑认识世界之前,有先于物质的先验性存在。认识是主观自生的,生而知之的主观唯心。上帝启示或客观精神世产物。

7、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感性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主要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谈认识,不了解实践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不知道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不理解过程性。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是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论。继承了唯物反映论,克服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坚持以科学的实践为特殊的实践观。实践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唯物论的根本区别。

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第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认识的特征:第一,认识的客观的反映性。第二,能动的创造性。

9、从认识到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实践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观念转化为现实存在的必然途径。第二,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证实。认识及相关理论的纠正错误和完善发展。

10、认识的基本过程:

第一,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客观到主观。第二,再从认识到实践。由精神到物质,由思想到存在的过程。第三,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规律。

从认识到实践的中介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最后是对人民进行组织和宣传,人民掌握并转化为物质力量。

11、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统一。第一,二者对立。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的绝对对立和原则界限。第二,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真理的具体性和范围等限制性,超出范围和失去条件下,真理成为谬误。真理是全面的,切断联系片面地看,也会把真理引向谬误。第三,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向直理转化。特定对象条件范围的修正,符合达成转化。第四,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

实践的两种尺度: 真理和价值。

12、逻辑证明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逻辑证明的定义。运用正确的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个正确判断的正确性的逻辑方法。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起重要的补充作用。

逻辑证明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方式,是正确思维和表达的条件,也是建立科学理论的重要途径。

但是,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而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逻辑证明不能替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13、价值的概念解释及其基本特性分析

概念解释。价值是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具有的积极意义。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都是片面的。价值体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价值离不开主体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特性,即客体的性质,结构和属性。

构成价值的要素有:主体需要和利益,客体的属性和性能。

价值的基本特性包括: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14、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原则和方法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通俗地说,价值观就是对应该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基本观点,是区分好坏,对错,善恶,美丑的总观念。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和导向作用。

   核心价值观: 民族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行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方面有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15、中国G C D的思想路线。

中国G C D的思想路线基本内涵: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中国G C D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核心是  实事求是。

16、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

实践创新动力源泉,理论创新行动指南,实现良性互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选择题:

301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判断标准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回答。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唯心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观点。

302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A第一,只考察了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研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B第二,根本不懂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C第三,根本不懂得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03  社会存在又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它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

   A第一,自然地理环境。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永恒、必要条件,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全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第二,人口因素。它是重要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影响和作用。人口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加速或延缓作用。

   C 第三,物质生产方式。

304  物质生产方式即人类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它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主要原因(参加教材。A.它是社会存在的基础B.它决定社会结构、性质、面貌,制约人类经济生活政治和精神等全部社会生活。C. 它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到高更替和发展变化。

306  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它的主要特质是:A自觉的、B系统的、C定型的社会意识。

307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 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C艺术、D宗教和哲学等。

308  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A自然科学B语言学C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制度性质,不包括和反映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从于服务于特定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

309  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的是: A政治和B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关系 政治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体系。法律 思想是关系 法的关系 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310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主要体现在:A.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 ,B决定上层建筑的调整或变革,C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D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 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311  道德: 是调整A人们之间及B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

312  艺术:通过塑造生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艺术是重要的社会意识形式,是重要文化内容,涉及真善美等多方面的人文性内涵。

313  宗教: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虚幻的反映。本质上是巅倒的世界观。依靠人们对神灵和A信仰的B崇拜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

314  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及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历史性。生产力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是两者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生产力的要素: A劳动资料或手段。物质体系和工具。B劳动对象。自然物质和人工物。C劳动者。有生产经验技能知识,运用劳动资料和实践活动能力的人.

315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社会社会关系 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家庭宗教等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支配制约。生产关系 包括:A生产资料所有制(最基本的关系),B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C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关系的类型:依据所有制的性质,包括公有和私有。具体有:原始社会公有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共产主义共有制。

 

316  经济基础: 由社会发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各种生产关系,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性质。第二,经济基础和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它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的选择影响着生产关系的自我发展完善和生产力发展。

317  上层建筑:  它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的结构: A 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如前所述。B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和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C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 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但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政理论观点。D.在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是政权的核心。国家:国家实质正如列宁所说的,它是阶级矛盾不中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二、简答题

3-1 分析社会意识的结构。

社会意识的结构按照主体划分包括: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意识按照它的基本内涵和层级划分包括:第一,社会心理。低层次的自发、不系统、不定型的社会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感性认识的形式。如,感觉,知觉,表象,情感等。

第一,    社会意识形式。它又包括:  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

3-2解释社会基本矛盾概念并分析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定义: 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它一直存在社会之中,并规定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进程,推动社会前进。它规定并反映了社会基本结构的性质和面貌。涉及社会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社会基本结构包括:政治经济,观念。社会基本矛盾也是社会结构要素的矛盾。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A它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产生力是最基本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物质基础, 是历史活动前提,不能任意选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并决定其它社会关系 和历史进程。

B基本矛盾决定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力和生关系矛盾决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它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阶级社会中基础矛盾通过 阶级或阶层矛盾表现,或表现为不同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在同一社会形态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通过改革的方式解决。

3-3分析主要矛盾理论并说明其意义

   第一,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的关系。基本矛盾的根源,主要矛盾是根本矛盾的具体体现,表现为具体的社会矛盾,呈现阶段性,社会领域的表现或折射。

第一,  主要矛盾的内涵:社会矛盾体系,主要和非主要。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社会主要矛盾就是一定阶段起主导作用,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它规定影响着其他矛盾,主要和非主要并非固定,可以转化和变化。

第二,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矛盾向二个方面转化:A主要矛盾双方内容变化 B矛盾地位变化。众属和支配的变化。主要矛盾变化,社会过程了变化。新的阶段性出现。

第三,  认识和把握主要矛盾的意义。第一,判断形势和确立工作重心。第二,主要矛盾转化原理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第三,新历史条件下,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在意义。

3-4全面解释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内容是全面的具体复杂和历史的。其内容主包括:社会形态的概念解释,社会形态的类型和构成,社会形态的特质分析,社会形态的演进规律,社会形态变革的动力和制约,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性,等内容

社会形态概念解释。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政治、经济、意识。三者具体历史统一。社会制度:集中体现社会形态性质,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根本性变革的进步。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生产关系性质决定。五种社会形态: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体现了社会形态的统一性。 多样性:对于某一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而言,情况会有不同,体现了社会更替的多样性。统一和多样是辩证的关系。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客观必然性在于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的结果。产生力的发展,具有终极的决定意义。社会形态更替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规律 。

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包括: A 客观必然性造成了历史阶段的基本趋势,为人人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B 社会形态更替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历史性相统一的过程。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自己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D 影响人们历史选择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和曲折性、顺序性和跨越性的统一。前进性和顺序性。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是,不否认曲折和跨越。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的制度,有时并不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更容易在旧制度发展不完善的地方突破。体现为曲折性,提供了跨越的时机和条件 。也有时出现反复甚至倒退。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迄今最进步的社会形态。有跨越性,合乎规律。它走向成熟,最后胜利。必然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和长期发展。也可能有些重大挫折甚至倒退。但是,历史的车轮总趋势是前进不变的。它呈现的挫折,必然以巨大的进步作为补偿。

3-5分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上层建筑得以确立其统治地位并获得巩固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政治思想条件。B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C.第三,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方向。

上层建筑为服务于经济基础并巩固经济基础,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因此,当它适应经济基础并适合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时,就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3-6分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

第一,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条件下,上层建筑中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社会的经济基础,会发生矛盾对抗。

第二,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 中,矛盾更复杂。主要表现为:占有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的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第四,  当社会形态处于上升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应用的,当一种社会关系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3-7解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分析其意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反映,它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通过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意识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和时间长短,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联系在一起。

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同时,社会意识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第二,社会意识是人类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第三,社会意识是具体的,也是历史的。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分析:第一,它与社会存不完全同步。具有不平衡性。第二,它内部各类形式之间相互影响,有历史性和继承性。第三,它具有能动性,具有反作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意义:理论意义:第一,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第二,历史观的变革创新,宣告唯心史观的破产。第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规律。实践意义:多方面的意义。从文化角度看,先进文化是有效解决社会矛盾的精神武器。文化对社会发展作用体现在:一是,提供思想保证。二是提供精神动力。三是凝聚社会力量。四是提供智力支持。

8.解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并分析其意义。

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1)二者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产生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第一,它适应生产力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第二,它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归根到底,生产关系反作用还是生产力决定的。反作用的性质也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

(3)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如前所述,上面二个方面及其辩证关系说明了二者相互作用的方面。

这个规律的过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与此相适用,生产关系 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关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意义:

理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的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淮,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

现实意义:这个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    

4 FOR STUDENTS 第四章  主要问题

一、选择题:

40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A社会分工,B产生资料属于不同所有者。

40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它具有:A 使用价值,B 价值。这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或因素。商品都是二者的统一体

403商品价值的形式及演进: A.简单的偶然的形式,B.总和的扩大的形式 ,C.一般的等价物形式,D.货币形式

404 货币的职能形式:货币是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的职能:A 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D世界货币

405商品生产者劳动的两重性:

A私人劳动: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私人劳动。

B社会劳动:社会分工决定的社会性质的劳动。

406 奴隶社会第一次出现了 A.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B.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生产力发展结果。,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日益尖锐化,奴隶制的瓦解

407原始社会瓦解并被取代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大分工,生产力发展;B氏族之间的剩余产品交换,交换产品的私人占有,推动公有制被私有制取代。

408 封建社会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基础性,生活分散,规模狭小; B生产技术长期处于落后停滞状态,生产力发展慢。C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出现 D 阶级斗争的推动作用。

40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主要原因: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

410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早期途径是:A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 B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41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主要标志是:A.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政权。B.地主和农民矛盾加剧,农民战争动摇地主统治,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暴力手段,展开夺取权利斗争。C.英法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支配地位。

412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A. 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B. 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13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其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414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成的标志: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的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

41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A. 劳动者是自由人,可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B.劳动者没有实现自己劳动力的生产资料,没有其他商品出卖。

416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是:A它是特殊商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不同于一般商品。B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C其消费过程创造新的价值,这个价值超过了其劳动力本身的价值

41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A即用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商品带来的剩余价值。劳动本身不是商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其劳动,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418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两重性:A 劳动过程和 B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419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基本形态。根据其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划分为A不变资本和B可变资本

420资本家剥削的方法很多。基本有: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必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421资本积累的规模取决于A剥削程度、B生产率高低、C所用资本和D所费资本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是社会两极分化的原因,也是失业现象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生产的失业,是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的。

422资本有机构成: A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B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 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C: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423  资本运动三个阶段: A第一,购买阶段。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B第二,生产阶段: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按比例组合生产过程。C第三,售卖阶段: 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

424 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的三种职能: 资本在生产和销售的各阶段执行不同的职能: A第一,货币资本职能,B第二,生产资本职能,C第三,商品资本职能。

424资本循环过程中,产业资本的运动,必做具备两个条件: A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做在空间上并存,B在时间上继起。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 的统一,是三种资本循环的统一。

425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它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带来剩余价值。资本循环的影响因素:A一是,周转时间,B二是,资本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为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就要加快周转,缩短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速度。

426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流通。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一定时期(通常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B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427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A.社会总价值。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B.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在劳动时间他都的价值(v), 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42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A工人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资本家购买工人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的形式支付,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剥削关系.

42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和生关关系之间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43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由于资本主义矛盾的阶段性和再生产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包含四阶段:A 危机,B萧条,C复苏,C高涨。危机是基本阶段。危机是必然的阶段,再生产不一定经历四个阶段。没有危机,就不存在再生产的周期性。

抽象的一般可能性。由货币做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无限扩大,劳动人民支付力缩小。单个企业有组织,整个社会无政府。

二、简答题

4-1 解释价值规律的概念,并概述其作用。

价值规律概念解释及内容: 定义。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存在于商品经济的全过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主要内容。其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其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的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积极作用。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B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 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A 自发调节和滞后性导致 社会资源浪费。B 导致垄断,阻碍技术进步,C 导致两极分化。

4-2解释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并分析其作用和原因。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伴随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商品经济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原因: 第一,此矛盾决定 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第二,此矛盾是其它矛盾的基础;第三,此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如何全面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第一,    全面科学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概念和内容。其核心内容: 阐明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变化规律,价值形式和发展的货币起源,商品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作用,等等。

第二,    全面深刻把握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第二,它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 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它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    深刻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第一, 价值与劳动的关系。演化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社会生产价值的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第四,    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如, 稀缺性的价值, 虚拟经济的价值,货币的价值,股本的价值,财富与价值,等问题的分析理解。

4-3根据剩余价值理论的相关计算题。

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基本形态。根据其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改变其物质形态,而其价值量不变,不能增值c。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生产过程中,工人能够创造新的价值,发生价值增值。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雇佣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唯一源泉。

 剥削程度: m’=m/v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还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或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比率。

前面公式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的剥削程度,后一公式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

   利率和利率率:P’=m/c+v

4-4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剩余价值和利润。

 第一,利润是剩余价值观念上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 。第二,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获得利润。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瓜分剩余价值。第三,在利润的平均化过程中,形成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称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利润转化 为平均利润。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 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要求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获取剩余价值。

  利润转化 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

4-5 简要说明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第一,            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阐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第二,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

4-6     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 根本内容是服务于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包括对内和对外二个方面。对内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的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的秩序之内。把握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政。政治制度的制定,权力的运用反映了统治者的意志。国家作为上层建筑保护经济基础。 社会管理或公共治理。国家利用各处资源,邮政,铁路,水利,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进行管理。公共职能服务于政治职能。

国家对外职能:国际交往,维护国家安全。调整交往关系,矛盾冲突,军事战争。主权完整,抵御侵略,维护既得利益,获得新利益。服务于政治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是资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有历史进步性,如,一些要求,经济上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这些比封建国家进步。但是,没有改变剥削阶级对人民统治和压迫工具的性质,没有消除人民政治生活和实际上的不自由,不民主,不平等,损害人权。它只是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形式。

4-7     解释和分析资本主义宪法建立的原则。

宪法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宪法是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建设法制和实行法治的基础。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规定和国家权利机构和运行原则,规定了公民权利与义务。宪法建立的原则: 第一,私有原则。是法律体系的支柱,私有财产不中侵犯,是最强烈保障的权利。列宁说:“以前所有一切宪法,以至最民主的共国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内容都归结在所有制这一点上。”第二,主权在民原则。这个原则要求选民每隔数年,进行一次议会,总统选举或公民投票,决定国家的统治和管理。但是,这个主权形式并没有改变国家的实际权力直接或间接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的状况。马克思恩格斯说:“现代 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委员会罢了” 第三,分权制衡原则。强调立法,行政,司法是三种不同的相互制约的政治活动方式,必须由不同的人组成的机关分别行使其职能。美国宪法是对分权制衡原则表述最为典型的国家。第四,人权原则。强调自由的和自主的个人具有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但是,这种强调其实只是政治权利,忽视或不承认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4-8分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和历史局限性。

   它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压迫及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它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表现在:

第一,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的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民主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由特定的社会制度决定,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为资产阶级服务,选择常常被金钱媒体黑恶势力财团等控制。参选者支付巨额经费,普通公民根本没法支付,有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 上的不平等。私有制度为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法律将不平等合法化。马恩在《G C D宣言》中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关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第三,其政党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表面上两党或多党,也允许工人阶级政治,甚至工人阶级政党联合执政的情况,但是,工人阶级政党参政的必然性受到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制约,不可能出现由于工人阶级政党参政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性质,使国家政权能够真正工人阶级利益的现象。不能代表人民利益,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第四,政党恶斗争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其政党被金钱媒介利益集团控制,为一己私利恶斗,议会政治流于形式,议而不决,决策效率低下,为筹集经费,一味讨好选民,作出过高的承诺,置民众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于不顾,政府债务高,社会矛盾积累,尖锐化。

第五, 对待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辩证态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积累的经验,政治制度中有一定的科学性规律,和管理理论方法可以借鉴。但是,其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是政治压迫和统治的工具,要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列宁指出:“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但是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参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因此,它的关于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等,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建设法治国家。

 第五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国家的影响是什么?(请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民生三方面答题)P241-244

答案:首先,先表明国际经融危机带给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的灾难性后果,激化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和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方面,这次金融危机时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失调”,具体表现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导致产业空心化,严重削弱了西方国家应对危机、实现内生增长的能力;西方福利制度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福利风险不断增加;西方国家债务负担过重。

第二,在政治方面,西方政治体制“失灵”,体现出西式民主的弊端和局限。一是西方选举往往难以选贤。西方选举制度着眼于选举能力,而不着眼于治国能力,使得有实际经验的人难以当选。二是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西方国家的政治运作基本以政党为载体,钟摆效应和“否决政治”的盛行,加剧政治极化和朝野矛盾。三是“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四是大众政治与精英政治的对立以及民粹主义思潮的泛起使得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弱。

第三,在社会民生方面,社会融合机制“失效”。近年来,西方社会出现不同群体、阶层的矛盾与冲突,甚至社会动荡。一是社会极端思潮抬头;二是社会流动性退化,主要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产阶层萎缩,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健康流动“凝固化”。三是社会矛盾激化.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p233-p237)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私人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所有制发展为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

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不断壮大,资本家采取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如,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等。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第三,社会阶层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资本家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高管人员成为实际控制者;知识型服务型劳动者不断增加。

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多元化,公民权利扩大,重视法制建设。

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p238-p241)

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产生重要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实质:1.根本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3.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当代的高水平所作出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其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

第六章   

15. 列宁领导制定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用粮食税制取代余粮收集制;②允许私人自由贸易;③恢复商品货币关系;④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⑤采取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发展生产。

16.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G C D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事物归咎于领袖个人,把纠正领袖的错误发展成全盘否定苏共的奋斗历史,直到丑化和歪曲历史,从根本上动摇了原本的理想信念,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题的历史悲剧。

17.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遵循。请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内容。

①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②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 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③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④  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⑤  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⑥  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⑦  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⑧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⑨  社会主义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度

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269-P277

23.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主义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分别对人类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

唯物史观:

1)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2)   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腰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得历史规律的根本缺陷。

剩余价值学说:

3)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4)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从而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推翻资本

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使人们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力量和通向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途径。

二者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七章   

  1. 1.      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ƒ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2.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什么?

答:(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之一,正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了基本的依据。这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依靠“理性”的发现,凭空设想未来社会的图景是完全不同的。)

(2)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前后相继,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而又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结果的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取代物,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演变的科学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是探索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

(3)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立足于以事实为基础的粗线条描绘。)

10.如何认识和把握G C D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311页)

答:

从时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的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

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

从范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人民理想的关系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远大理想是共同理想的实现基础

我们必须以辨证思维把握和处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来对待他,而使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与历史思维去把握它,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统一,不能把它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yoona-lin/p/10212140.html